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生物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新课导入
你知道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吗?“毛毛虫”是从哪来的?它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呢?
“毛毛虫”一般指蝶类的幼虫,是蝶类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毛毛虫经过若干次蜕皮后会变成蛹,蛹羽化成蝴蝶。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4.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①家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 _、
____和_____四个时期。
②家蚕是由_______发育成新个
体的,由此可见家蚕的生殖方
式属于 _______;我们常说
的蚕吐丝的阶段是__ __期。

幼虫

成虫
受精卵
有性生殖
幼虫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③人们常说的“作茧自缚”指的是
蚕发育过程中的哪个时期 ____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
地方?你能修改其中两个字使
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_________ __ 由此可见,
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哪个
发育时期的结束 ______

“到死”改为“化蛹”
幼虫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主要以桑叶为食,
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
身体柔软,
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产卵后死去
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与人类的关系
蚕蛹,也有叫做小蜂儿的,是高蛋白的营养品。晚蚕砂(蚕的排泄物)、蚕蜕、蚕茧、白僵蚕(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等,都可作药用。
我国曾以“养蚕缫丝”闻名于世,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道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已经饲养家蚕。大量的中国丝织品经此路西运传到欧洲,故而得名。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完全变态发育
同家蚕一样,菜粉蝶、蝇等昆虫也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来产生后代的,它们的发育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蜜蜂
蚂蚁
菜粉蝶
蚊子
a.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b.例如:蜜蜂、蝴蝶、蝇、蚊、蚁、蛾等昆虫。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4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成虫产卵
若虫蜕皮
成虫
成虫交尾
5次蜕皮,
不经过蛹期
若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具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但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
成虫: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有翅,具有飞行能力,对农作物具有很大的危害。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4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蜻蜓
螳螂
a.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b.例如: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蝉等昆虫。
知识全解
蝗虫危害最大的时期:
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
成虫期: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对农作物的危害大。
若虫期(3龄若虫前):
仅有翅芽,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
知识点4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全解
知识点5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比较
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家蚕) 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
不 同 点 发育过程 经过卵、_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 经过卵、_____、成虫三个时期
图示
区别 具有蛹期,幼虫与成虫有明显差异 没有蛹期,若虫与成虫相似
举例 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蟋蟀、螳螂、蝼蛄、蜻蜓、蝉等
相同点 均为_____生殖、_____受精、卵生,发育的起点均是________
幼虫

若虫
有性
体内
受精卵
本课小结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3.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例如:蜜蜂、蝴蝶、蝇、蚊等昆虫
1.概念: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
虫和成虫差异大。
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3.发育过程:受精卵→若虫→成虫
4.例如:螳螂、蟋蟀、蝉、蟑螂、蜻蜓、蚜虫
1.概念: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和
成虫差别不明显
(蚕)
(蝗虫)
课堂练习
1.“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描述了蚕的生活、发育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茧”指的是蚕发育中的蛹期
B.蝗虫的发育与蚕对比,少了蛹这个时期
C.蚕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D.蚕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C
课堂练习
【答案】C
【分析】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详解】A.家蚕经历蛹期后会发育成成虫,“野蚕”会在“作茧”过程中变成蛹,A正确。
B.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发育与蚕对比,少了蛹这个时期,B正确。
C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D正确。
故选C。
课堂练习
2.原产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的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夜蛾黑卵蜂把卵产在草地贪夜蛾的卵内,可把“幺蛾子”扼杀在摇篮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地贪夜蛾进行有性生殖,为完全变态发育
B.草地贪夜蛾和夜蛾黑卵蜂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C.可利用草地贪夜蛾对夜蛾黑卵蜂进行生物防治
D.外来入侵物种可能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
C
课堂练习
【答案】C
【分析】(1)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2)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3)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如: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4)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详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草地贪夜蛾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故草地贪夜蛾进行有性生殖,为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
B.草地贪夜蛾和夜蛾黑卵蜂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由题干“夜蛾黑卵蜂把卵产在草地贪夜蛾的卵内,可把‘幺蛾子’扼杀在摇篮里”可知,可利用夜蛾黑卵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C错误。
D.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会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D正确。
故选C。
3.蝗虫是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昆虫。蝗虫的若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有翅能飞翔的成虫,分析蝗虫的发育过程,你认为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是(  )
A.成虫 B.若虫 C.受精卵 D.任何时候都行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蝗虫的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蝗虫的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不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的有无、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若虫期(跳蝻三龄以前)。
故选B。
课堂练习
4.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之一,是由蚕结茧时分泌的蚕丝纺织而成。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阶段③→⑦存在蜕皮现象
B.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C.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⑧期
D.农业上可通过延长⑧期来提高蚕丝产量
D
课堂练习
【答案】D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的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③④⑤⑥⑦是幼虫、⑧是蛹。
【详解】A.③④⑤⑥⑦是蚕的幼虫,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幼虫期有蜕皮现象,A正确。
B.蚕的发育经过了②卵、③④⑤⑥⑦幼虫、⑧蛹、①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一个蛹期,C正确。
D.⑧是蛹,农业上可通过延长幼虫期来提高蚕丝产量,D错误。
故选D。
谢谢观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