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简介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的能力)
2.概述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的功能。(归纳概括)
一、激素的发现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是指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腺体。如________________等。
(2)内分泌腺
是指没有________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进入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并随________________输送到全身各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促胰液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其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调节
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辨正误]
(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
(2)激素分泌后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3)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4)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
阅读教材P45“思考·讨论”,思考问题。
1.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结合如图,运用你学习的神经调节知识,尝试写出相应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泰默的实验
a.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b.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c.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切除神经只留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1)设置b组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组的自变量是什么?两组实验结果相同,若是你,你会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一结果,沃泰默是如何解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
稀盐酸+小肠黏膜提取液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比沃泰默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能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促胰液素的发现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促胰液素的成分是多肽。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胰液的分泌既存在激素调节,也存在神经调节。
【学以致用】
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2.(2024·湖南长郡中学质检)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在胃酸的刺激下产生,在胰液分泌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在“S”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促胰液素是胰腺产生的促进胰液分泌的激素
C.促胰液素产生后分泌到消化道再进入体液发挥作用
D.口服促胰液素药物可治疗一些消化道类疾病
二、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其中的腺泡细胞可分泌胰液,内含消化蛋白质的________酶;胰岛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其成分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雄激素由________分泌,其成分是________,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等。
[微思考]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不口服胰岛素,而是忍受皮肉之痛采用注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正误]
(1)胰岛素只能口服,不能注射;雄激素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
(2)雄激素、雌激素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3)对照实验中,因变量的控制可采用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  )
阅读教材P46-47“思考·讨论”,思考回答。
1.胰岛素的发现
(1)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具体分析该实验是否用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移植睾丸,雄性性征逐步恢复”,该实验能否说明雄激素是睾丸分泌的?若不能,如何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激素研究的两个实例,归纳出研究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3.(2024·广东东莞质检)下列关于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狗的胰管结扎,胰腺萎缩,但胰岛保持完好
B.摘除了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会造成糖尿病
C.制备萎缩的胰腺提取物喂食给患有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显著
D.胰腺中的外分泌部分泌物进入导管,内分泌部分泌物进入毛细血管
4.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操作采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
A.取狗的一段小肠,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B.研究者将一只健康小狗的胰腺摘除,造成实验性糖尿病
C.研究者把已萎缩胰腺的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体内
D.研究者重新将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公鸡的雄性性征逐步恢复
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由相对独立的____________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________,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2)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分泌____________,调节生长发育等。
(3)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4)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________________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后者可分泌__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5)胰腺:其中胰岛内有多种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激素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6)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7)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3.内分泌系统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微思考]
你知道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1型糖尿病、呆小症、甲亢这些疾病的病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正误]
(1)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
(2)垂体既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分泌生长激素。(  )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
(4)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1.教材P48图3-1涉及的激素成分可分为三大类:
小分子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小分子固醇类 性激素、孕激素、醛固酮、皮质醇
大分子多肽、蛋白质 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研究激素功能常用的使用方法有注射和口服(饲喂)。根据已有的知识,你能归纳激素成分与使用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P49“思维训练”,思考问题。
(1)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哪一个假说?如果另外一个假说成立,请预测相应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证实他的假说,在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的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睾酮刺激。请你预测,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的胚胎将分别发育出哪种性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5.(2024·山东烟台一中调研)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包括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B.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控其激素的分泌
D.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6.(2024·湖南长沙调研)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给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将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1.根据激素的作用记忆其作用的细胞(靶细胞)。
2.动物激素功能研究的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随机均分,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等量蒸馏水。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摘除、切割实验中,可利用“假手术”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随堂检测
1.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
B.垂体——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上腺素
D.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2.下列有关课本中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该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
B.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其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无关刺激
C.沃泰默发现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D.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不显著,原因是胰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
3.在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多种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陆续被发现,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激素的来源和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
B.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C.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有胰岛素和性激素等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分别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4.(2024·石家庄调研)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相应激素
B.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参与血糖调节
C.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D.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5.(2024·河北唐山期末)小明在学习中了解到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有多种生理作用。小明打算验证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取2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两组,分别放入两个饲养笼中喂养,A组幼鼠的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的生长激素,B组不添加,其他生长条件均保持一致。一段时间后称量各幼鼠体重,发现A组和B组增重相同,均为2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设计的A、B两组实验中,B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选择幼鼠为实验对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生长激素没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这一结论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帮助小明重新设计实验,以验证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吗?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一、
自主梳理
1.(1)汗腺、唾液腺、胃腺 (2)导管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2.(1)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2)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辨正误
(1)× 提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2)× 提示:激素分泌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
(3)× 提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4)× 提示: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
合作探究
1.提示: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2.(1)提示:排除稀盐酸自身的作用,稀盐酸自身不能作用于胰腺使胰液分泌。
(2)提示:小肠上有无神经。没有神经调节,胰腺也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的分泌还有其他调节途径。
(3)提示: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3.(1)提示: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提示:胰液的分泌存在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3)提示:不能。
(4)提示: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创新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
学以致用
1.B [通过①与②、②与④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因为在稀盐酸直接刺激静脉血液的条件下胰液没有分泌,而在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的条件下可促进胰液分泌,A正确;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但不能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D正确;①②③④对比能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且该物质的产生需要盐酸刺激,C正确。]
2.A [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合成部位是核糖体,A正确;促胰液素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产生,B错误;促胰液素产生后随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C错误;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口服促胰液素药物会使其在消化道中被水解,不能起作用,D错误。]
二、
自主梳理
1.胰蛋白 蛋白质 降低血糖水平
2.睾丸 固醇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微思考
提示:胰岛素的成分是蛋白质,不能被直接吸收,且口服会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水解而失效。
辨正误
(1)× 提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容易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只能注射,不能口服;雄激素是小分子有机物——固醇,既可口服,也可注射。
(2)√
(3)× 提示:自变量的控制可采用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
合作探究
1.(1)提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在班廷之前大多数实验用胰腺提取物注射给实验性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容易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故难以获得预期结果。
(2)提示:班廷通过结扎胰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由此证明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3)提示:班廷和助手贝斯特通过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然后再给予注射从萎缩胰腺中提取的提取物,前者运用了“减法原理”,后者运用了“加法原理”。
2.(1)提示:不能。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注射雄激素,观察雄性性征是否恢复。
(2)提示:减法处理(摘除所研究的内分泌腺)→观察动物的症状→加法处理(将已摘除的腺体重新移植、注射或饲喂激素)→观察相关症状是否恢复。
学以致用
3.C [萎缩的胰腺提取物中的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不能喂食,应该注射。]
4.B [研究者将一只健康小狗的胰腺摘除,造成实验性糖尿病,采用了“减法原理”。]
三、
自主梳理
1.内分泌腺 小肠黏膜细胞 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
2.(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2)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3)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 促进生长和发育 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4)醛固酮、皮质醇 肾上腺素 (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6)孕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卵细胞的生成 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7)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精子细胞的生成 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3.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
微思考
提示:侏儒症—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偏多、肢端肥大症—成年生长激素偏多、1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呆小症—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甲亢—甲状腺激素偏多。
辨正误
(1)× 提示: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2)× 提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4)× 提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合作探究
1.提示:大分子类激素不能直接被吸收且能被消化酶降解,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或饲喂。小分子类激素可以被直接吸收且不能被消化酶降解,可以口服或饲喂,当然也可注射。
2.(1)提示:验证了假说1。如果假说2成立,性染色体为XX的家兔胚胎手术后将发育为雄兔。
(2)提示:两者都将发育出雄性器官。
学以致用
5.D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D错误。]
6.D [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将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随堂检测
1.B [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C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2.B [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这样通过反复的无关刺激(铃声)和食物(非条件刺激)相结合,一段时间后,即使不提供食物,狗只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说明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此时铃声是条件刺激。]
3.D [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仍能保持正确的结构和功能,且胰岛(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是直接进入血液的,不需要经过导管,因此胰岛素可正常释放,A错误;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错误;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是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或多肽的激素,所以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C错误;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的实验中,“摘除”运用了减法原理,“移植”运用了加法原理,D正确。]
4.D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相应激素,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错误;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C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D正确。]
5.(1)对照组 选择幼鼠更易于观察激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
(2)不合理。生长激素是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掉,其作用不能发挥
(3)实验步骤:取2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两组,分别放入两个饲养笼;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他生长条件均保持一致;一段时间后,称量各幼鼠体重。 预期结果:B组增重约为25%,A组增重大于25%(或A组增重明显大于B组)。(共50张PPT)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的能力)
2.概述人体内的内分泌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的功能。(归纳概括)
目录 CONTENTS
1.激素的发现
2.激素研究的实例
4.随堂检测
自主梳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自主梳理
3. 内分泌系统的
组成和功能
合作探究
思维导图
自主梳理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是指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腺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内分泌腺
是指没有______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进入腺体内的__________,并随__________输送到全身各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汗腺、唾液腺、胃腺
导管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2.促胰液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其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素调节
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
【辨正误】
(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
提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2)激素分泌后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
提示:激素分泌后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
(3)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提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4)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
提示: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
×
×
×
阅读教材P45“思考·讨论”,思考问题。
1.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结合如图,运用你学习的神经调节知识,尝试写出相应的反射弧。
提示: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2.沃泰默的实验
a.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b.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c.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切除神经只留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1)设置b组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排除稀盐酸自身的作用,稀盐酸自身不能作用于胰腺使胰液分泌。
(2)a、c组的自变量是什么?两组实验结果相同,若是你,你会如何解释?
提示:小肠上有无神经。没有神经调节,胰腺也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的分泌还有其他调节途径。
(3)对这一结果,沃泰默是如何解释的?
提示: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3.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
提示: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提示:胰液的分泌存在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3)通过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能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
提示:不能。
(4)促胰液素的发现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
提示: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有创新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
1.促胰液素的成分是多肽。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胰液的分泌既存在激素调节,也存在神经调节。
【 学以致用 】
B
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
解析:通过①与②、②与④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因为在稀盐酸直接刺激静脉血液的条件下胰液没有分泌,而在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的条件下可促进胰液分泌,A正确;
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但不能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B错误,D正确;
①②③④对比能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且该物质的产生需要盐酸刺激,C正确。
A
2.(2024·湖南长郡中学质检)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在胃酸的刺激下产生,在胰液分泌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在“S”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促胰液素是胰腺产生的促进胰液分泌的激素
C.促胰液素产生后分泌到消化道再进入体液发挥作用
D.口服促胰液素药物可治疗一些消化道类疾病
解析: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合成部位是核糖体,A正确;
促胰液素主要由分布在十二指肠的“S”细胞产生,B错误;
促胰液素产生后随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C错误;
促胰液素是一种碱性多肽,口服促胰液素药物会使其在消化道中被水解,不能起作用,D错误。
1.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其中的腺泡细胞可分泌胰液,内含消化蛋白质的________酶;胰岛细胞可分泌胰岛素,其成分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雄激素由______分泌,其成分是______,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胰蛋白
蛋白质
降低血糖水平
睾丸
固醇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微思考】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不口服胰岛素,而是忍受皮肉之痛采用注射?
提示:胰岛素的成分是蛋白质,不能被直接吸收,且口服会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水解而失效。
×
【辨正误】
(1)胰岛素只能口服,不能注射;雄激素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
提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容易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只能注射,不能口服;雄激素是小分子有机物——固醇,既可口服,也可注射。
(2)雄激素、雌激素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3)对照实验中,因变量的控制可采用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 )
提示:自变量的控制可采用减法原理或加法原理。

×
阅读教材P46-47“思考·讨论”,思考回答。
1.胰岛素的发现
(1)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呢?
提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在班廷之前大多数实验用胰腺提取物注射给实验性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容易被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故难以获得预期结果。
(2)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
提示:班廷通过结扎胰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由此证明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3)请具体分析该实验是否用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提示:班廷和助手贝斯特通过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然后再给予注射从萎缩胰腺中提取的提取物,前者运用了“减法原理”,后者运用了“加法原理”。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移植睾丸,雄性性征逐步恢复”,该实验能否说明雄激素是睾丸分泌的?若不能,如何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
提示:不能。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注射雄激素,观察雄性性征是否恢复。
(2)根据激素研究的两个实例,归纳出研究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
提示:减法处理(摘除所研究的内分泌腺)→观察动物的症状→加法处理(将已摘除的腺体重新移植、注射或饲喂激素)→观察相关症状是否恢复。
【 学以致用 】
C
3.(2024·广东东莞质检)下列关于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狗的胰管结扎,胰腺萎缩,但胰岛保持完好
B.摘除了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会造成糖尿病
C.制备萎缩的胰腺提取物喂食给患有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显著
D.胰腺中的外分泌部分泌物进入导管,内分泌部分泌物进入毛细血管
解析:萎缩的胰腺提取物中的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不能喂食,应该注射。
B
4.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操作采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
A.取狗的一段小肠,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
B.研究者将一只健康小狗的胰腺摘除,造成实验性糖尿病
C.研究者把已萎缩胰腺的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体内
D.研究者重新将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公鸡的雄性性征逐步恢复
解析:研究者将一只健康小狗的胰腺摘除,造成实验性糖尿病,采用了“减法原理”。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由相对独立的__________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
内分泌腺
小肠黏膜细胞
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______,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2)垂体: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分泌__________,调节生长发育等。
(3)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
促进生长和发育
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4)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________________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后者可分泌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5)胰腺:其中胰岛内有多种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__,这两种激素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6)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________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7)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醛固酮、皮质醇
肾上腺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孕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卵细胞的生成
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精子细胞的生成
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3.内分泌系统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
【微思考】
你知道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1型糖尿病、呆小症、甲亢这些疾病的病因吗?
提示:侏儒症—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偏多、肢端肥大症—成年生长激素偏多、1型糖尿病—缺乏胰岛素、呆小症—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甲亢—甲状腺激素偏多。
×
【辨正误】
(1)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
提示: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2)垂体既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分泌生长激素。( )
提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
(4)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提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
1.教材P48图3-1涉及的激素成分可分为三大类:
小分子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小分子固醇类 性激素、孕激素、醛固酮、皮质醇
大分子多肽、蛋白质 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研究激素功能常用的使用方法有注射和口服(饲喂)。根据已有的知识,你能归纳激素成分与使用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大分子类激素不能直接被吸收且能被消化酶降解,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或饲喂。小分子类激素可以被直接吸收且不能被消化酶降解,可以口服或饲喂,当然也可注射。
2.阅读教材P49“思维训练”,思考问题。
(1)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哪一个假说?如果另外一个假说成立,请预测相应的结果。
提示:验证了假说1。如果假说2成立,性染色体为XX的家兔胚胎手术后将发育为雄兔。
(2)为了进一步证实他的假说,在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的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睾酮刺激。请你预测,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的胚胎将分别发育出哪种性器官?
提示:两者都将发育出雄性器官。
【 学以致用 】
D
5.(2024·山东烟台一中调研)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包括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B.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控其激素的分泌
D.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解析: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D错误。
D
6.(2024·湖南长沙调研)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给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将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解析: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的对照实验应是将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1.根据激素的作用记忆其作用的细胞(靶细胞)。
2.动物激素功能研究的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随机均分,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等量蒸馏水。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摘除、切割实验中,可利用“假手术”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1.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的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
B.垂体——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上腺素
D.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解析: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
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C错误;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B
2.下列有关课本中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该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
B.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属于条件反射,其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无关刺激
C.沃泰默发现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D.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降血糖效果不显著,原因是胰蛋白酶破坏了胰岛素
解析:每次给狗喂食时发出铃声,这样通过反复的无关刺激(铃声)和食物(非条件刺激)相结合,一段时间后,即使不提供食物,狗只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说明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此时铃声是条件刺激。
D
3.在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多种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陆续被发现,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激素的来源和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
B.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C.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有胰岛素和性激素等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分别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解析: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仍能保持正确的结构和功能,且胰岛(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是直接进入血液的,不需要经过导管,因此胰岛素可正常释放,A错误;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错误;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是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或多肽的激素,所以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C错误;
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的实验中,“摘除”运用了减法原理,“移植”运用了加法原理,D正确。
D
4.(2024·石家庄调研)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相应激素
B.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参与血糖调节
C.肾上腺皮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D.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相应激素,A错误;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错误;
肾上腺髓质可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C错误;
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D正确。
对照组
5.(2024·河北唐山期末)小明在学习中了解到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有多种生理作用。小明打算验证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取2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两组,分别放入两个饲养笼中喂养,A组幼鼠的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的生长激素,B组不添加,其他生长条件均保持一致。一段时间后称量各幼鼠体重,发现A组和B组增重相同,均为2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设计的A、B两组实验中,B组为________。他选择幼鼠为实验对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生长激素没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这一结论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幼鼠更易于观察激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
不合理。生长激素是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
消化掉,其作用不能发挥
(3)你能帮助小明重新设计实验,以验证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吗?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取2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两组,分别放入两个饲养笼;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他生长条件均保持一致;一段时间后,称量各幼鼠体重。
预期结果:B组增重约为25%,A组增重大于25%(或A组增重明显大于B组)。第3章 体液调节
限时练10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分值:60分)
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基础对点】
知识点1 激素的发现
1.下列关于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内分泌腺无导管,外分泌腺有导管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消化液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
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生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3.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中也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由图可知,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知识点2 激素研究的实例
4.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从中制备粗提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
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5.切除健康狗的胰腺,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腺,又不注射胰岛素
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
6.对雄性家禽、家畜实行阉割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商代甲骨文就出现了“凸刀”(用刀切除生殖器官)的字样。有实验者先将公鸡去势(切除睾丸),发现其雄性特征明显消失。再将其他公鸡的睾丸植入去势公鸡的腹腔(并没有与神经连接),发现公鸡的特征又逐步恢复。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本实验中用到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
摘除睾丸后雄性性征消失,据此可初步确定睾丸的功能
本实验证明睾丸向血液释放雄激素,雄激素能维持雄性性征
知识点3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人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8.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激素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胰岛A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卵巢—雌激素—促进精子细胞的形成
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皮质醇—调节水盐代谢等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增加产热
9.为了研究高等动物内分泌腺的功能,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生理状况良好且体重相等的三只雄性幼龄小狗分别编号为A、B、C。A狗不进行任何处理,该狗发育正常。而对B、C两只狗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四个月后,A狗发育成熟。对三只狗进行血液分析,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狗 雄激素(mg/100g血) 甲状腺激素(mg/100g血) 生长激素(mg/100g血)
A 4 3 6
B 3.5 0.0 5.8
C 3.8 2.8 0.1
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狗用作对照
B狗被切除了甲状腺和胰腺
C狗被切除了垂体
经较长时间后,C狗血液中的雄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会减少
【综合提升】
10.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是胰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同时否定了机制1
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则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
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机制2的存在
11.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保持完好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12.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减法原理”的是(  )
验证“Mg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实验
胰岛素发现过程中班廷把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
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
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
13.(12分)基于科学史上最早认为胰液的分泌仅由神经调节引起的假设,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现象如下:
①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胰液分泌。
②把适量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肠腔内→胰液分泌。
③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胰腺静脉血液中→胰液不分泌。
④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②组等量的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肠腔内→胰液分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分)该假设的①组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能否定该假设的是________组。
(2)(2分)根据②组的实验现象,可提出如下三种假说:
A.稀盐酸通过刺激小肠神经引起胰液分泌
B.稀盐酸被小肠吸收后,直接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C.小肠黏膜在稀盐酸的作用下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引起胰液分泌
根据②③组的实验现象可否定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实验结果表明胰液的分泌不是仅由神经调节引起,科学家进一步假设胰液的分泌可能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科学家刮取狗的小肠黏膜并用稀盐酸处理,把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胰腺静脉中,结果胰液分泌。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2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8分)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4分)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激素。
限时练10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B [有的外分泌腺分泌的不是消化液,如汗腺分泌汗液、泪腺分泌泪液。]
2.D [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A正确;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的有无,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B正确;①②③④对比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C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D错误。]
3.B [据图分析可知,神经中枢涉及神经调节,释放的物质A是神经递质,盐酸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的物质B是促胰液素,A正确;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后由血液运输到胰腺,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若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浆,小肠黏膜不能产生促胰液素,进而无法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正确;据图分析,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调节,也受激素调节,D正确。]
4.C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胰岛素水解,C正确;乙组的粗提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饲喂,则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故饲喂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D错误。]
5.C [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腺,则其本身产生的胰岛素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题中注射的是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则对照组需排除生理盐水本身的影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B错误,C正确;由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的提取液中不一定含有胰岛素(可能被胰蛋白酶分解),且与“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6.D [本实验中切除睾丸体现了“减法原理”,再将睾丸植入体现了“加法原理”,A正确;本实验对照组的设置最好是做手术但不切除睾丸,从而排除手术本身的干扰,B正确;本实验仅能说明睾丸可能向血液释放某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能维持雄性性征,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雄激素,D错误。]
7.A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错误;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生长发育,B正确;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故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C正确;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D正确。]
8.C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A错误;卵巢—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B错误;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
9.B [A狗不进行任何处理,发育正常,作为对照,A不符合题意;与A狗对比可知,B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为0.0 mg/100g血,说明B狗被切除了甲状腺,但不能得出胰腺是否被切除,B符合题意;与A狗对比可知,C狗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明显降低,而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说明C狗被切除了垂体,C不符合题意;C狗被切除了垂体,因此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含量降低,长时间后也会导致甲状腺激素、雄激素的分泌减少,D不符合题意。]
10.B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的存在,但并没有否定机制1的存在,B错误;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证明机制1在促进胰液分泌中起作用,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C正确;若切断通往小肠的神经后,肠道内的盐酸仍能引起胰液分泌,则可证明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即机制2的存在,D正确。]
11.B [a和c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注射了胰岛提取液,注射的狗不出现糖尿,不注射的狗出现糖尿,说明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A正确;a和b实验也能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胰岛,a组切除了胰腺,胰岛也被切除,出现了糖尿,b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但胰岛保持完好,没有出现糖尿,说明不切除胰岛可以防止糖尿的产生,B错误;综合分析b、c实验,胰岛提取液中含胰岛素,由胰岛分泌,C正确;由实验可知,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D正确。]
12.B [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实验组配制缺Mg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配制完全培养液进行对照培养,利用了“减法原理”,A不符合题意;胰岛素发现过程中,班廷把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利用“加法原理”,B符合题意;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将对照部分遮光处理,利用了“减法原理”,C不符合题意;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去除神经后观察现象,利用了“减法原理”,D不符合题意。]
13.(1)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胰腺 ④(或②④)
(2)B
(3)刮取狗的未经盐酸处理的小肠黏膜,把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胰腺静脉中 不分泌胰液
解析 (1)根据分析可推断,该假设的①组实验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胰腺。根据④组的实验结果能否定题中的胰腺分泌仅受神经调节支配的结论。(2)根据②组的实验现象,可提出三种假说,结合③组的实验现象可否定的假说是B,因为③组稀盐酸直接刺激胰腺的结果是胰液不分泌。(3)实验结果表明胰液的分泌不是仅由神经调节引起,科学家进一步假设胰液的分泌可能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科学家刮取狗的小肠黏膜并用稀盐酸处理,把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胰腺静脉中,结果胰液分泌。要得出上述的结论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其处理方法是刮取狗的未经盐酸处理的小肠黏膜,把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的胰腺静脉中,结果是胰腺不分泌胰液,从而通过比较能得出上述结论。
14.(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解析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垂体,因此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切除垂体,同时为了排除手术操作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A组的处理应该是进行手术但不切除垂体;B组是实验组,对其进行的处理是切除垂体。根据实验步骤可知,①为实验处理,②为实验培养,③应为实验结果的检测与记录,且题干强调“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因此,③的操作应该是定期测定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记录实验结果。(2)垂体可产生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等)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长和发育),所以B组大鼠切除垂体后,其生长发育减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