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导言)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第一目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二目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探究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有哪些?
进入新时代
2012
2017
十九大: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1990
1984
1980
设立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处发展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
1988
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迈出关键步伐
2001
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达到新阶段(相关链接)
2018
首次进博会召开
2021
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
做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成果: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银行集团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负责】:贸易协定、贸易立法、贸易问题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冲突、粮食安全、教育、农业、金融、贸易等,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集团的合法席位。
【负责】: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国际汇率、多边支付制度等。
中国是创始国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货币组织的第三大份额国。
当代最重要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做法:(1)总要求
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由我国商务部支持投放的,在美国的广告画面中:
一名晨练者俯身细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一家人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一名商务人士乘坐的飞机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
议学问题:
(1)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
(2)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当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并为我国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形成竞争新优势提出建议。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产业集群优势:中国产业链强大,工业门类齐全,产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小到针线大到高铁)
2.基础设施优势:“中国制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制造能力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开始由中国本地生产;
3.广阔市场优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
4.改革开放优势:中国政府以巨大勇气持续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市场环境良好;(负面清单)
5.人力资源优势: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
议学提示
“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核心技术方面:在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高端产业占比(高品质、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够)、产品质量和著名品牌等方面,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2.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传统优势逐步减弱;
3.外需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严重。
议学提示
“中国制造”的挑战
议学情境:结合课本P71,思考新时代如何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依托优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做强市场】
2、推动升级: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贸易强国】
服务贸易: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
数字贸易: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线上宣传、交易、结算等促成的实物商品贸易,和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语音和数据网络等)传输的数字服务贸易,如数据、数字产品、数字化服务等贸易。
3、缩减清单: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
含义: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城和经济活动都许可。即“非禁即入”。
实质: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
意义: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关链接】
负面清单管理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议学情境:结合课本P71,思考新时代如何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如何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
情境二:在进博会上,众多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同台竞技,互鉴共赢。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逆势增长,首次位居全球第一。近八成的中国企业将维持和扩大对外投资,看好对外投资前景。在这种背景下,进博会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它们接触到更多的国际投资机会和资源,了解海外市场和商业环境。华为与德国的汽车企业合作,探索手机与汽车的智能互联技术;与法国的电信运营商合作,优化网络服务等。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做法:(2)具体要求
②推动升级: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贸易强国】
①依托优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做强市场】
③缩减清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
④深度参与: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深度参与】
具体要求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议学情境:有观点认为,我国要推动医疗科技创新与发展,就必须依托进博会引进高新技术,结合教材对此观点进行评析。(分组讨论)
合理性
为中国医疗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举办进博会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倒逼国内医疗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不合理性
我国医疗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医疗科技的自立自强,则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1.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1)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p72第一段)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p73第一段)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2.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原因:
①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
②由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决定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要求:
①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的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P72第二段)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相关链接)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3. 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
(1)原因: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2)要求: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堂小结
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对外开放
与自力更生
总体要求
具体措施
形成全面
开放新格局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原因
要求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误区警示
1.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提示: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提示: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3.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提示: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4.对外开放就是要走出去。
提示:“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引进来”或只有“走出去”,都不是真正的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5.我国某家电企业积极走出去,到海外投资设厂,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提示:到海外投资设厂属于走出去,而利用外资属于引进来。
课堂检测
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虽然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互利互惠的多边经贸关系,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仍然要立足国情和经济实力。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 )
①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竞争的绝对优势
②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③发挥宏观调控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课堂检测
2.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重要支柱。截至目前,我国与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 )
A.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B.拓宽了合作领域,助力金融业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C.推动了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D.降低了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C
课堂检测
3.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我们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①使得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②需要加强科技、生态、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
③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经济的重要举措
④意味着我国新发展格局要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B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堂练习
A
4.(2024·湖南·高考真题)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 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 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缩减外资准人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扩大外资准人负面清单会降低我国的开放水平,③错误。
④: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