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非洲联盟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课堂导入思考:上面是哪些国际组织的会徽?从地理范围上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三框 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一目 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第二目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目 东南亚国家联盟第四目 非洲联盟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欧盟1952196719691993(1)背景:欧洲是世界上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地区,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领跑者。(2)过程:① 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② 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从欧洲共同体到经济与货币联盟,再到欧盟的发展过程。③ 冷战结束后,大批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2、欧盟的性质(地位)欧洲联盟(EU)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3、欧盟的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4.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负责日常决策,拥有欧盟立法权)欧盟委员会:欧盟立法建议与执行机构(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洲议会: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 (有部分立法权)欧盟对外行动署:负责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欧盟委员会提出第九轮制裁俄罗斯提案,列出相关俄个人和实体制裁名单,要求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并禁止俄获得无人机。欧洲理事会15日批准了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的第九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5、欧盟的作用与挑战(1)作用: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2)挑战: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欧洲联盟6.与中国的关系:(1)1975年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2)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40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3)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一、欧洲联盟7.欧盟特点(p96相关链接):(1)欧盟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欧洲历史上有关统一、联合或一体化的各种主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损失,联合起来求和平、谋发展是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动力。(3)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认识亚太经合组织二、亚太经合组织1、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地位)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组建发展成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政府间、专门性国际组织)2、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有21个成员经济体,成员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四大洲,其中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员,也有中国、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成员。APEC根据成员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确定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不同时间表。成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不承担强制性的条约义务。APEC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坚持非歧视原则,不存在共同的对外关税壁垒,不是封闭的贸易集团。灵活性渐进性多样性开放性3.合作方式:二、亚太经合组织3、亚太经合组织方式① 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② 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③ 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单边行动≠单边主义)高官会贸易和投资委员会预算和管理委员会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经济委员会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秘书处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1993年1月 在新加坡设立(最高级别会议)单边行动、集体行动、单边主义单边行动:是各成员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与承受能力,对具体产业及部门的贸易和投资进行灵活有序的安排。集体行动: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有成员都参加的行动,反映了所有成员的共同决心。单边主义:是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仅仅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独断专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二、亚太经合组织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1)地位: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2)贡献: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东南亚国家联盟1、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性质(地位)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2、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及成员国1967年成立,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三、东南亚国家联盟3、东盟的原则(p98探究与分享)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坚持以非正式的调节、协商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和争端。4、东盟的主要目标(p98相关链接)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强化以和平为导向的价值观。通过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合作,提升地区活力。维护东南亚的无核武器区地位,杜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保东盟人民和成员国与世界和平相处,生活于公正、民主与和谐的环境中。建立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的和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制造基地,实现货物、服务、投资、人员、资金自由流动。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缩小东盟内部发展鸿沟。东盟的组织机构东盟峰会: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决策。东盟协调理事会:由东盟各国外长组成。东盟共同体理事会:包括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理事会、东盟经济共同体理事会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理事会,协调其下设各领域工作。东盟领域部长会议:致力于加强各相关领域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东盟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负责协助落实东盟的协议和决定,并进行监督。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由东盟成员国指派的大使级常驻东盟代表组成,代表各自国家协助东盟秘书处、东盟协调理事会等机构开展工作。东盟国家秘书处:东盟在各成员国的联络点和信息汇总中心。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负责促进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相关事务。东盟附属机构:包括各种民间和半官方机构。三、东南亚国家联盟5、东盟的运行机制及作用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东盟+中国】、“10+3”【东盟+中日韩】、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三、东南亚国家联盟6、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3年,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非洲联盟1、非洲联盟的性质(地位)非洲联盟(AU)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2、非洲联盟的成立(1)背景:非洲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众多国家纷纷赢得独立,并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2)过程:1963年,成立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2年,非盟正式取代非洲统一组织。(3)成员:目前,非盟有55个成员,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四、非洲联盟3.目标:2003年,非盟颁布了《马普托议定书》,就非洲妇女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包括妇女的政治参与权、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平等权、提升妇女自主的生育意愿、废除割礼等内容。实现非洲国家和人民间更广泛地团结和统一。维护主权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促进和平、安全和稳定。加快政治、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民主原则、大众参与和良政。促进和保护人权。推动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在各领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和统一区域经济体政策。维护非洲共同立场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四、非洲联盟4.作用: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非洲联盟的总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近些年在非盟总部设常驻使团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多,各国的领导人与高官对非盟总部的访问也越来越多。5.组织机构首脑会议 最高权力机构执行理事会 由成员国外长或指定部长组成非盟委员会 常设行政机构泛非议会 立法与监督机构和平与安全理事会 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5国任期3年,10国任期2年,均可连选连任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于2001年发起,2010年正式成为非盟下设机构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 咨询机构,由成员国社会团体、专业团体、文化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组成非洲法院 司法机构金融机构 非洲中央银行、非洲货币基金、非洲投资银行三个机构,均尚未建立三、东南亚国家联盟6、中国与非盟的关系① 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② 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③ 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中国承建的非洲蒙内铁路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非洲联盟总结归纳:比较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非盟异同点欧盟 APEC 东盟 非盟性质 不同点 一体化程度最高,且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共同点 都是区域一体化的政府间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作用 不同点 实现成员国的共同目标,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以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间合作 采用多种机制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 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共同点 通过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成员的利益,促进成员间合作与交流,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课堂小结区域性国际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性质(地位)成立宗旨、原则、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机构作用与中国的关系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误区警示1.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是东盟发展的基本原则。提示:亚太经合组织方式是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2.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提示: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而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3.中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在东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中国不是东盟的成员国,中国与东盟是战略伙伴关系。4.中国重视与东盟携手合作,建立了战略同盟。提示: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5.亚太经合组织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提示: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实战演练课堂训练1.欧洲时间2023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了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欧盟领导人预计于3月就该项计划作出最终决定,但目前来看,针对这一提案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议,各成员国并非都对这项计划买账。这表明( )①欧盟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致力于实现共同目标②欧盟的作用受诸多因素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③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导致其难以有所作为④欧盟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①:欧盟委员会是执行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负责日常决策,①排除。③:欧盟各成员国之间有分歧,并不意味着其难以有所作为,③排除。故本题选C。实战演练课堂训练2.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在APEC能源工作组第68次会议上,中方提名人成功当选为2025—2026年度APEC能源工作组主席。这是中国首次在 APEC能源合作机制下成功竞选担任负责人。这表明( )①APEC作为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②建立区域能源伙伴的结盟关系可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③中国能源发展成就得到了APEC各成员经济体的充分认可④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①不选。②:中国贯彻不结盟原则,建立区域能源伙伴的结盟关系说法错误,②不选。故本题选D。3.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跌宕起伏,中国与东盟坦诚相待、守望互助,在政治互信、经贸互补、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发展,构建了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关系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东盟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②有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为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④有利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实战演练课堂训练4.非盟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目标包括:实现非洲国家和人民间更广泛的团结和统一;加快政治、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在各领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非洲共同立场和利益等。下列对非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非盟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②非盟是非洲国家内部合作的国际组织,不与其他地区合作③非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④非盟引领成员国联合自强,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的认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①: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是欧盟,①错误。②:非盟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加强与其他地区合作,“不与其他地区合作”的说法错误,②错误。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