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17猫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的特点和命运,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2.通过默读,边读边思考边作批注,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3.体会作者对生命平等的思考,对弱者的维护,对人性的反思。“一课一得”,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默读,边读边思考边作批注,勾画重要语句或段落,理清文章思路,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对生命平等的思考,对弱者的维护,对人性的反思。“一课一得”,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你们家里面有没有养什么小动物呀?你们喜欢和小动物相处吗?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这张图,小猫是不是很可爱呢?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郑振铎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二.人物生平以及写作背景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 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略有改动。《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三.整体感知1. 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用五分钟时间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2)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默读全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品析重点词)学生回答:(1)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2)第一部分(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 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次养猫的情景。2.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摘录课文内容,填写下表。(独立思考,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三只猫对应的语句)来历 外貌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对"我"的影响第一次:花白猫(1、2)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但舌泼 很受喜爱 病死 一缕酸辛第二次:小黄猫(3—14) 从 男 男 家要来的浑身黄色 活 泼 、会爬树、捉鼠 全家人都喜爱它 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怅然、愤恨、诅咒路人、久不养猫第三次 :丑猫(15—34) 流浪猫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忧郁懒惰 若有若无,大 家 都 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冤枉、误 打 、流浪而死更 难 过 得多 、 永 不养猫四.合作探究1. 作者明明对第二只猫更喜爱,为何第三只猫死后像针一样刺他,更悲痛呢?芙蓉鸟事件家人判定这只猫是凶手依据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这些句子,并思考其作为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②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③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④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⑤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⑥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这可怜的鸟的腿了。2. 案件分析,实际上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是怎么样的?①猫会吃鸟②花白猫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③凶手是花白猫④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⑤实施惩罚:(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3.丑猫的错误到底是什么?①很瘦,毛色花白,不好看②不活泼③不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④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难看与前两只猫相比,不能提供实用和情绪价值4.你觉得作者听到了吗?猫的死是无声挽歌,它无法辩诉,只能孤独离去;“我”的痛是无言忏悔,永久的自责,只因主观臆断,冤屈了无辜的生命。5. 探究:文中“我” 能伤害第三只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的暴怒、我的虐待以及动物的无力抵抗,其实是强大者对弱小者的欺凌五、布置作业1.黑猫的命运会如何,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2.除了猫之外,人们还会与其它动物相处,选择一种动物,说说我们该如何与这种动物相处?课堂总结可惜,猫终究还是不会说话,猫失去了生命,更失去了亲情、信任、温暖、清白、尊严、权利和平等,“我”也“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而比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的则是美好人性的“亡失”。板书设计17猫喜爱--伤心--更喜爱--更伤心--不喜爱--愧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