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2.3 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1. 演替的概念2. 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3. 人类活动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一定都是坏的!)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火山爆发之后的事1883年8月,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形成了一片裸地。几年后,长出了小草,出现了一种蜘蛛。到1909年,有202种动物出现。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动物增加到880种。在此期间,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形成了小树林。初生演替1.裸岩阶段没有植物;没有生命;没有土壤。初生演替2.地衣阶段地衣=藻类+真菌地衣可分泌有机酸开始产生土壤初生演替3.苔藓阶段比地衣高土壤进一步加厚初生演替4.草本植物阶段比苔藓高土壤进一步加厚各种昆虫进入初生演替5.灌木阶段比草本高有灌木和小乔木出现较多鸟类初生演替6.乔木阶段比灌木高乔木成为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更大群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初生演替1. 群落演替的时候,之前的优势种灭绝了吗?2. 为什么后一个群落能“胜过”前一个群落?3. 演替的时候,可否跳过阶段?初生演替 vs.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包括:火灾后草原、砍伐后森林、弃耕农田等。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包括: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深水水底上进行的演替。判断:红树林被破坏后形成的裸滩上开始的演替,是什么类型?弃耕农田的次生演替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林与初生演替有何区别?初生演替 vs. 次生演替1. 起点的差异?2. 速度的差异?3. 阶段的差异?初生演替 vs. 次生演替(课本P41)类型 起点 速度 趋向于/方向 阶段的数目 共同点初生演替 无土壤 慢 形成新群落 多 1. 从结构简单向结构复杂2. 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3. 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次生演替 有土壤 快 恢复原来的群落 少湖泊的演替:初生还是次生演替?裸底→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地沼泽→草地→……→森林演替的特点、规律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演替是永恒的,不会真的停止。演替会前进到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一定会到达乔木阶段吗?)影响演替的因素1.自然因素外界环境:火灾、洪水、严寒……内部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物迁入迁出:包括入侵物种等2.人类活动/人为的因素正面的:使群落向物种丰富度上升、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负面的:使物种丰富度降低、空间结构简单化人类活动常常使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P42)。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退耕还林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这项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8×107hm2。这项浩大的工程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延安安塞区镰刀湾退耕还林前后对比图中度干扰/适度干扰(课本P46非选择题第3题)我国南方很多村落背后都有一片充当绿色屏障的防护林。防护林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的特征,但同时由于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与自然群落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在华南某地,随着干扰(主要是砍伐成树)强度的增加,防护林林下的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在人工干扰强度不同的防护林中,占优势的树种也有差异。收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1)砍伐成树有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主要是影响了哪一类种间关系竞争 干扰后林下的阳生植物为什么会增多 林下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增加,有利于阳生植物的生长繁殖中度干扰/适度干扰(课本P46非选择题第3题)(2)一定程度的人工干扰可能会增加防护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__适度的人工干扰可以加快群落的演替速度,增加群落的结构复杂程度(3)为什么重度人工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__重度干扰会让防护林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导致防护林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更容易被外来物种入侵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_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要适度试一试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⑤→④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②→④→③→⑤→⑥试一试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课本P441. 判断正误(1)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到原有状态。 ( × )(2)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 √ )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图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快 (填“快”或“慢”),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慢 。(2)一般来讲,与草原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复杂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针叶林的植物物分层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什么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或者稀疏的灌木阶段。课本P44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非优势植物0~1 马唐草 —1 飞蓬草 豚草2 紫菀 豚草3 须芒草 豚草5~10 短叶松 火炬松50~150 硬木林(栎) 山核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