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文化之瑰藏于“泰”,民族之魂屹立“山”
——从泰山文化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学科 高二年级上学期《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课程标准: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总议题:从泰山文化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议题一:思源泰山文化——共鸣家国情怀
议题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议题三:未来去向何方——坚定文化自信
议学情境一:思源泰山文化——共鸣家国情怀
对待泰山文化,有人认为,泰山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应全部继承发扬;也有人认为,泰山文化中的一些习俗是封建迷信的残留,还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严苛的等级制度,是包袱,应全部舍弃。
议学活动一: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财 富 V S 包 袱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糟粕文化(一定的时代产生一定的文化),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②民族: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发展: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国际: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不可一概而论。
正确态度:
①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②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创新)
③今天,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泰山作为“五岳独尊”,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政治、宗教、文学艺术以及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泰山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封禅文化:封禅是古代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重大仪式。从秦始皇开始,多位皇帝都曾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这使得泰山成为了权力象征之一。
宗教文化:泰山融合了佛教与道教两种宗教信仰,并以道教为主导。山上有许多道观和佛寺,如岱庙(天贶殿)、碧霞祠等,体现了泰山深厚的宗教底蕴。
石刻文化:泰山拥有丰富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和个人事迹,也展示了不同朝代的书法风格,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遗产。
民俗文化:泰山周围的居民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节日庆典,如泰山石敢当、泰山庙会等。
皮影文化....
此外,自古以来,泰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历代文人骚客对泰山进行了大量的吟咏赞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还有一些成语或俗语中包含了泰山的形象,例如“稳如泰山”、“泰山压顶”等。
议学活动二:结合材料,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文化,谈谈如何弘扬和发展?
议学情境一:思源泰山文化——共鸣家国情怀
新的呈现形式
内涵补充、拓展、完善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适应当今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为弘扬发展泰山文化,多方合作,措施频出。其中,文旅融合项目格外亮眼,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中华泰山 封禅大典》、飞越泰山裸眼4D球幕影院、系列泰山文创产品,泰山动漫节、民俗体验等文化活动。
泰山石敢当传说故事揭示了泰山石敢当敢于担当、除暴安良的品质。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可见,虽时隔千年,泰山石敢当的担当品质与新时代下习近平倡导的领导干部树立担当精神的思想是高度契合的。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途径
对象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要求
实质
目的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系 改造和转化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创新和发展
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4.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判断下列例子属于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P97)
(2)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p99)
(3)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p99)
(4)大众化传播: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P100相关链接)
知识小结: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议学情境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体现
体现
体现
体现
核心、旗帜、精神支柱
2、中华民族精神表现
伟大梦想精神
(关键词: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伟大奋斗精神
(关键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伟大团结精神
(关键词: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伟大创造精神
(关键词:发明创造)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议学情境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不同时期 民族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新时代
不同时期 民族精神
一百多年前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 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新时代 探月精神、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议学活动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3、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议学情境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
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可以“丰富”,不能“创新”。
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
中华民族精神“变”与“不变”的是什么?
变的是具体民族精神,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有人说,如今,我们的生活富裕而又安定,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那些在艰苦年代形成的精神已经不需要继续传承了。
议学情境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结晶+精神动力+风貌特征和精神特征+价值追求+精神火炬]
①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议学情境二:赓续血脉基因——探寻民族精神
“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1983年,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挑山工》入选语文课本,从此,泰山挑山工的形象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一方热土孕育了“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泰山“挑山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泰山挑山工不敢在“快活三里”久留的故事,反复强调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凝心聚力,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奋勇前进。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讨论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对我们在新时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启示。
议学情境三:未来去向何方——坚定文化自信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
①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
②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着力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方法途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
议学情境三:未来去向何方——坚定文化自信
结合调研成果和搜集的有关资料,融合泰安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风俗和历史建筑等元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名片。
我和我的家乡——“制作泰安的文化名片”活动
议学活动六:社会实践活动
作业
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主题,撰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逻辑清晰,语言规范,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