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西泠印社》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西泠印社》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9课时
西泠印社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增强对西泠印社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通过了解西泠印社在传承印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不懈努力,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分享能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西泠印社相关知识,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互动。
能够熟悉西泠印社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重要事件、机遇与挑战,了解其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发展脉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对西泠印社印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西泠(líng)印社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是中国研究篆刻的学术团体,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
知识引入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西泠印社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仰贤亭古朴典雅,亭内陈列着众多印学先辈的画像与事迹,让人在休憩之时便能感受深厚的印学传承。还有印泉,清泉汩汩,仿佛流淌着印社的文化韵味。观乐楼则兼具展览与收藏功能,陈列着诸多珍贵的印谱、印章等文物,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与传统中式建筑的庄重。
“西泠印社的建筑风貌”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西泠百年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 年,当时我国正处在被外国列强侵略时期,许多传统艺术活动都被迫停滞。为了传承和弘扬国粹,浙派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他们在西泠桥畔结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
新知讲解
前山石坊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西泠百年
在印社初创期间,四位创始人集资、规划,“买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贤亭”等9处园林建筑,印社初具规模。
1913年,在建社10周年纪念大会上,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被推举为首任西泠印社社长,并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
1904年至1949年,印社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抗日战争期间,印社活动一度处于停滞状态。1947年,著名金石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任第二任社长。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西泠百年
1957年,为弘扬金石书画传统艺术,浙江省着手进行西泠印社的恢复工作。1963年,印社召开了建社6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选举了张宗祥为第三任社长。自此,西泠印社恢复了雅集活动,定期邀请理事和社员来杭研究印学,并经常组织社员进行篆刻、书画创作,举办展览等。
1979年以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相继担任西泠印社社长。
新知讲解
西泠印社园林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为什么西泠印社历经百年却只有七任社长
历史动荡影响:西泠印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社会动荡时期,社会不稳定,印社的正常活动难以开展,社务工作停滞或受到严重干扰。
宁缺毋滥原则:西泠印社秉持着对社长一职宁缺毋滥的态度,注重社长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不轻易推选不符合要求的人担任社长,而是耐心等待和寻找真正能够担当此重任、引领印社继续发展的合适人选,这也使得社长的更替相对不那么频繁。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为什么西泠印社历经百年却只有七任社长
印社性质转变:1949 年以前西泠印社是民间社团,之后转变为公私合营再到公办机构,在不同阶段都需要适应新的体制和要求,这使得社长推选等决策过程更加严谨和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社长更替速度。
学术传承与稳定发展:每任社长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学术理念,较长的任期能够使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学术理念深入贯彻到印社的发展中。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西泠艺术
2006年,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天下第一名社”美誉的西泠印社,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也颇具影响力。
西泠印社人才辈出,其中不乏艺术泰斗。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西泠艺术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诗、书、画、印俱佳。吴昌硕从秦砖汉瓦的铭文中学得封泥一般的剥蚀趣味,从古铜器铭文字形中学得结体的自然妙趣,从古玺、汉印的各种造型中学得章法的妙趣横生,并且从浙派及邓派等处学得文人篆刻的儒雅风韵。他的大写意风格达到了“印如其人”的艺术巅峰,对当时及后来的印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任社长
吴昌硕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西泠艺术
他的大写意风格达到了“印如其人”的艺术巅峰,对当时及后来的印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昌硕篆刻作品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西泠艺术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人,1979 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是书法界的泰斗,并在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篆刻学、金石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造诣精深,著有《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兰沙馆印式》《沙孟海论书丛稿》《印学史》等。
第四任社长 沙孟海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新知讲解
西泠艺术
其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他的题榜大字更为人激赏,全国各地多有题迹。
沙孟海作品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交流
请同学们总结吴昌硕先生艺术作品的特点。
品鉴笔力雄浑:其笔触朴拙、苍茫、老辣,力透纸背,虽看似随意,却蕴含深厚功力,一笔下去,气息浑厚,富有浑圆、雄强的力量感。
体会笔法墨法变化:他的笔法和墨法灵活多变,通过浓淡、干湿、枯润、虚实等对比,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近几年来,西泠印社在吸纳新社员方面形成了三种特定的方式:特邀入社、选拔入社和联名推荐入社。西泠印社对入社社员要求极严。截至2023年5月,有社员516人。
“社员吸纳方式”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利用简易工具体验篆刻(可以用橡皮代替石质印章),体会写印稿、雕刻、钤印的过程与趣味。全班互相交流分享,品一品自己和同学的篆刻作品。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西泠印社的历史发展对中国印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推动印学学术研究:西泠印社始终重视印学的学术研究,其社员在印学理论、篆刻史、印章美学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形成与发展印学流派:西泠印社的发展推动了浙派印学的传承与创新。浙派篆刻以其独特的刀法、章法和风格在印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西泠印社的历史发展对中国印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促进印学交流与传播:西泠印社作为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团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地的印学组织、艺术家建立了广泛联系,将中国印学推向世界。
确立印学的文化地位:西泠印社以其百年传承和卓越成就,确立了印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让印学不再仅仅是一种小众的艺术形式,而是成为了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西泠印社的篆刻艺术独具特色,讲究篆法、章法和刀法的完美融合。在篆法上,注重字体的规范与变化;章法上,精心布局,力求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刀法更是丰富多样,冲刀的流畅、切刀的古朴等都能在社员的作品中体现。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传统诗词的镌刻,也有对生活感悟的表达,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西泠印社的篆刻艺术”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西泠印社经常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定期的社员雅集,大家汇聚一堂,切磋印艺、交流心得。还有面向公众的印学讲座、篆刻展览等,让更多人了解印学文化。比如国际印学研讨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印学爱好者与专家参与,共同探讨印学发展的新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印学在国际上的传播。
“西泠印社的文化活动”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在西泠印社的发展历程中,诸多名人与之紧密相连。像首任社长吴昌硕,他以卓越的篆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在他的引领下,印社吸引了众多才俊。还有沙孟海等大师,他们或是在印社留下精彩的创作,或是为印社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些名人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西泠印社的历史天空。
“西泠印社的名人轶事”
知识拓展
西泠印社是如何推动国际印学交流与合作的?
举办国际印社联展:举办各类国际印学作品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印学作品,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欣赏和比较各国印学艺术的特色与风格,促进了国际间印学艺术的交流与互鉴。
建立合作关系:与世界各国的印学组织、艺术机构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开展项目、举办活动等方式,共同推动印学艺术的发展。
知识拓展
西泠印社是如何推动国际印学交流与合作的?
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西泠印社在百年社庆期间举办了以 “百年名社 千秋印学” 为主题的国际印学研讨会,从众多应征论文中筛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宣读和交流,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参与,共同探讨西泠印社史、印章形制演变、印学史、印人交游考等印学界的热点问题。
知识拓展
在当代社会,西泠印社的文化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传承印学技艺: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之一,西泠印社汇聚了众多金石书画大家,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作品示范等方式,将传统的印学技艺代代相传。
举办展览活动:每年以孤山社址为中心,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印学作品,让观众能够直观地欣赏和感受印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为印学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知识拓展
在当代社会,西泠印社的文化影响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开展公益教育:通过西泠学堂等公益项目,开展印学普及教育,培养了公众对印学的兴趣和爱好,扩大了印学的社会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印学艺术的魅力 。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印学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如印章、印谱、文具、饰品等,将印学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印学文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扩大了印学文化的影响力 。
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西泠印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篆刻艺术传承:作为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的权威学术社团,西泠印社汇聚了众多篆刻大家,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作品示范等方式,将传统的篆刻技艺代代相传,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篆刻人才,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不断创新,让篆刻艺术在当代社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西泠印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培养专业人才:步行是最绿色的出行方式之一。对于短距离出行,比如距离在 1 - 2 公里以内的活动,像去附近的便利店、公园散步等,步行是很好的选择。它不仅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排放,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步行可以让人更细致地观察周边环境,比如欣赏沿途的花草树木、街边的建筑风格等。
课堂总结
1
学习新知引入
西泠印社
2
学习西泠印社历史
3
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4
完成课堂练习
5
认识西泠印社的文化
板书设计
西泠印社
1.新知引入
2.新知讲解
3.活动实施
4.课堂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下西泠印社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印学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课后作业
2、请同学们说说西泠印社的园林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
36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