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生物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新课导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情景。此时此景,青蛙群聚,如此活跃,这是为什么?
梅雨时节,雨量充沛,正是蛙繁衍的好时节,雄蛙以蛙鸣求偶来吸引雌蛙,因此,青蛙聚集,同时充满了蛙鸣。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3.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知识全解
知识点1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如蟾蜍、大鲵、蝾螈等。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
求偶行为,先天性行为
雌雄蛙抱对
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体外受精
1.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受精卵极少受到亲代的照顾,它们一般排出数十枚到数千枚卵,有什么意义?
①体外受精,受精率低;
②受精卵受外界影响大,孵化率低;
③产卵多是对低受精率、低孵化率的
一种适应,有利于繁衍后代。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
求偶行为,先天性行为
雌雄蛙抱对
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体外受精
卵块中有许多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
蝌蚪形态像鱼,有尾,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蛙的卵块
蝌蚪
青蛙
生殖发育特点:
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
鸣叫
抱对
雄蛙
精子
雌蛙
卵细胞
受精卵
体外受精
水中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殖过程
发育过程
青蛙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生活。
变态发育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蝌蚪 青蛙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水(只能生活在水中)
水、陆地(水陆两栖)

肺(皮肤辅助呼吸)
头、躯干、尾部,没有四肢
头、躯干、四肢,没有尾
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
青蛙和蝌蚪的比较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2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多种多样的两栖动物
箭毒蛙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现存的两栖动物中有11种已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如红色箭毒蛙、非洲胎生蟾蜍等。有人认为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资料一:在我国某地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迁移。研究表明,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资料二:科学家根据地质学和生物学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资料三: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了畸形蛙:一些蛙有弯曲、残缺不全的腿,一些蛙有多余的腿。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经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从历史情况看,畸形蛙的比例很低;而调查的某些地方畸形蛙的比例竟高达96%。在外形畸形的同时,这些蛙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常常也有严重的缺陷,很少能活过其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天。2010年,有些科学家认为,近年来发现的某些畸形蛙是由于受到了寄生虫感染,而向河流和池塘排放生活污水则可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上述例子说明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进行生殖活动,同时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资料3可以说明这两种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也可能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在资料3中,向河流和池塘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属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可能使寄生虫的数量增加,寄生虫数量增加后,导致出现畸形蛙,即生物因素又影响了另一种生物。
全解
知识全解
知识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就会受到影响。为了保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但要从自己做起去保护环境,也要教育我们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从上述事实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常见种类: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本课小结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
环境变迁导致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缩小、种类减少
繁殖行为: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
生殖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在水中完成
课堂练习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于水中
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是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
A
课堂练习
【答案】A
【分析】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详解】A.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A错误。
B.青蛙具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体外受精,卵生,并且受精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因此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A。
课堂练习
2.下图是蝗虫、家蚕、青蛙的发育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家蚕和蝗虫的发育均为为完全变态发育
B.蝌蚪和青蛙都在水中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
C.针对蝗虫的发育过程,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若虫期
D.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一幼蛙一成蛙三个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课堂练习
【答案】C
【分析】(1)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3)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故属于变态发育。
【详解】 A.家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期活动能力小,易于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若虫期,C正确。
D.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四个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C。
课堂练习
3.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B.②与⑤的呼吸器官相同
C.②和③用肺和皮肤呼吸
D.⑥表示青蛙在进行体内受精
A
课堂练习
【答案】A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幼体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详解】A.雌雄蛙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因此,青蛙①~④的发育是在水中进行的,A正确。
B.②蝌蚪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鳃,⑤幼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和皮肤,B错误。
C.②蝌蚪只用鳃呼吸,③长出后肢的蝌蚪用鳃呼吸,慢慢的开始用肺呼吸,C错误。
D.⑥雌雄蛙抱对后,雌蛙排出卵细胞,雄蛙在同一水域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属于体外受精、卵生,D错误。
故选A。
4.在全球已知的大约8000种两栖动物中,至少有1/4被认为受到威胁、濒临灭绝。保护两栖动物人人有责,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蟾蜍、海龟与大鲵都属于两栖动物
B.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环境污染无关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的动物。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海龟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
B.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并不一定是两栖动物,比如鸭子,B错误。
C.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完成,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正确。
D.两栖动物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但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所以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环境污染有关,D错误。
故选C。
谢谢观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