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5 人体的新陈代谢 易错题型题型 内容题型一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题型二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三 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四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题型五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题型六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七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题型八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题型九 输血与血型题型十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题型十一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十二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十三 尿液的形成题型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传标语“均衡营养,点亮健康之路”。下列有关食物与营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一般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下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维生素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2.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 “青粿”是临安地区特色小吃,制作要用到小叶艾草和米粉。制作过程如下:步骤一:将小叶艾草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左右捞出,切碎步骤二:用水将米粉调成米浆,加入少许食用碱(小苏打)步骤三:将以上两者混合并搅拌均匀步骤四:锅中加入少许油,再将混合物放入锅中翻炒,促使水分蒸发直至成团步骤五:在面团中包入喜欢的馅料即成“青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米粉所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淀粉B.小叶艾草放入水中煮的过程中一定只发生物理变化C.步骤二中的米浆为溶液D.锅中放入少量食用油的目的是为了让水分蒸发得更快4.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1.1%和 7.9%。(1)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个体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据调查,18.9%的中小学生有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 。(2)平衡膳食和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①国家卫计委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 等营养素。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 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题型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6.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血液运输到小肠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5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消化蛋白质和淀粉D.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是胃,能初步分解蛋白质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小肠,吸收大部分无机盐8. 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宣传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1)肠腺和 (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 层食物。(3)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题型三.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9.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姓名:胃 工作职能:暂时贮存和①食物; 胃壁的肌肉组织可以收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胃液含有②,可以初步消化③。 胃有话说: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10.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11.小肠因长度长、内表面积大使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模拟并体验该功能,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认为海绵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与浸入的时间长短、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实验器材】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足量的水、秒表、记号笔,部分器材如图所示。老师建议: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1)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实验步骤】①取六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量筒A、B、C、D、E、F。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六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六个海绵棒分别全部浸入六个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1)请为本实验设计一份记录表。(2)探究海绵棒接触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实验中,改变海绵棒接触面积的方法是 。(3)反思:老师建议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的可能原因是 。题型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13.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A.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B.神经冲动的传递: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D.种子萌发过程:胚根突出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长成茎和叶14.(2024 青田县模拟)一般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吃,既安全又好吃。若煮5~6分钟时,得到“漉心蛋”(指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流动的鸡蛋);煮超15分钟时,蛋黄变硬且表面又会有一层黑绿色的物质(如图甲)产生。(1)鸡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等,蛋白质在人体 (填消化器官名称)内消化为氨基酸并被吸收利用。(2)专家建议不吃或少吃“漉心蛋”,因为搞不好会感染沙门氏菌等细菌。查阅资料得知,蛋黄温度达到60℃时,会变得不透明,达到74℃时候会逐渐形成固体;沙门氏菌在60℃时可存活15分钟左右,70℃时可存活5分钟左右,100℃时会立即死亡。请分析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吃,既安全又好吃的原因是 。(3)有人担忧蛋黄表面黑绿色的物质是否能食用。他取两个带有黑绿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查阅资料得知Fe2+可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小明认为蛋黄中的黑绿色物质不但能食用,且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他推测的理由是 。(温馨提示:胃液里含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15.某同学为了探究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做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 淀粉糊 加入的液体 温度 时间 加碘液 现象甲 2mL 唾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乙 2mL 清水2mL 37℃ 10min 2滴 变蓝丙 2mL 唾液2mL 5℃ 10min 2滴 变蓝丁 2mL 胰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1)试管甲和试管乙形成对照,变量是 。(2)通过试管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若要分析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需要对丙试管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4)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所示的趋势,请解释其原因: 。题型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6.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关闭活栓后根据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溶液可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B.NaOH浓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C.若观察到U形管右管液面上升,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若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都不变,说明酵母菌一定失活17.小金为探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取5支试管分别装入2mL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mL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10分钟后,分别滴加等量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试管号 1 2 3 4 5pH 5.6 6.2 6.8 7.4 8.0显色结果 ++ + 不变蓝 +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B.此实验可说明酶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C.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D.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18.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19.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请据图回答:(1)当淀粉的量减少时,e点将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2)当pH=a时,d点将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题型六.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0.网络上许多健身达人钟爱补充蛋白质,不少年轻人也跟风推崇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如图是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氨基酸进入血液后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表示吸收,发生的场所是大肠B.过程B,血液中氨基酸的量保持不变C.过程C,原尿中的大部分水会重新回到血液D.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符合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应当广泛普及21.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糖的有效控制对糖尿病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维持6.0~7.0mol/L左右,其中合理控制血压,尤其是肾小球内高压,可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1)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 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若病人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需借助透析装置对血液进行透析,透析装置相当于肾脏中的 。(2)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 的负担,为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常服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为靶向控制肾小球内高压,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成分将先出现在心脏的 ,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 。22.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动、静脉血的转换,效果明显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效果较明显 不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某同学利用塑料管、小水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需外接电源)、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血液流动方向)(1)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该静脉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项目组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模型中的 。A.瓶① B.瓶② C.瓶③ D.瓶④(2)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请你对“指标二”进行评价,并请写出评价理由: 。题型七.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3.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规报告单的部分内容,该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1 白细胞计数 9.8 3.5~10.0 ×109/升2 红细胞计数 3.0 3.5~5.0 ×1012/升3 血小板计数 210.0 100~300 ×109/升4 血红蛋白 90 110~150 克/升A.炎症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贫血24.今年年初,一轮流感席卷全国。流感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窘迫、窒息导致死亡。(1)如图所示是一名流感患者的血涂片,其中三种血细胞中的[ ] (填写序号和名称)显著增加是医生诊断炎症的重要指标。(2)手术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肺部出血,则需要输血。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他们需要进行互相输血。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乙的血型为 (填图中的字母序号)。(3)若治疗失败,人体呼吸衰竭吸收不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人体某些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直至死亡。以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例写出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25.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1)甲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血涂片,图中的①、②、③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的是 (填序号)。检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1012个/L) 3.8 4.0~5.5白细胞(×109个/L) 11.8 4.0~1.0血小板(×109个/L) 210 100~300(2)上表为乙同学血常规检验单的部分数据,根据 可初步判定乙同学贫血,医生建议每日应补充150~200mg的铁为宜,某种硫酸亚铁控释片每片含铁100mg,则乙同学每日至少应服用 片。题型八.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6.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27.自2020年3月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在抢救重症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中使用了一种俗称“人工肺”(ECMO)的仪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是一种代替人体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如图所示,若图1中ECMO设备的b端与图2中的上腔静脉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肺静脉相连B.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主动脉相连C.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肺静脉相连D.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主动脉相连28.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①为主动脉B.图乙中的动脉瓣处于闭合状态C.此人当时的心率为80次/分钟D.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1~0.4秒时段题型九.输血与血型29.如图所示为小乐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AB型血的模型图是( )A. B. C. D.30.(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小安的血液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 红细胞凝集成团 小安一定是A型血B 将稀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滴入某无色液体中 出现白色沉淀 无色液体中一定有C 将某固体溶于水滴在pH试纸上 pH试纸变蓝色 该固体一定是碱D 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组成一定含有氢元素31.某患者手术需要输血,经检验他是A型血,原则上应给他输(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32.甲、乙、丙、丁四人中,甲的血液可以输给其他三人,而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血,乙需要输血时,可接受A型血和O型血,已知甲、乙、丙、丁四人血型各不相同,则他们的血型分别是( )A.A型,B型,O型,AB型 B.O型,A型,AB型,B型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O型,A型,B型题型十.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3.如图所示为储藏新鲜水果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为0时,水果将不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呼吸作用B.储藏新鲜水果时,应该把氧气浓度控制在曲线最低点C.只要环境中有氧气存在,无氧呼吸就不再进行D.无论细胞内氧气含量高低,无氧呼吸总是存在的34. 2023年12月台州马拉松鸣枪起跑,15000名选手踏上久违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黄岩城市魅力。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A.乳酸 B.二氧化碳和水C.酒精和水 D.二氧化碳和酒精35.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 注入锥形瓶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④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题型十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6.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37.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 ;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 。⑤内的血液比②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 。(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 ,使气体a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字母)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 (填序号)途径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 。题型十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38.人体通过特定的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动态平衡,如图是肾脏结构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肾小管B.③处发生的是重吸收作用C.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小球D.肾脏对人体水盐平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第38题 第39题39.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如图),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40.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题型十三.尿液的形成41.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手段对病情的控制有限,而鄞州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中引入了AI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有异,不仅家庭医生会开具药物处方,AI智慧干预系统还将开具运动和饮食处方。如表为该系统给一患者开具的营养早餐处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类型 推荐材料 食材质量蛋 鸡蛋 50g奶 豆浆(无糖) 292g蔬菜 菠菜 195g主食 50%绿豆米饭 146gA.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就开始初步消化B.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D.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42.如下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分析,甲、乙分别是( )物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甲 0.03 0.03 1.8乙 0.1 0.1 0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43.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血细胞 蛋白质甲 4.8×109 140 A ﹣ ﹣乙 5.2×109 70 B ﹣ ﹣丙 30×109 150 AB ++ +++丁 4.6×109 130 B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5 人体的新陈代谢易错题型题型 内容题型一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题型二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三 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四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题型五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题型六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七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题型八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题型九 输血与血型题型十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题型十一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型十二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十三 尿液的形成题型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2023秋 上城区期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传标语“均衡营养,点亮健康之路”。下列有关食物与营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一般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下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维生素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解答】解:A、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错误;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不能提供能量,错误;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正确;D、维生素种类很多,除维生素D外,其它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错误。故选:C。2.(2024 宁波模拟)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解答】解: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五谷”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所以“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淀粉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B、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B正确。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C正确。D、膳食纤维是纤维素的一种,人体内没有能够使纤维素水解的酶,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3.(2024 临安区一模)“青粿”是临安地区特色小吃,制作要用到小叶艾草和米粉。制作过程如下:步骤一:将小叶艾草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左右捞出,切碎步骤二:用水将米粉调成米浆,加入少许食用碱(小苏打)步骤三:将以上两者混合并搅拌均匀步骤四:锅中加入少许油,再将混合物放入锅中翻炒,促使水分蒸发直至成团步骤五:在面团中包入喜欢的馅料即成“青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米粉所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淀粉B.小叶艾草放入水中煮的过程中一定只发生物理变化C.步骤二中的米浆为溶液D.锅中放入少量食用油的目的是为了让水分蒸发得更快【解答】解:A.米粉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米粉所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淀粉,故A正确;B.小叶艾草放入水中煮的过程中存在蛋白质变性,会发生化学变化,故B错误;C.步骤二中的米浆不是溶液,属于悬浊液,故C错误;D.锅中放入少量食用油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故D错误。故选:A。4.(2024 温州模拟)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1.1%和 7.9%。(1)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个体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据调查,18.9%的中小学生有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 。(2)平衡膳食和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①国家卫计委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 等营养素。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 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解答】解:(1)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肥胖的人体内往往脂肪较多,而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有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之分,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脂肪。(2)①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水等营养素。②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故答案为:(1)脂肪(2)维生素、膳食纤维;呼吸作用。题型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2023秋 上城区期末)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解答】解:A、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B、膳食纤维不能吸收,B正确。C、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C错误。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故选:B。6.(2024 滨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A.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血液运输到小肠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5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消化蛋白质和淀粉D.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解答】解:A、3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流入小肠,A错误。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B错误。C、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C错误。D、6是小肠,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D正确。故选:D。7.(2023秋 滨江区校级月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是胃,能初步分解蛋白质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小肠,吸收大部分无机盐【解答】解:A、①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A错误。B、②是胃,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B正确。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C正确。D、④是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够消化和吸收很多营养物质,包括吸收大部分无机盐。D正确。故选:A。8.(2023秋 绍兴期末)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宣传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1)肠腺和 (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 层食物。(3)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解答】解:(1)⑥胰腺能分泌胰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淀粉等糖类物质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肠液、胰液和胆汁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某学生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以,他应多食图二中第二层的蔬菜和水果。(3)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因此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丰富和蛋白质的食物。故答案为:(1)⑥。(2)二。(3)铁。题型三.胃和肠的结构和功能9.(2023秋 余杭区期末)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姓名:胃 工作职能:暂时贮存和①食物; 胃壁的肌肉组织可以收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胃液含有②,可以初步消化③。 胃有话说: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解答】解:A、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和①消化食物的功能,正确;BC、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有②蛋白酶,能初步消化③蛋白质,B正确,C错误;D、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胃酸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正确。故选:C。10.(2023秋 杭州期末)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解答】解:A、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和①消化食物的功能,正确;BC、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有②蛋白酶,能初步消化③蛋白质,B正确、C错误;D、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胃酸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正确。故选:C。11.(2024 越城区校级一模)小肠因长度长、内表面积大使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模拟并体验该功能,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认为海绵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与浸入的时间长短、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实验器材】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足量的水、秒表、记号笔,部分器材如图所示。老师建议: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1)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实验步骤】①取六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量筒A、B、C、D、E、F。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六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六个海绵棒分别全部浸入六个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1)请为本实验设计一份记录表。(2)探究海绵棒接触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实验中,改变海绵棒接触面积的方法是 。(3)反思:老师建议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的可能原因是 。【解答】解:(1)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的实验需记录海绵棒浸入的时间和吸水量,表格如下:(2)探究海绵棒接触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海绵棒接触面积,控制海绵棒浸入的时间,可以通过改变海绵棒浸入水中的体积来改变海绵棒的吸水面积。(3)若海绵棒浸入时间过长,海绵棒吸满水,因而海绵棒吸水量不会增加,会导致所有海绵棒的吸水量相同。题型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解答】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符合题意。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符合题意。C、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符合题意。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错误的是( )A.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B.神经冲动的传递: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D.种子萌发过程:胚根突出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长成茎和叶【解答】解:A、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正确;C、人在平静时吸气时: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C错误;D、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正确。故选:C。14.(2024 青田县模拟)一般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吃,既安全又好吃。若煮5~6分钟时,得到“漉心蛋”(指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流动的鸡蛋);煮超15分钟时,蛋黄变硬且表面又会有一层黑绿色的物质(如图甲)产生。(1)鸡蛋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等,蛋白质在人体 (填消化器官名称)内消化为氨基酸并被吸收利用。(2)专家建议不吃或少吃“漉心蛋”,因为搞不好会感染沙门氏菌等细菌。查阅资料得知,蛋黄温度达到60℃时,会变得不透明,达到74℃时候会逐渐形成固体;沙门氏菌在60℃时可存活15分钟左右,70℃时可存活5分钟左右,100℃时会立即死亡。请分析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吃,既安全又好吃的原因是 。(3)有人担忧蛋黄表面黑绿色的物质是否能食用。他取两个带有黑绿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查阅资料得知Fe2+可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小明认为蛋黄中的黑绿色物质不但能食用,且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他推测的理由是 。(温馨提示:胃液里含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解答】解:(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后才被吸收利用。(2)鸡蛋煮8~9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鸡蛋的蛋白已经完全凝固,蛋黄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既不会过于生硬也不会过于流动,口感绵软、不噎人,且腥味不重而且鸡蛋煮8~9分钟可以杀死有害的微生物,因此,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吃,既安全又好吃。(3)人体胃液中含有稀盐酸,能与FeS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Fe2+。因此,小明认为蛋黄中的黑绿色物质不但能食用,且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故答案为:(1)小肠;(2)鸡蛋煮8~9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鸡蛋的蛋白已经完全凝固,蛋黄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既不会过于生硬也不会过于流动,口感绵软、不噎人、且腥味不重;而且鸡蛋煮8~9分钟可以杀死有害的微生物;(3)人体胃液中含有稀盐酸,能与FeS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Fe2+。15.(2024 诸暨市二模)某同学为了探究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做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 淀粉糊 加入的液体 温度 时间 加碘液 现象甲 2mL 唾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乙 2mL 清水2mL 37℃ 10min 2滴 变蓝丙 2mL 唾液2mL 5℃ 10min 2滴 变蓝丁 2mL 胰液2mL 37℃ 10min 2滴 不变蓝(1)试管甲和试管乙形成对照,变量是 。(2)通过试管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若要分析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需要对丙试管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4)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所示的趋势,请解释其原因: 。【解答】解:(1)试管甲和试管乙是一组对照实验,由表可得,变量是唾液。(2)试管丁结果不变蓝。通过试管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胰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丙试管变蓝,说明淀粉没被分解,淀粉酶的活性被抑制,将升高温度到37℃,观察试管是否变蓝,可以验证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恢复。(4)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答案为:( 1 )唾液(2)胰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升高温度到37℃(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题型五.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6.(2024 温州模拟)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关闭活栓后根据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溶液可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B.NaOH浓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C.若观察到U形管右管液面上升,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若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都不变,说明酵母菌一定失活【解答】解:A、酵母菌繁殖需要葡萄糖作为营养物质,因此题中葡萄糖溶液可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B、NaOH浓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者能够发生反应,B正确;C、若观察到U形管右管液面上升,说明细胞呼吸消耗氧气,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若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都不变,有可能是酵母菌失去活性;也有可能瓶内酵母菌进行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瓶内的NaOH吸收,瓶内气压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17.(2023秋 椒江区期末)小金为探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取5支试管分别装入2mL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mL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10分钟后,分别滴加等量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试管号 1 2 3 4 5pH 5.6 6.2 6.8 7.4 8.0显色结果 ++ + 不变蓝 +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B.此实验可说明酶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C.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D.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解答】解:A、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可见,本实验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性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A正确;B、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则唯一变量是酶,其它条件和3号试管相同,因此还应再设计6号试管与3号试管进行对照。在6号试管中,加入1毫升蒸馏水,充分振荡后置于同一恒温水浴中,10分钟后,滴加一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C、结合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此实验中只有pH为6.8时,试管显色结果是“不变蓝”,这说明:在5个pH中,pH为6.8时,该酶的活性最强,C正确;D、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该实验中,充分振荡后置于25℃的水浴中。可见,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试管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水浴中,D正确。故选:B。18.(2023秋 舟山月考)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点【解答】解:A.A点所在曲线是最适温度下,无论提高还是降低温度都只会使酶反应速率下降;B点是最适温度下酶的反应速率达到饱和的点,增加酶浓度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B.图中丙线最后反应速率为零,由此可判断其代表的是pH值的变化,所以乙线代表温度变化,图中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B错误;C.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温度升高也可使得过氧化氢分解。C错误;D.短期保存酶,应该选择酶活性较低的点,D点合适。D正确。故选:D。19.(2023秋 柯桥区期末)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请据图回答:(1)当淀粉的量减少时,e点将 (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2)当pH=a时,d点将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解答】解:(1)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能分解产生的麦芽糖,e点是产生麦芽糖最大量。当淀粉的量减少时,分解产生的麦芽糖的量也减少,故e点将下移。(2)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而pH=b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最短,而当pH=a时,酶的催化效率降低,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将延长,d点将右移。故答案为:(1)下移(2)右移题型六.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0.(2024 宁波模拟)网络上许多健身达人钟爱补充蛋白质,不少年轻人也跟风推崇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如图是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氨基酸进入血液后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表示吸收,发生的场所是大肠B.过程B,血液中氨基酸的量保持不变C.过程C,原尿中的大部分水会重新回到血液D.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符合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应当广泛普及【解答】解:A.过程A表示吸收,发生的场所是小肠,错误;B.过程B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小分子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血液中氨基酸的量下降,错误;C.过程C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正确;D.高蛋白和低碳水的饮料对于特定人群,如健身爱好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每个人的营养需求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错误。故选:C。21.(2024 江干区校级三模)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血糖的有效控制对糖尿病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维持6.0~7.0mol/L左右,其中合理控制血压,尤其是肾小球内高压,可控制糖尿病肾病发生。(1)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 数值的变化来判断。若病人的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需借助透析装置对血液进行透析,透析装置相当于肾脏中的 。(2)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 的负担,为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常服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为靶向控制肾小球内高压,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成分将先出现在心脏的 ,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 。【解答】解:(1)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毒素,人在大量运动或食用了大量肉类食品后,血液中的肌酐含量会增加。肌酐可经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为监测某病人的肾功能,需对其尿液进行取样化验,可通过检测肌酐数值的变化来判断。透析装置对血液起过滤作用,相当于肾脏中的肾小球。(2)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主要会增加肾单位中肾小管的负担,影响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患者口服某种降压药物X后,药物成分由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后经一系列过程运送至肾小球发挥作用,药物的流经途径为: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该运送过程至少涉及的动脉血管有肺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故答案为:(1)肌酐;肾小球;(2)肾小管;右心房;肺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22.(2024 西湖区模拟)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动、静脉血的转换,效果明显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效果较明显 不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某同学利用塑料管、小水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需外接电源)、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血液流动方向)(1)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该静脉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项目组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模型中的 。A.瓶①B.瓶②C.瓶③D.瓶④(2)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请你对“指标二”进行评价,并请写出评价理由: 。【解答】解:(1)手臂静脉属于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若药物从手臂静脉注射,在该模型中瓶②模拟右心房,因此该药物经过的途径:药物→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等,所以药物首先进入模型中的瓶②右心房。故选:B。(2)根据对模型的分析,可判断指标二应为合格,原因是该模型利用2大2小、上下连通的水瓶分别模拟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利用水泵可分别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提供动力,因此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但是在模型中不能看出动静脉血的转换,因此指标二应为合格。故答案为:(1)静脉;B(2)合格。该模型利用2大2小,上下连通的水瓶水泵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利用水泵可分别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提供动力,因此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但是不能看出动静脉血的转换,因此指标二为合格。(合理即可)题型七.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3.(2023秋 临海市期末)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规报告单的部分内容,该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1 白细胞计数 9.8 3.5~10.0 ×109/升2 红细胞计数 3.0 3.5~5.0 ×1012/升3 血小板计数 210.0 100~300 ×109/升4 血红蛋白 90 110~150 克/升A.炎症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贫血【解答】解: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为输氧的载体,故贫血后可发生全身组织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动后易气急等。分析题中的化验单可知,红细胞的正常范围:(3.5~5.0)×1012个/L,而测定值是3.0×1012个/L,数量过少,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110~150g/L,而测定值是90g/L,故该病人可能患有贫血;白细胞、血小板的测定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故选:D。24.(2024 温州模拟)今年年初,一轮流感席卷全国。流感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窘迫、窒息导致死亡。(1)如图所示是一名流感患者的血涂片,其中三种血细胞中的[ ] (填写序号和名称)显著增加是医生诊断炎症的重要指标。(2)手术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肺部出血,则需要输血。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他们需要进行互相输血。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乙的血型为 (填图中的字母序号)。(3)若治疗失败,人体呼吸衰竭吸收不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人体某些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直至死亡。以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例写出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解答】解:(1)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②白细胞显著增加是医生诊断炎症的重要指标。(2)由图可知,丙的红细胞存在A凝集原,故丙的血型是A型血;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则说明甲是B型或O型血;又已知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丙是A型血,故甲是B型血,乙是O型血。由选项中的图知,选项A与丙的血型图相同,红细胞存在A凝集原,故代表A型血;选项B的红细胞存在B凝集原,代表A型血;选项C既有B凝集原,又有A凝集原,故代表AB型血;选项D的血型图中AB凝集原都没有,代表O型血。故选:D。(3)人体的某些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其方程式为:葡萄糖(酶作用下)→乳酸+少量能量。故答案为:(1)②;白细胞;(2)D;(3)葡萄糖(酶作用下)→乳酸+少量能量。25.(2023秋 椒江区期末)请回答下列与人体血液相关的问题:(1)甲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血涂片,图中的①、②、③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的是 (填序号)。检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1012个/L) 3.8 4.0~5.5白细胞(×109个/L) 11.8 4.0~1.0血小板(×109个/L) 210 100~300(2)上表为乙同学血常规检验单的部分数据,根据 可初步判定乙同学贫血,医生建议每日应补充150~200mg的铁为宜,某种硫酸亚铁控释片每片含铁100mg,则乙同学每日至少应服用 片。【解答】解:(1)结合图形可知,①的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应该是红细胞;②是血小板;③的数量最少,有细胞核,应该是白细胞。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2)根据乙同学血常规检验单可知,红细胞的数量偏低,初步判定乙同学贫血,医生建议每日应补充150~200mg的铁为宜,某种硫酸亚铁控释片每片含铁100mg,则乙同学每日至少应服用1.5片,共计150mg。故答案为:(1)③(2)红细胞的数量偏低;1.5题型八.心脏的结构与功能26.(2024 镇海区模拟)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B.②与③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C.③处周围的肌肉最为发达D.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④【解答】解:A、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B、②心房左与③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C、③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壁最厚,肌肉最为发达,C正确。D、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肺静脉的血液含氧量最高,D错误。故选:D。27.(2024 余姚市模拟)自2020年3月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在抢救重症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中使用了一种俗称“人工肺”(ECMO)的仪器。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是一种代替人体肺器官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如图所示,若图1中ECMO设备的b端与图2中的上腔静脉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肺静脉相连B.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静脉血,与主动脉相连C.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肺静脉相连D.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主动脉相连【解答】解:图中动力泵相当于心脏,若图1中ECMO设备的b端与图2中的上腔静脉相连,血液由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此时,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心脏,因此,ECMO设备的a端流出的是动脉血,与肺静脉相连,ABD错误,C正确;故选:C。28.(2023秋 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①为主动脉B.图乙中的动脉瓣处于闭合状态C.此人当时的心率为80次/分钟D.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1~0.4秒时段【解答】解:A、图乙中的①连接心脏的右心室为肺动脉,②连接心脏的左心室为主动脉,A错误。B、图乙表示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B错误。C、该人的心动周期是0.8秒,所以该人的心率是60÷0.8=75(次/分钟),C错误。D、图乙表示心脏左右心室收缩,左右心房舒张,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l~0.4秒时段,D正确。故选:D。题型九.输血与血型29.(2022秋 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小乐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AB型血的模型图是( )A. B. C. D.【解答】解:ABO血型的对比: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A型 A 抗BB型 B 抗AAB型 A、B 无O型 无 抗A、抗B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故选:B。30.(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小安的血液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 红细胞凝集成团 小安一定是A型血B 将稀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滴入某无色液体中 出现白色沉淀 无色液体中一定有C 将某固体溶于水滴在pH试纸上 pH试纸变蓝色 该固体一定是碱D 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气体组成一定含有氢元素【解答】解:A.将小安的血液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红细胞凝集成团,若滴入A型血的血清中,红细胞没有凝集成团,则小安一定是A型血,若滴入A型血的血清中,红细胞凝集成团,则为AB型血,故A错误;B.将稀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滴入某无色液体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氯化银沉淀等,因此无色液体中不一定有,故B错误;C.将某固体溶于水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变蓝色,该固体不一定是碱,还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溶于水转化为氢氧化钠,使pH试纸变蓝色,故C错误;D.点燃未知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中氧气含有氧元素,因此该气体组成一定含有氢元素,故D正确;故选:D。31.(2022秋 柯城区期末)某患者手术需要输血,经检验他是A型血,原则上应给他输(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解答】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某患者手术需要输血,经检验他是A型血,原则上应给他输A型的血。故选:A。32.(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月考)甲、乙、丙、丁四人中,甲的血液可以输给其他三人,而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血,乙需要输血时,可接受A型血和O型血,已知甲、乙、丙、丁四人血型各不相同,则他们的血型分别是( )A.A型,B型,O型,AB型 B.O型,A型,AB型,B型C.O型,A型,B型,AB型 D.AB型,O型,A型,B型【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甲的血液可以输给其他三人,说明甲的血型是O型;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血,说明丙的血型是AB型;乙需要输血时,可接受A型血和O型血,说明乙的血型是A型;甲、乙、丙、丁四人血型各不相同,故丁的血型是B型。故选:B。题型十.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3.(2024 温州模拟)如图所示为储藏新鲜水果时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为0时,水果将不会进行任何形式的呼吸作用B.储藏新鲜水果时,应该把氧气浓度控制在曲线最低点C.只要环境中有氧气存在,无氧呼吸就不再进行D.无论细胞内氧气含量高低,无氧呼吸总是存在的【解答】解:A、氧气浓度为0时,水果可以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储藏新鲜水果时,应该把氧气浓度控制在曲线最低点,此时水果的呼吸作用弱,B正确。C、无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增加而减弱,无氧或低氧时才能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达到一定值时甚至停止,CD错误。故选:B。34.(2023秋 黄岩区期末)2023年12月台州马拉松鸣枪起跑,15000名选手踏上久违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黄岩城市魅力。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 )A.乳酸 B.二氧化碳和水C.酒精和水 D.二氧化碳和酒精【解答】解:根据无氧呼吸的概念可知:人跑步过程中运动员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肌细胞生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乳酸等物质,因此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主要是乳酸。故选:A。35.(2023 西湖区二模)某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步骤为: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 注入锥形瓶中,置于35℃水浴中预热;②取干酵母3g,放入温水中化开后,倒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摇匀;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使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④几分钟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 ;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 ;打开瓶塞,可以闻到 (填某种物质)的气味。【解答】解:(1)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2)试管中出现气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所以打开瓶塞,可以闻见酒精气味。故答案为:(1)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为酵母菌提供呼吸作用的原料(2)变浑浊;酒精题型十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6.(2023 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解答】解:(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2)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故答案为:(1)细胞膜。(2)肾脏。(3)葡萄糖。37.(2022秋 椒江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 ;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 。⑤内的血液比②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 。(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 ,使气体a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字母)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 (填序号)途径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 。【解答】解:(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左心室;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⑦肾静脉中尿素比⑥肾动脉中尿素明显减少,肾脏每一个组织细胞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氧气也明显减少,所以,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尿素、氧气等。右心室中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运向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故⑤肺静脉内的血液比②肺动脉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氧气。(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呼吸运动,使气体a氧气进入肺,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由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病变的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途径2排泄(排尿)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肾小管病变,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少,也会形成糖尿。故答案为:(1)左心室;尿素、氧气等;氧气;(2)呼吸运动;B、D;(3)2;肾小管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题型十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38.(2023秋 丽水期末)人体通过特定的调节来实现体内各种物质动态平衡,如图是肾脏结构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肾小管B.③处发生的是重吸收作用C.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小球D.肾脏对人体水盐平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解答】解:A、②是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B、③是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作用。B错误。C、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错误。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肾脏对人体水盐平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D。39.(2023秋 长兴县期末)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如图),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解答】解:A、与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所以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A错误。B、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⑤肾小囊、④肾小管,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③肾小球中的血液相比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D错误。故选:B。40.(2023 西湖区模拟)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解答】解:A、若A是肾脏,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尿素和无机盐量会减少,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是不存在无机盐,A错误。B、若A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B正确。C、器官B是肺,在肺循环中血液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故③中流动脉血,血管④中流静脉血。C错误。D、肺循环的路线是: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左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右心室送往肺。D错误。故选:B。题型十三.尿液的形成41.(2024 上城区校级三模)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手段对病情的控制有限,而鄞州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中引入了AI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有异,不仅家庭医生会开具药物处方,AI智慧干预系统还将开具运动和饮食处方。如表为该系统给一患者开具的营养早餐处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类型 推荐材料 食材质量蛋 鸡蛋 50g奶 豆浆(无糖) 292g蔬菜 菠菜 195g主食 50%绿豆米饭 146gA.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就开始初步消化B.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D.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解答】解:A、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A正确。B、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够吸收全部的葡萄糖。若肾小管出现病变,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时,一部分血糖会进入尿液形成糖尿,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B错误。C、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脑细胞。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C正确。D、糖尿病多与生活习惯相关,大部分病人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且缺乏运动,所以,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D正确。故选:B。42.(2024 上城区校级二模)如下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克/100毫升)。据表中数据分析,甲、乙分别是( )物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甲 0.03 0.03 1.8乙 0.1 0.1 0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解答】解:甲物质在血浆和肾小管中的浓度是相等的,都是0.03%,而在输尿管中的浓度却达到了2%,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的物质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使肾小管中的液体总量减少,所以甲物质只能是尿素;乙物质在血浆和肾小管中的浓度为0.1%,而在输尿管中的浓度为0,这说明经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的葡萄糖吸收回到血液中;乙不可能是蛋白质,因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被滤过到血液中,不可能出现在肾小管中,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43.(2023秋 滨江区期末)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血细胞 蛋白质甲 4.8×109 140 A ﹣ ﹣乙 5.2×109 70 B ﹣ ﹣丙 30×109 150 AB ++ +++丁 4.6×109 130 B ﹣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解答】解:(1)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表格中丙的白细胞数值30×109/升超过了正常值[(4﹣10)×109/升],因此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贫血是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表格中乙的血红蛋白数值是70克/升小于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因此患贫血症的是乙,A正确;B、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表中乙与丁的血型都是B型,因此“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较合适者应为丁。B正确;C、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C正确;D、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D错误。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5 人体的新陈代谢【易错题型】(原卷版).docx 专题05 人体的新陈代谢【易错题型】(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