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越剧艺术》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越剧艺术》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7课时
越剧艺术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增强对越剧艺术的兴趣,主动去了解更多越剧剧目、演员及相关知识,拓宽越剧艺术的知识面。
通过课堂分享能够讲述越剧艺术家的故事、展示越剧艺术在不同时期的辉煌成就等方式,激发对越剧艺术的崇敬之情。
了解越剧的主要角色行当,包括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小丑、大面等各行当的特点及表演风格,并能识别不同行当在经典剧目中的形象。
能够提高对越剧唱腔的欣赏能力,能够分辨不同流派唱腔的特点,并体会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越剧,是浙江省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歌剧”。越剧以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2006年,越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宝”。
知识引入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越剧表演注重细腻情感的传达,演员通过眉眼、身段、手势等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其台步轻盈飘逸,水袖舞动起来如行云流水,极具美感。在塑造人物上,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优雅,又有小家碧玉的活泼灵动,不同角色都能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体表演风格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越剧的表演风格”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越剧的起源与发展
越剧发源于清末浙江嵊县(今嵊州)。20世纪20年代,越剧开始进入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它最早被称为“落地唱书”,之后又被称为“小歌班”。因为在表演时要敲着笃鼓、尺板伴奏,发出“的的笃笃”的声音,所以民间称之为“的笃班”或“绍兴文戏”,后改名为“越剧”。
新知讲解
笃鼓和尺板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越剧的起源与发展
越剧唱腔悠扬动听,扮相柔美优雅,表演细腻真切,充满诗情画意,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越剧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进步越剧演员,满怀抗日救国的使命感,对越剧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袁雪芬领导的剧团将鲁迅先生的名作《祝福》改编为《祥林嫂》,突破了越剧表演的传统题材局限,成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越剧十姐妹”《山河恋》的义演,更是越剧史上的壮举。
新知讲解
越剧十姐妹
《祥林嫂》剧照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越剧的发展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越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唱腔,从最初的 “吟哦调”,到后来的 “四工腔”“尺调” 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戏曲的声腔体系。
推动了戏曲人才的传承:越剧的传承不仅局限于师徒传承,还通过学校教育、剧团传承等多种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承体系。许多地方的戏曲学校都将越剧纳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越剧人才。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越剧的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流派纷呈,人才辈出,逐渐形成了尹(桂芳)、袁(雪芬)、张(桂凤)、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等著名的越剧流派,并且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唱腔以及经典剧目。尤其是尹桂芳的《沙漠王子》、徐玉兰和王文娟的《红楼梦》广为流传。传统的优秀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碧玉簪》等被拍成电影后,使越剧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越剧的辉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剧新秀纷纷脱颖而出,出现了以茅威涛等为代表的越剧“小百花”,《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等新编优秀剧目不断涌现。
《碧玉簪》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越剧的流派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流派纷呈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越剧形成的众多流派,是其艺术高度成熟且不断创新的体现。像尹桂芳创立的流派,其唱腔风格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味,尹派唱腔清悠婉转、洒脱深沉。
流派传承与人才培养:众多流派的形成也带动了越剧人才的培养。这些流派创始人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后辈弟子,使得流派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越剧里的角色分类称为行当,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小生、老生、小旦、老旦、小丑、大面六大行当。指出下列图片中人物的行当,并找一找这些行当的代表人物。
老生
小生
老旦
大面
小旦
小丑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小生
代表人物:尹桂芳,尹派创始人,其唱腔圆润流畅,潇洒倜傥,代表剧目有《何文秀》《盘妻索妻》等。
老生
代表人物:张桂凤,她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老生形象,表演刚劲有力,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等。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小旦
代表人物:戚雅仙,戚派创始人,其唱腔朴实无华,情感深沉,善于刻画悲剧女性形象,代表作有《血手印》《白蛇传》等。
老旦
代表人物:周宝奎,她的表演自然真实,唱腔韵味浓郁,将老旦的慈祥、善良等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代表作有《红楼梦》中的贾母等。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小丑
代表人物:张小巧,她演技高超,戏路开阔,塑造角色独具一格,不论演男演女,装老扮小,都惟妙惟肖。
大面
代表人物:茅胜奎,曾是合作越剧团的大面演员,表演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和表现力,能够很好地诠释大面角色的性格特点。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1.请你了解家人喜欢的越剧剧目及其演员,搜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与同学交流。
《西厢记》
剧目介绍:讲述了书生张生在普救寺偶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红娘的巧妙撮合下,张生为争取婚姻自主,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崔莺莺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喜欢的演员:何英,她饰演的崔莺莺,扮相秀美,气质高雅,表演细腻含蓄。唱腔委婉动听,韵味悠长,能够很好地诠释出崔莺莺在爱情面前的羞涩、矛盾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心理。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1.请你了解家人喜欢的越剧剧目及其演员,搜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与同学交流。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1.请你了解家人喜欢的越剧剧目及其演员,搜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与同学交流。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2.欣赏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胭脂》中的唱段,并学着唱一唱。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越剧在国际上的传播情况如何?
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越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学校教育的推广:浙江省嵊州市的越剧艺术学校通过对外开放、开展越剧进高校巡演等活动,向国内外的学生和爱好者传授越剧知识与表演技巧,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学习体验,进一步扩大了越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越剧在国际上的传播情况如何?
专业剧团的努力:洛杉矶越剧团从 2006 年起致力于挖掘和培养美国当地演出人才,为越剧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受到国际名人关注: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安排放映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外国观众深深沉醉,喜剧大师卓别林还专门要求观看,并为剧中情节潸然泪下。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越剧有诸多流派,如袁雪芬的袁派唱腔醇厚质朴,情感细腻;尹桂芳的尹派潇洒飘逸,韵味悠长。各流派在唱腔、表演风格上独具一格,通过不同的发声、行腔及身段动作展现角色性格与情感,流派间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借鉴,丰富了越剧的艺术表现力。
“越剧的流派特色”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越剧的服装精美华丽,色彩鲜艳且搭配和谐,注重体现角色身份与性格。比如旦角的服装常以淡雅色调为主,凸显柔美。化妆方面,旦角的妆面精致,眉眼细长,腮红柔和,通过独特的化妆手法增强角色的舞台魅力。
“越剧的服装与化妆”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在现代社会,越剧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迎来新机遇。一方面,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越剧得以更广泛传播,吸引年轻观众;另一方面,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如越剧版音乐剧等,实现创新发展,让古老的越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越剧与现代社会”
知识拓展
越剧音乐伴奏在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
增强情感表达:通过不同的曲调、板式和演奏技巧,越剧伴奏能够细腻地烘托出剧中人物的各种情感。例如在尺调腔的慢板中,其缓慢的节奏和委婉的旋律,能将人物内心的深沉、哀伤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引导和衔接唱腔:在演员演唱之前,伴奏的引子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演员更好地进入角色和情绪,同时也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知识拓展
越剧音乐伴奏在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
突出人物情感变化:剧情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伴奏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和变化。例如当人物从悲伤转为愤怒时,伴奏的节奏、力度和音色等都会随之改变,以突出人物情感的转变,使观众更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人物内心的波澜。
知识拓展
越剧流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声腔基础奠定:1942 年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创造了尺调腔,后范瑞娟又与琴师合作创造了弦下腔,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声腔基础。
师承与传承:不同的演员有着不同的师承关系,前辈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和技艺对后辈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后辈在继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知识拓展
越剧流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地域文化影响: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江浙沪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这种地域文化滋养了越剧艺术,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
剧目题材丰富:越剧的剧目题材广泛,包括爱情、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不同的题材为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
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越剧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阶段?
女子越剧兴起:1923 年 7 月,嵊县商人王金水在嵊县的施家岙创办了首个女子科班。1924 年 1 月,该女子科班前往上海的升平歌舞台进行演出。20 世纪 30 年代初,女子文戏科班大量涌现,并逐渐取代了男班,在浙江和上海地区盛行起来 ,期间还创造了 “四工调” 等新的腔调。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越剧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阶段?
改良文戏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租界工商业和娱乐业异常繁荣,大量江浙籍绅商人纷纷来到上海避难,女子越剧各剧团和班社纷纷编演新剧目,并吸引了文化人的参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被称为 “改良文戏”,剧目以才子佳人戏为主,在表演上受到话剧、电影等影响,增强了写实元素,经营方式也有所突破,还涌现出了越剧四大名旦 “三花一娟”。
课堂总结
1
学习新知引入
越剧艺术
2
学习越剧艺术文化
3
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4
完成课堂练习
5
了解越剧艺术带来的影响
板书设计
越剧艺术
1.新知引入
2.新知讲解
3.活动实施
4.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下当前越剧传承面临哪些挑战?
课后作业
2、请同学们说说越剧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38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