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生物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新课导入
下图中,大量精子奔向卵细胞。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什么?
父亲
亲代:
母亲
精子
卵细胞
子代:
受精卵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基因
1.描述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简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学习目标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基因1
基因2
基因在DNA上,
DNA又在染色体上。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 1
基因 2
基因
1.概念: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
能的片段,这些片段即为 。
2.特点:不同的遗传片段含有不同
的 ,分别控制不同的

基因
遗传信息
性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DNA
1.位置:存在于 上。
2.本质:是细胞中的 ,
储存 。
3.形态:呈长长的 结构,外形像
一个 形的梯子。
染色体
遗传物质
遗传信息
链状
螺旋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染色体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
1.特性:存在于 中,
容易被 性染料染成深色。
2.组成:主要由 分子和 分子构成。
3.规律:在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都是一定的。
细胞核

DNA
蛋白质
形态
数目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
决 定
性状
思考1:填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蛋白质、DNA和基因的包含关系。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由许多基因组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决定生物的性状。
蛋白质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思考2: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
条染色体→ 个DNA → 个基因
1
许多
1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基因、DNA和染色体
人体:46条染色体(23对)
果蝇:8条染色体(4对)
马蛔虫:4条染色体(2对)
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都是
的,且 存在。
形态
数目
一定
成对
思考3:对比分析: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精子
卵细胞


生殖过程:
儿女
受精卵
桥梁
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给后代?
发育
亲代:
子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假设1: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像体细胞一样具有成对的染色体,结果会是怎样?
体细胞(23对)
体细胞(23对)
母亲
父亲
卵细胞(23对)
精子(23对)
受精
发育
受精卵(46对)
儿子(46对)
染色体数目异常(不恒定),
假设不符合事实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假设2: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结果会是怎样?
体细胞(23对)
体细胞(23对)
母亲
父亲
卵细胞(23条)
精子(23条)
受精
发育
受精卵(46条)
儿子(23对)
染色体数目恒定,
假设符合事实。
子孙(23对)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Edouard van Beneden(1846-1910)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
马蛔虫
马蛔虫
2对染色体
2对染色体
卵细胞
2条染色体
精子
2条染色体
受精卵
2对染色体
结论: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子蛔虫体细胞
2对染色体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890-1891年,科学家经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
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亲代
生殖
细胞
子代
2n
2n
n
体细胞:
成对存在
生殖细胞:
成单(减半)存在
受精卵:
成对存在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为23条,受精卵及新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均为23对。
2n
本课小结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基因:
主要的遗传物质
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有许多
父方
(2n)
1个
1条
母方
(2n)
精子
(n)
卵细胞(n)
受精卵(2n)
新个休(2n)
染色体数减半
染色体数减半
结合
发育
基因、DNA、染色体关系
课堂练习
1.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遗传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 C.染色体 D.细胞核
B
课堂练习
【答案】B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由分析可知,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因此,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物质是DNA。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课堂练习
2.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④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②可以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D.②的成分主要包括 DNA 和蛋白质
c
课堂练习
【答案】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因此,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是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分子→基因。
【详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B正确。
C.②染色体是可以被碱性(不是酸性)染料染成深颜色的物质,C错误。
D.②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D正确。
故选C。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染色体和 D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B.DNA 是遗传物质
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A
课堂练习
【答案】A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B正确。
C.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正确。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D正确。
故选A。
4.狗的体细胞中含有39对染色体,则狗的精子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
A.39条,78条 B.39条,39条
C.78条,78条 D.78条,39条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答案】A
【分析】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假如某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详解】狗的体细胞中含有39对染色体,这是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精子和卵细胞是生殖细胞,它们各自只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这是因为精子和卵细胞需要通过结合来恢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便在受精后形成正常的胚胎。因此,狗的精子和卵细胞各自会含有39条染色体,这是39对染色体的一半。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它们各自的染色体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含有39对染色体(即78条)的受精卵。可见,狗的精子中含有39条染色体,而受精卵中含有78条染色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谢谢观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