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一、单选题1.在七年级的第一节课上,班主任对同学们说:“初中阶段,是你们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小学学习的延伸和提高,也为高中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认识、思维、习惯的基础。”这体现了初中阶段( )A.是决定人生的美好年华B.在人生道路上最为重要C.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D.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可能2.2024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要求刚升入初中的我们( )A.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B.珍惜初中阶段,规划人生发展目标C.一味地追求享乐,充分实现人生价值D.只在乎学习成绩,一心学习心无旁骛3.认识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的有( )①老师告诉小强他身体素质有点差,于是他坚持锻炼②新转来的小鑫介绍自己性格开朗,期待与大家成为好朋友③小晨觉得自己有身高优势,便积极报名篮球队的选拔④小晴在班级中担任班长的职位,认为自己擅长领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中国首位进人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中学时不太擅长运动,体育成绩不理想。她选择直面自己的“短板”,下课时就在走廊上练习立定跳远,不再骑车上学而是每天跑步上学。后来她不仅体育成绩变得优秀,更是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她的故事说明( )①要善于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②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航天员③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我④要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并勇于改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唐胜杰,神州十七号飞行成组成员,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中最年轻的航天员。他从小就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做有意义的事。少年就树立远大志向的他一步步走出大山,实现了飞天梦想,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②只要有梦,就一定会成功③人生志向要同祖国紧密相连④每个人都会有飞天的梦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暑假,青少年“研学热”带动了“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这表明( )①研学活动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最主要任务②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③我们可以到社会大课堂进行学习④研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汉字“家”最早见于甲骨文,上半部分是房屋的象形,意为遮风挡雨,下半部分是豕,意为丰衣足食。由此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②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③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④家等同于一处房屋、一个住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写道:“……我们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女儿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这说明( )①家庭成员共同分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②杨绛先生家的生活模式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完美家庭模式③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④家庭成员之间遇到矛盾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讲述了她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持做高山峡谷里的“一盏灯”,照亮大山深处的女孩们奋发前行的故事。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听从老师的教诲定能成才 ②对老师的指导都言听计从③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④老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下列对某些中学生在校日常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是( )序号 行为 评价① 小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② 小德帮助生病的同学从餐厅打饭 增进同学间的友谊③ 小法上数学课时偷偷看小说 尊重老师,发展兴趣④ 小治的腿骨折了仍坚持坐轮椅上课 挫而不折,坚持学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生命是宝贵的,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又要养护我们的精神。下列选项能体现丰盈精神世界的是( )①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宣誓 ②劳技课上制作传统剪纸③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 ④积极参加消防安全演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小琦自幼喜欢跳绳,成绩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拿到荣誉证书的那一刻,她兴奋地说:“跳绳让我不断突破自我,感觉好棒!”如今,她已经在计划完成下一个人生目标。这表明( )①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②有了自信,才能怀着希望去完成新目标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够成功④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学会不断改正缺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下列对习近平主席的话认识有误的是( )A.要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乐观心态和磨砺坚强意志B.人生难免有挫折,要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挫折C.我们要学会增强生命的韧性,挖掘生命的力量D.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14.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日照市考察时强调,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来源:2024年7月8日央广网)这强调的是(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③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但贡献相同 ④要践行劳动精神,脚踏实地,敬业奉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是我最爱的一句京剧唱词。”95岁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壮心不已,“我要继续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人民教育家”高铭喧( )①是“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是“国之大者”②将个体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③履行了教育教学职责,承担了教书育人使命④已成为教育家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唯一传承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分析说明题16.活动小组的同学策划了一场“人生目标”主题演讲比赛。以下是小华的演讲《我辈当如》(节选):我辈当如郭永怀,怀着“报效祖国”的目标,突破阻力,回到祖国,为我国重大国防工程的建设贡献力量;我辈当如袁隆平,怀揣“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躬耕田野,矢志不渝,培育出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卓越成就;我辈当如屠呦呦,秉承“治病救人”的信念,潜心研究,从古籍中汲取智慧,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1)小华的演讲对你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示?(2)听了小华的演讲,同学们纷纷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请你分享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17.【奋斗之歌榜样力量】《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三个月大的她因眼癌摘除了眼球,但视障并未阻断她对音乐的热爱,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起初学钢琴,很多老师都不相信她能学会,但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千遍练习熟读歌词,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1)模范人物,感动你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萧凯恩写一段颁奖词。(不要超过70字)(2)班级准备开展一次宣传活动,向英雄致敬。这一活动的开展会对青少年成长产生哪些价值?参考答案:1.CC:题干明确指出初中阶段是成长的关键阶段,为小学学习的延伸,也为高中学习奠定基础,这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C说法正确;A:“决定”说法太绝对,虽然初中阶段对人的一生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A说法错误;B:“最为重要”说法太绝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B说法错误;D:虽然初中阶段确实面临各种挑战和可能性,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其作为基础和关键阶段的角色,而非其面临的挑战。D不符合题意;2.BB:材料中习书记的话语告诫中学生要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启示中学生应该珍惜初中阶段,规划人生发展目标,故B符合题意;A:要懂得宽容,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故A说法错误;C:追求享乐是不珍惜青春的表现,故C说法错误;D:在学习之余,要力所能及的参与实践活动,故D说法错误;3.D①:这是通过他人评价的方式认识自己,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新转来的小鑫通过自我介绍,是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认识自己,故②符合题意;③:小晨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报名篮球队的选拔,故③符合题意;④:小晴认为自己擅长领导,在班级中担任班长的职位,这是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故④符合题意;4.D③④:刘洋直面自己的“短板”,通过不懈努力,不仅体育成绩变得优秀,更是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这说明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自我提升,要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并勇于改进,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每个人都可以”的说法太绝对,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航天员,故②说法错误;5.B①③:唐胜杰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最终实现了飞天梦想,体现了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人生志向要同祖国紧密相连,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有梦想有助于我们成功,故②说法错误;④: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故④说法错误;6.C①: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书本知识,故①说法错误;②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其创新伟力,这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到社会大课堂进行学习,故②③说法正确;④:“最佳”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研学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7.A①②:从题文中对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故①②说法正确;③:材料重点在于讨论家的含义,而不是家风,故③说法不符合题意;④:家不仅仅是一处房屋,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故④说法错误;8.B①③:题文中,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说明建设美好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家庭成员共同分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还有个女儿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说明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故①③说法正确;②:完美家庭模式,是不存在的,故②说法错误;④:解决家庭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在题文中未涉及,故④不符合题意;9.D③④:题干中,张桂梅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持做高山峡谷里的“一盏灯”,照亮大山深处女孩们奋发前行,这说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老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故③④符合题意;①:定能,说法绝对,故①说法错误;②:要善于听取老师的建议,不是言听计从,故②说法错误;10.B①:小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的表现,①说法正确;②:小德帮助生病的同学从餐厅打饭是以实际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是呵护友谊表现,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②说法正确;③:小法上数学课时偷偷看小说,是不尊重老师、违反课堂纪律的表现,③说法错误;④:小治的腿骨折了仍坚持坐轮椅上课,是正确对待生活中挫折表现,说明小治挫而不折,坚持学习,④说法正确;11.A①②:加入共青团,向先进的团组织靠拢,是丰盈精神世界的表现;制作传统剪纸,有利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丰盈精神世界。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有利于保护身体健康;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有利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两个做法都有利于爱护身体,故③④不符合题意;12.A①②:材料通过小琦跳绳获奖的事例,说明了自信的重要性,强调了要善于激发潜能,故①②说法正确;③:这夸大了兴趣的作用,故③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不断改正缺点,故④不符合题意;13.DD:挫折具有双重作用,可能会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并不是“越多越好”,故D说法错误;A:“有风有雨是常态”说明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挫折,故A说法正确;BC:“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说明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要学会增强生命的韧性、不断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故BC说法正确;14.B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体现劳动的重要性,体现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要践行劳动精神,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贡献会有所不同,故③说法错误。15.A①②③:题干中“人民教育家”高铭暄的事迹说明,他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典范,是“国之大者”,他将个体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平凡中创造了伟大,他履行了教育教学职责,承担了教书育人使命,故①②③正确;④:唯一,说法绝对化,教师是教育家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主要传承人,故④说法错误;16.(1)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我们要学习郭永怀树立“报效祖国”的目标,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屠呦呦将个人的追求与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2)示例:人生目标:成为互联网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力于技术创新与行业引领,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行动计划:①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奠定牢固基础;②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造思维,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③尝试运用创新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创新成为生活常态。17.(1)即使身体残疾,也坚信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客观面对生活;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2)①增强生命的韧性,勇于战胜挫折。②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让青春飞扬。③追逐梦想,为了梦想不 断努力坚持。④承担责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⑤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