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王瓜店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六年级生物训练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注意:选择题一定写入答题栏,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做完其他题目再做附加题。
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选择题
1.实验数据往往存在误差,为减少误差,需进行重复多次的实验,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取各重复组的( )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任意值
2.从植物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食用部分属于器官 B.龙眼果肉以营养组织为主
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橘子皮以上皮组织为主
3.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偏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4.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可以借助显微镜。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如果从图甲调节到图乙状态,应该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5.山羊体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一个山羊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一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15条 B.30条 C.60条 D.120条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能够生长和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需要营养
7.动物细胞结构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
8.我们吃的萝卜和柑橘,分别属于植物的(  )
A.茎和果实 B.种子和根 C.果实和茎 D.根和果实
9.植物拓染是一种非遗文化,通过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中,留下植物自然色彩、香味、形状和脉络纹理。拓染过程主要破坏了植物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液泡膜等 C.线粒体 D.细胞核
10.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多姿多彩,让人惊叹不已。下列生命现象和生物特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B.狮子捕杀羚羊——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人运动过后大量出汗——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11.人体中分布最广泛,且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的组织是(  )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营养组织 D.神经组织
12.下图是小张在低倍镜下观察某玻片的一个视野,玻片上原先的图案应该是____;要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他应将玻片向____移动。
A.,左下角B.,右上角C.,左下角D.,右上角
13.小丽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她的下列操作中,对判断污点所在位置没有帮助的是( )
A.转动目镜 B.移动玻片 C.转动物镜 D.转动反光镜
14.如图是小李同学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时看到的图像,转换镜头后只看到2个细胞,你认为新的镜头组合是(  )
A.5×,5×B.10×,40×C.10×,10×D.40×,40×
15.人体结构极为复杂,下列对人体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组织→细胞→系统→器官→人体
C.细胞→组织→人体→器官→系统
D.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16.一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为5×,10×,15×,两个物镜8×,40× 那么这台显微镜看到细胞最多和最少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
A.40×,225× B.80×,450× C.120×,600× D.40×,600×
17.如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①和污物②。若将细胞①移至视野正中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B.视野明亮度将会变暗
C.视野中污物;②一定会移出视野D.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会变大
18.下图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图示,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9.载玻片上的字是“p”。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是( )
A.p B.b C.d D.q
20.下列克隆羊多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供了乳腺细胞核的母羊和多莉的性状特征最为相似
B.多莉是在代孕母羊的子宫内发育并产出的
C.虽然多莉是代孕母羊产出的,但相貌特征都不相似
D.克隆多莉技术可以加速家禽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物镜的镜头是 (填标号)。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比低倍镜下的要 ,而视野比低倍镜下的要 (亮或暗);若要把视野右上角的物像移至中央,玻片标本应向 移动。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选用 (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当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转动 (填标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数字关系为“6<9”,则玻片上写的应该是 。
22.如图示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 过程,细胞在完成了该过程以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填“相同”或“不相同”);经过D表示的 过程形成了不同组织。
(2)水稻与啄木鸟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23.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 。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 上。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⑤] 。
(4)图中A细胞的结构比B细胞多了[⑥] 和[⑨] ,因此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图(选填“A”或“B”)。
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青蒿素是从青蒿的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
(2)青蒿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是通过下列过程实现的,请分析:
①a过程,细胞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细胞体积不断增大,该过程是 。
②野生型青蒿素体细胞中有9对染色体,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2次分裂形成的4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为、 。
③图中④所示的细胞群,能保持持续的分裂能力,属于 组织。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青蒿的叶属于 (填“营养”或“生殖”)器官。
25.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图甲表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图乙为植物组织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2)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甲中的 组织。
(3)图乙中[A]表示 组织,可以分化产生BCD各种组织,还能产生具有持续 能力的E组织。
(4)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属于 组织,叶的表皮属于 组织
三、附加题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氮 磷 有机物
对照组 ? 8.47 2.81 27.92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65.46
25L下游水柱+苦草 69.50 59.90 35.65
生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了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
(1)实验一:探究不同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表中对照组的“?”应填 。
②实验中,向每个玻璃箱中加入等量的污染水体、都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较大的沉水植物的是 。
(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实验一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两组实验组水中溶氧量的增加量均比对照组 (填“多”或“少”)。
(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中只需要更改的一点是 。
(4)化肥中含有氮、磷等物质,施用过多,农作物只能吸收一部分,多余的化肥会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污染。请给农民提出一条使用化肥的合理建议: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C C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A D A C C D
21.(1) ② 少 暗 右上角(2) 低倍 ⑤(3)6>9
(1) 细胞分裂 相同 细胞分化(2)系统
(1) 清水 碘液 生理盐水(2)物镜(3)细准焦螺旋(4) 细胞壁 液泡 A
24.(1)液泡(2) ①细胞生长 9对 分生(3)营养
25.(1)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2)结缔(3) 分生 分裂(4) 输导 保护
附加题:(1) 25L下游水样 控制单一变量 金鱼藻(2)多(3)将下游水样改为中游水样(4)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答案第10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