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西师数学一年级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华浇了多少棵树》教学设计课题名 小华浇了多少棵树教材分析 知识内容方面: 整数运算基础巩固:通过“树上有几只猴子”这样具体的情境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整数加减法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根据这些动态变化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计算结果,从而巩固之前所学的整数运算规则,提升计算能力。 数量关系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增减变化关系。学生要明确猴子数量的改变是因为有新猴子加入(加法情境)或原有猴子离开(减法情境),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的数量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材结构地位方面: 承接前期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等知识。“树上有几只猴子”这一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具情境化、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一步运用和巩固这些已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复习和深化理解前期知识的作用。开启后续学习:它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多步运算、解决含有多个条件的实际问题等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掌握了如何准确分析和处理“树上猴子数量变化”这类简单实际问题后,能够更顺利地过渡到学习那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复杂问题情境中。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 让学生能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情境信息,准确找出关键数据。 学会运用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来计算小华浇树的棵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分析内容: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但对于将具体的生活情境准确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合适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解决“小华浇了多少棵树”的问题核心在于运用合适的数学运算。并且要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题目情境,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掌握运用恰当的数学运算解决小华浇树棵数的问题。教学难点 当情境较为复杂时,能准确筛选出有用信息并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浇树的图片等)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 展示一些校园或公园中人们浇树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能看到人们在做什么呀?那你们知道浇树也是有数学问题藏在里面的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华浇了多少棵树。”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浇树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 呈现教材上关于小华浇树的具体情境内容,例如:“小明浇了15棵树,小华比小明少浇了9棵,问小华浇了多少棵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小明浇树的棵数15棵,小华比小明少浇的棵数9棵)和所求问题(小华浇树的棵数)。 2. 提问学生:“那我们要怎么算出小华浇树的棵数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即小华浇树的棵数 = 小小庆浇树的棵数 - 小华比小庆少浇的棵数。 3. 让学生按照得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列式计算:15 -9 = 6(棵),并强调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数位对齐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阅读题目、分析条件到找出解题方法并计算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布置几道类似的练习题,如:“小红种了18朵花,小华比小红多种了3朵,小华种了多少朵花?”“小刚擦了12块玻璃,小华比小刚多擦了4块,小华擦了多少块玻璃?”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找错已知条件,或者计算错误等。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巡视指导,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比如:“我学会了怎么根据题目里别人做的事情和与小华的比较关系来算出小华做的数量。” 2.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先认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和教师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华浇了多少棵树 小华浇树的棵数 = 小明浇树的棵数 - 小华比小明少浇的棵数。 15 -9 = 6(棵)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述设计能较为清晰地呈现情境、知识点、练习及总结等环节,方便一年级学生理解和学习哦。课后作业 练习一 1、2、4。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 亮点: 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中。 2.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数学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通过已知条件计算小华浇树棵数的方法。 3. 课堂练习环节安排合理,练习题的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能巩固基础,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拓展,通过巡视指导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不足之处: 1. 对于部分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在分析较复杂情境题目时,仍然存在困难,比如当题目中涉及到多个比较关系时,这些学生可能会混淆已知条件,导致无法正确解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别指导。 2. 在课堂小结环节,虽然有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但部分学生的总结还比较浅显,没有深入到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层面。以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总结所学内容,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数学运算方法等。 课堂教学建议 1. 针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更简单的情境示例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安排学习小组,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在课堂小结环节,可以通过提问一些更具引导性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用加法而不是减法来计算小华浇树的棵数呢?”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从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角度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第三课时小华浇了多少棵树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西师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 让学生能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情境信息,准确找出关键数据。学会运用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来计算小华浇树的棵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学习分析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但对于将具体的生活情境准确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合适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解决“小华浇了多少棵树”的问题核心在于运用合适的数学运算。并且要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题目情境,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掌握运用恰当的数学运算解决小华浇树棵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当情境较为复杂时,能准确筛选出有用信息并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小华小庆导入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能看到人们在做什么呀?那你们知道浇树也是有数学问题藏在里面的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华浇了多少棵树?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小华小庆探究从图中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小华小庆探究小庆浇了15棵树,小华比小庆少浇了9棵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小华小庆探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探究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小华小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小华比小庆多浇了几棵树?探究那我们要怎么算出小华浇树的棵数呢?我交了15棵树我比小庆少浇了9棵树小华小庆15-9= (棵)怎么算呢?小华浇树的棵数= 小庆浇树的棵数 -小华比小庆少浇的棵数。能用以前的方法吗?摆一摆15-9= (棵)先从10里面减去9答:小华浇了6棵树。6破十法15-9= (棵)先用10减9615 - 9=1056答:小华浇了6棵树。10-9=11+5=6平十法15-9= (棵)把9看成5和4,先用10减去4,再减剩下的6.615 - 9=546答:小华浇了6棵树。15-5=1010-4=6总结十位上的1 表示 1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不 够减怎么办?15 - 5 = 1010 - 4 =610 -9=1 1+5=615-9= (个)平十法破十法6摆一摆15-8= (棵)直接减96答:小华浇了6棵树。想加法算减法想9加几等于15答:小华浇了6棵树。15-9=( )(棵)( )+9=1515-9=( )666总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退位,从十位退1 作 10 再减; 也可以想加法算减法。试一试 16 - 9 = 17 - 9 =106817107118-9=91081有什么发现吗?课堂活动我说算式,你说得数。13-9=4练习1.填一填。9+ =14。14-9= 。9+ =13。13-9 =9+ =1515- 9=9+ =16。16-9 =75544667练习8 2.圈一圈,算一算514-9=17-9=1.结果是什么?2.为什么这么圈?练习3“小红种了18朵花,小华比小红少种了9朵,小华种了多少朵花?”?18-9=答:小华种了9朵花。9朵。练习4.“小刚擦了12块玻璃,小华比小刚少擦了4块,小华擦了多少块玻璃?12-4=8答:小华擦了8块玻璃。练习4. 开锁。(连线) 拓展 用 8,9,17 这 3 个数,写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88917917178917981.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比如:“我学会了怎么根据题目里别人做的事情和与小华的比较关系来算出小华做的数量。”2.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先认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进行计算。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练习一 1、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师一下册 数学1.3《小华浇了多少棵树》教学设计(1).docx 西师一下数学1.3《小华浇了多少棵树》课件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