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襄阳期中)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某校举行“水说”主题作品展,作品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D.自然界的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不符合题意;
B、淡水是有限的,且很少,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符合题意;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需要调配,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的水形式不一,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资源现状及分布分析。
2.(2024九上·襄阳期中)2024年5月1日,我国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行为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可以“一水多用”,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并节约用水来解答。
3.(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廛种类,不讲个数分析。
4.(2024九上·襄阳期中)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20万朵栀子花空降长沙、武汉,栀香飘满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被认定鼻子捕捉到,就闻到气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5.(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 D.中氧元素显价: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A、两个氧分子表示为2O2,不符合题意;
B、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不符合题意;
C、三个氯原子表示为3Cl,符合题意;
D、Na2O中氧元素显-2价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C、根据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D、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分析。
6.(2024九上·襄阳期中)“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提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图中的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原子有3个电子层 D.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硅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4,即14=2+x+4,x=8,不符合题意;
B、“硅”名称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7.(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8.(2024九上·襄阳期中)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水 C.铁 D.氯化钠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铁由铁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水等由分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等由离子构成分析。
9.(2024九上·襄阳期中)硫酸锶()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中锶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1 D.+2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中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锶元素的化合价 为x,则x+(-2)=0,x=+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0.(2024九上·襄阳期中)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甲管中气体体积大于乙管,则产生气体为氢气,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不符合题意;
B、乙管中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C、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即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8,符合题意;
D、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现象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分析;
D、根据化学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1.(2024九上·襄阳期中)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
B.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C.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
D.保持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图示分子结构可知,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符合题意;
B、戊二醛由C、H、O这3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D、戊二醛由分子构成,保持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戊二醛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确定化学式分析;
B、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析。
12.(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铜由铜原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铜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符合题意。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原子核内内有中子进行分析
B、根据中子数和质子数没有等量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进行分析
D、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13.(2024九上·襄阳期中)关于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一:电解水 图二:氢气燃烧 围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A.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D中的气体是氧气
B.图二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b
C.以上两个实验中不变的粒子都是氢原子、氧原子
D.若利用图三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并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少于C,则试管D中的气体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实质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则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中不变的粒子都是氢原子、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不能确定产生的水雾来源于氢气的燃烧,干扰水组成的验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含有水蒸气分析。
14.(2024九上·襄阳期中)请结合“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及资料卡片中涉及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名称为   。
(2)“”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
(3)请写出丁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4)汞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请写出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   。
【答案】(1)汞
(2)氧分子
(3)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丙物质的名称是汞。
(2)“”表示O2,其微观意义有:氧分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3)根据图像,丁是SO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4;标记化合价时,需在对应元素正上方标记,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故填:。
(4)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亚铁离子的符号是;表示多个微粒时,需在微粒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值,则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分析】(1)根据丙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物质分析;
(2)根据氧分子的构成分析;
(3)根据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4)根据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及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分析。
(1)根据图像,丙物质的名称是汞。
(2)“”表示O2,其微观意义有:氧分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3)根据图像,丁是SO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4;标记化合价时,需在对应元素正上方标记,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故填:。
(4)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亚铁离子的符号是;表示多个微粒时,需在微粒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值,则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15.(2024九上·襄阳期中)阅读下面文章。
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昼夜、季节及天气等因素对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有较大影响。储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脱水反应器中,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需要能量时,水合反应器中发生反应释放热量。
除Ca(OH)2/CaO储热体系外,科研人员对其他体系也进行了研究。图2列举了几种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单位质量储热材料的储热量),它们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A→B+C,吸热;B+C→A,放热。这些储热体系均借助物质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1回答:
①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共有   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Ca(OH)2】发生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液态水在进入水合反应器前需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   。
【答案】(1)3;;变大
(2)储热密度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1,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Ca、O、H,共3种。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文字表达式为:。③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因此其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储热密度大。
【分析】(1)根据所给反应涉及物质的元素组成,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隔的改变分析;
(2)根据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分析。
(1)①根据图1,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Ca、O、H,共3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文字表达式为:。
③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因此其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储热密度大。
16.(2024九上·襄阳期中)排放含磷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除去废水中的磷,某小组开展下列研究。
I.研究吸附剂的性能
【实验1】为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25℃时,分别取含磷浓度为7.5mg L-1的两份等量含磷废水,将废水的pH均调至6,用两种吸附剂进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剂吸附的废水中磷元素的质量)。
实编号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吸附剂 吸附剂质量/g 废水的pH 吸附时间/min 吸附率(%) 吸附量/(mg g-1)
① A 0.2 6 x 75.7 1.42
② B y 6 260 98.1 1.84
(1)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Ⅱ.研究吸附剂的应用
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2)从实验数据判断,“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________(填“A”或“B”),除磷效果较好。
(3)如下关于该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含磷废水的“磷”指元素
B. 沉降是大颗粒不溶性杂质受重力作用而下沉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吸附剂X与活性炭吸附的成分相同
【答案】(1) 260 0.2
(2) B
(3) D
【知识点】水的净化;元素的概念;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目的是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除了吸附剂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要保持一致,实验②中吸附时间为260min,则表中x=260;实验①中吸附剂质量为0.2g,则表中y=0.2。
(2)根据表格信息,相同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量更大,说明吸附剂B的性能更好,则“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B。
(3)物质由元素组成,含磷废水的“磷”指元素,A选项正确;沉降是大颗粒不溶性杂质受重力作用而下沉,B选项正确;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C选项正确;吸附剂X可以除去废水中的含磷物质,而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分子,它们吸附的成分不相同,D选项错误。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2)根据相同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量更大,说明吸附剂B的性能更好分析;
(3)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7.(2024九上·襄阳期中)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XX儿童咀嚼片 (50片装)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1.5g 维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1片
(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某儿童按说明书服用该钙片,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
【答案】(1)10∶3∶12
(2)40%
(3)0.6g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说明书,儿童每日嚼食1片该钙片,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则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说明书,儿童每日嚼食1片该钙片,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则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18.(2024九上·襄阳期中)实验是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对以下实验进行分析作答。
I.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已知:①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②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
(1)按照图1的操作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A. 甲变红,乙、丙不变红 B. 甲、乙变红,丙不变红
C. 丙变红,甲、乙不变红 D. 甲、乙、丙均变红
(2)按照图2操作进行实验,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________。
Ⅱ.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4)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小组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则其缺少的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辉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仪器不干净 B.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 D.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学校附近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加入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 B. “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
C. “水槽”中的水为纯净物 D. 上述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1) A
(2) 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
(3)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 引流
(5) A,D
(6) 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图1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分子,氨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甲烧杯中溶液会变红;但氨分子不能运动到烧杯外,因此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酚酞溶液没有挥发性,因此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故选:A。
(2)按照图2操作进行实验,D试管置于热水中,氨分子运动速率更快,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
(3)图2实验,D试管置于热水中,现象是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规则,需使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缺少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5)仪器不干净,可能导致滤液仍浑浊,A选项正确;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导致过滤速率变慢,不是滤液浑浊的原因,B选项错误;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可能导致液滴飞溅,不是滤液浑浊的原因,C选项错误;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部分液体未经滤纸过滤作用就流至下方烧杯内,会导致滤液浑浊,D选项正确。
(6)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A选项正确;“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B选项正确;图示流程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细菌病毒,“水槽”中的水仍含有多种离子、气味分子等物质,不属于纯净物,C选项错误;图示净水过程中,杀菌的原理是使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正确。
【分析】(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碱性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分析;
(3)根据所给实验条件及现象分析;
(4)根据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规则分析;
(5)根据仪器不洁净、滤纸破损、液面过高会使滤液仍浑浊,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只影响过滤速度分析;
(6)根据明矾吸附沉降,过虎原理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19.(2024九上·襄阳期中)I.科学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表示原子的结构。
(1)下面图形中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Ⅱ.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结构的直观简洁的图形,体现了原子模型的精髓,如图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2)一定属于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是   (填序号)。
(3)微粒①和②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4)微粒③表示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Ⅲ.一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该小组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
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②石墨电极不参与反应
【提出假设】
(5)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假设3:   。
【设计实验】
该小组仍然用如上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6)填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   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实验反思与评价】
(7)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答案】acb;②③;不相似;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2;不可以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先后顺序是: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行星模型,故填:acb。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微粒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图像,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是2、12、12、x,则一定属于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是②③。
(3)微粒①和②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①最外层排满电子,属于满电子稳定结构,而②最外层没有排满电子,属于不稳定结构,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4)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元素的周期数。微粒③表示的元素质子数为12,则③属于镁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核外电子排布为2、8、2,核外电子层数为3,因此微粒③表示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5)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根据资料,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出现黄绿色气体,假设1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假设2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则假设3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6)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实验步骤①中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说明假设2肯定是错误的。
(7)根据前面的实验,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会生成氢气和氯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氯化钠参与反应,无法通过气体生成物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因此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在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分析;
(2)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3)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民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分析;
(5)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
(6)根据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分析;
(7)根据氯化钠溶液通电发生化学变化分析。
20.(2024九上·襄阳期中)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电解水制氢”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填“大”或“小”)。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答案】(1)电
(2)
(3)小
(4)热值高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水制氢”时,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高压加注压缩时,氢气体积变小,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且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因此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
【分析】(1)根据电池发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析;
(2)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3)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4)根据氢气燃烧产物是水,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分析。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水制氢”时,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高压加注压缩时,氢气体积变小,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且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因此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
1 / 1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襄阳期中)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某校举行“水说”主题作品展,作品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D.自然界的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2.(2024九上·襄阳期中)2024年5月1日,我国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行为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3.(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4.(2024九上·襄阳期中)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20万朵栀子花空降长沙、武汉,栀香飘满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
5.(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 D.中氧元素显价:
6.(2024九上·襄阳期中)“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提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图中的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原子有3个电子层 D.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2024九上·襄阳期中)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水 C.铁 D.氯化钠
9.(2024九上·襄阳期中)硫酸锶()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中锶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1 D.+2
10.(2024九上·襄阳期中)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1.(2024九上·襄阳期中)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
B.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C.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
D.保持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12.(2024九上·襄阳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铜由铜原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3.(2024九上·襄阳期中)关于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一:电解水 图二:氢气燃烧 围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A.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D中的气体是氧气
B.图二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b
C.以上两个实验中不变的粒子都是氢原子、氧原子
D.若利用图三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并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14.(2024九上·襄阳期中)请结合“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及资料卡片中涉及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名称为   。
(2)“”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
(3)请写出丁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4)汞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请写出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   。
15.(2024九上·襄阳期中)阅读下面文章。
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昼夜、季节及天气等因素对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有较大影响。储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脱水反应器中,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需要能量时,水合反应器中发生反应释放热量。
除Ca(OH)2/CaO储热体系外,科研人员对其他体系也进行了研究。图2列举了几种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单位质量储热材料的储热量),它们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A→B+C,吸热;B+C→A,放热。这些储热体系均借助物质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1回答:
①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共有   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Ca(OH)2】发生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液态水在进入水合反应器前需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   。
16.(2024九上·襄阳期中)排放含磷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除去废水中的磷,某小组开展下列研究。
I.研究吸附剂的性能
【实验1】为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25℃时,分别取含磷浓度为7.5mg L-1的两份等量含磷废水,将废水的pH均调至6,用两种吸附剂进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剂吸附的废水中磷元素的质量)。
实编号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吸附剂 吸附剂质量/g 废水的pH 吸附时间/min 吸附率(%) 吸附量/(mg g-1)
① A 0.2 6 x 75.7 1.42
② B y 6 260 98.1 1.84
(1)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Ⅱ.研究吸附剂的应用
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2)从实验数据判断,“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________(填“A”或“B”),除磷效果较好。
(3)如下关于该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含磷废水的“磷”指元素
B. 沉降是大颗粒不溶性杂质受重力作用而下沉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吸附剂X与活性炭吸附的成分相同
17.(2024九上·襄阳期中)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XX儿童咀嚼片 (50片装)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1.5g 维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1片
(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某儿童按说明书服用该钙片,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
18.(2024九上·襄阳期中)实验是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对以下实验进行分析作答。
I.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已知:①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②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
(1)按照图1的操作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A. 甲变红,乙、丙不变红 B. 甲、乙变红,丙不变红
C. 丙变红,甲、乙不变红 D. 甲、乙、丙均变红
(2)按照图2操作进行实验,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________。
Ⅱ.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4)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小组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则其缺少的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辉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仪器不干净 B.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 D.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学校附近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加入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 B. “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
C. “水槽”中的水为纯净物 D. 上述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19.(2024九上·襄阳期中)I.科学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表示原子的结构。
(1)下面图形中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Ⅱ.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结构的直观简洁的图形,体现了原子模型的精髓,如图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2)一定属于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是   (填序号)。
(3)微粒①和②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4)微粒③表示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Ⅲ.一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该小组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
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②石墨电极不参与反应
【提出假设】
(5)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假设3:   。
【设计实验】
该小组仍然用如上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6)填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   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实验反思与评价】
(7)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20.(2024九上·襄阳期中)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电解水制氢”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填“大”或“小”)。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的,不符合题意;
B、淡水是有限的,且很少,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符合题意;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需要调配,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的水形式不一,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资源现状及分布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洗手后不随手关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可以“一水多用”,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园林用水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并节约用水来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廛种类,不讲个数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栀子花飘香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被认定鼻子捕捉到,就闻到气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A、两个氧分子表示为2O2,不符合题意;
B、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不符合题意;
C、三个氯原子表示为3Cl,符合题意;
D、Na2O中氧元素显-2价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C、根据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D、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硅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4,即14=2+x+4,x=8,不符合题意;
B、“硅”名称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铁由铁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水等由分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等由离子构成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中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锶元素的化合价 为x,则x+(-2)=0,x=+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甲管中气体体积大于乙管,则产生气体为氢气,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不符合题意;
B、乙管中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C、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即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8,符合题意;
D、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现象分析;
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C、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分析;
D、根据化学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图示分子结构可知,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符合题意;
B、戊二醛由C、H、O这3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D、戊二醛由分子构成,保持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戊二醛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确定化学式分析;
B、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D、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铜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符合题意。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原子核内内有中子进行分析
B、根据中子数和质子数没有等量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进行分析
D、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少于C,则试管D中的气体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实质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则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中不变的粒子都是氢原子、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不能确定产生的水雾来源于氢气的燃烧,干扰水组成的验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分析;
D、根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含有水蒸气分析。
14.【答案】(1)汞
(2)氧分子
(3)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丙物质的名称是汞。
(2)“”表示O2,其微观意义有:氧分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3)根据图像,丁是SO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4;标记化合价时,需在对应元素正上方标记,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故填:。
(4)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亚铁离子的符号是;表示多个微粒时,需在微粒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值,则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分析】(1)根据丙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物质分析;
(2)根据氧分子的构成分析;
(3)根据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分析;
(4)根据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及离子符号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分析。
(1)根据图像,丙物质的名称是汞。
(2)“”表示O2,其微观意义有:氧分子、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3)根据图像,丁是SO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4;标记化合价时,需在对应元素正上方标记,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故填:。
(4)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离子符号时,需在原子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注电荷量,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数值可以省略不写,则亚铁离子的符号是;表示多个微粒时,需在微粒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值,则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15.【答案】(1)3;;变大
(2)储热密度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①根据图1,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Ca、O、H,共3种。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文字表达式为:。③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因此其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储热密度大。
【分析】(1)根据所给反应涉及物质的元素组成,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隔的改变分析;
(2)根据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分析。
(1)①根据图1,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Ca、O、H,共3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在410~550℃条件下分解生成CaO、H2O,文字表达式为:。
③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最大,因此其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储热密度大。
16.【答案】(1) 260 0.2
(2) B
(3) D
【知识点】水的净化;元素的概念;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目的是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除了吸附剂的种类不同外,其它条件要保持一致,实验②中吸附时间为260min,则表中x=260;实验①中吸附剂质量为0.2g,则表中y=0.2。
(2)根据表格信息,相同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量更大,说明吸附剂B的性能更好,则“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B。
(3)物质由元素组成,含磷废水的“磷”指元素,A选项正确;沉降是大颗粒不溶性杂质受重力作用而下沉,B选项正确;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C选项正确;吸附剂X可以除去废水中的含磷物质,而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分子,它们吸附的成分不相同,D选项错误。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2)根据相同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量更大,说明吸附剂B的性能更好分析;
(3)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7.【答案】(1)10∶3∶12
(2)40%
(3)0.6g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说明书,儿童每日嚼食1片该钙片,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则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根据说明书,儿童每日嚼食1片该钙片,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则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18.【答案】(1) A
(2) 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
(3)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 引流
(5) A,D
(6) 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图1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分子,氨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甲烧杯中溶液会变红;但氨分子不能运动到烧杯外,因此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酚酞溶液没有挥发性,因此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故选:A。
(2)按照图2操作进行实验,D试管置于热水中,氨分子运动速率更快,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
(3)图2实验,D试管置于热水中,现象是C中溶液先变红,B中溶液后变红,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规则,需使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缺少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5)仪器不干净,可能导致滤液仍浑浊,A选项正确;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导致过滤速率变慢,不是滤液浑浊的原因,B选项错误;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可能导致液滴飞溅,不是滤液浑浊的原因,C选项错误;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部分液体未经滤纸过滤作用就流至下方烧杯内,会导致滤液浑浊,D选项正确。
(6)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A选项正确;“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B选项正确;图示流程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细菌病毒,“水槽”中的水仍含有多种离子、气味分子等物质,不属于纯净物,C选项错误;图示净水过程中,杀菌的原理是使细菌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正确。
【分析】(1)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碱性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分析;
(3)根据所给实验条件及现象分析;
(4)根据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规则分析;
(5)根据仪器不洁净、滤纸破损、液面过高会使滤液仍浑浊,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只影响过滤速度分析;
(6)根据明矾吸附沉降,过虎原理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19.【答案】acb;②③;不相似;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2;不可以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先后顺序是: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行星模型,故填:acb。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微粒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图像,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是2、12、12、x,则一定属于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是②③。
(3)微粒①和②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①最外层排满电子,属于满电子稳定结构,而②最外层没有排满电子,属于不稳定结构,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4)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元素的周期数。微粒③表示的元素质子数为12,则③属于镁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核外电子排布为2、8、2,核外电子层数为3,因此微粒③表示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5)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根据资料,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出现黄绿色气体,假设1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假设2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则假设3是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6)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实验步骤①中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说明假设2肯定是错误的。
(7)根据前面的实验,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会生成氢气和氯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氯化钠参与反应,无法通过气体生成物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因此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在电解水时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分析;
(2)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3)根据化学性质由最外层民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分析;
(5)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
(6)根据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分析;
(7)根据氯化钠溶液通电发生化学变化分析。
20.【答案】(1)电
(2)
(3)小
(4)热值高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水制氢”时,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高压加注压缩时,氢气体积变小,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且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因此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
【分析】(1)根据电池发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分析;
(2)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3)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4)根据氢气燃烧产物是水,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分析。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水制氢”时,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3)高压加注压缩时,氢气体积变小,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污染,且释放的热量相对较高,因此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环保。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