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依据
(一)课标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第二学段“法治观念”部分:了解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树立平等意识;第三学段“法治观念”部分:认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初步具备民主参与、责任担当意识,制定本节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一框题。宪法精神是贯彻八年级下册书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本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整册书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讲授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基于前三单元知识的学习,首先,引领学生认知自由平等的真谛,提出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其次,引领学生基于宪法视角,从内心深处深刻体认社会主义法治尊重自由平等。最后,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本单元的落脚点是“公民意识的教育。”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之七年级学生成熟,但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较多,考虑问题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容易忽略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此外,也缺乏对于“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辩证认识的能力,容易出现严于要求他人,却对自己宽容的现象。此外,在遇到不平等待遇时容易冲动,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旨在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由平等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由平等的理念以及增强将法治的原则、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问题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知识,找出自由的含义、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归纳拥有自由的重要意义、平等的意义。
3.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分析,辨析限制与自由、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重难点
1.自学课本知识,找出自由的含义、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归纳拥有自由的重要意义、平等的意义。
三、评价任务
1.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一 无法治不自由,通过活动并评析网友的言论形成对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辩证认识,增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二 守底线才享自由,深化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三 法眼看平等,引发学生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和理解。
四、设计思路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赵军的网络生活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用心选择教学活动的素材、选取社会生活中的有价值时政,通过新闻、视频、整合课本上的小栏目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的去思考自由平等,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启发引导,让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前奏---导入、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内容:一、自由(98-100页) 1、自由的含义是什么?2、自由的意义是什么?3、限制与自由、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二、平等(101-103页)1、平等的含义是什么?2、平等的意义是什么?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有哪些? 1、学生观看视频,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层面的要求。2、学生自主预习,分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视频播放,激发学生兴趣,能直接导入本节课题。2、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能初步了解本节所学知识。
环节二: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一 无法治不自由
教师活动1、观看解读自由的视频2、突然其来得疫情让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赵军在家和朋友网上聊天,发表感慨说:“现在只能呆着家里,我们失去自由了,真难过。”小蕊说:“我们现在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说:“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小明说:“我认为小蕊和大海的说法不对,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比如断了线的风筝,不遵守交通秩序导致的交通事故,这都告诉我们要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和伤害。我们网络中聊天也是需要遵纪守法的。”从他们的谈论中,你赞同谁的观点?不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学生观看视频,分组讨论,交流,展示。总结:1.拥有自由有什么重要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自由要受到必要的限制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3.自由的含义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自由。2.通过视频,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自由的意义。3.通过活动并评析网友的言论形成对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辩证认识,增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二 守底线才享自由
教师活动观看“仇某诋毁英雄受惩罚”视频赵军经过大家的解释后,对自由有了清晰的认识,晚间一家人看电视,正好看到了一则新闻,他的弟弟说:“仇某诋毁英雄真可耻,但是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赵军刚好利用学过自由的知识,对弟弟进行了思想交流,弟弟认识到自己错了,爸爸妈妈还表扬了张军是个明事理的好孩子。请大家猜猜,赵军会说什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展示。总结:1、正确理解自由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②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设计意图:通过最近真实的新闻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由的的认识,深化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环节四:赵军的网课生活之三 法眼看平等
教师活动1、观看解读平等的视频2、疫情仍未解除,网课还在继续进行,赵军除了上课,还得利用课间时间去做核酸检测。在做核酸检测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有个绿色通道,人少进行的很快,有位大叔要到学生绿色通道做核酸时被劝阻了,他很生气的说::为什么他们来的晚走的早,我们要排那么长的队,真不平等。” 细心的赵军听了大叔的话后,也想到了生活中有好多的这样的事,比如公交车上有老弱幼小孕专座、好多地方有军人优先的标志、少数民族的学生考学分数普遍稍低、家庭贫困的学生有补助等等,他也疑惑了,人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这平等吗? 3、集思广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让我们和赵军一起来查找书本中我国法律有关平等的规定、或者体现法律面前人平等的法律事例吧!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交流,展示。总结:1、平等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3、学生查找,展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设计意图1.通过观看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我国追求平等的理念,从而体会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引发学生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生活经验提出疑问,查找书本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
环节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感想和收获
教师活动赵军在大家的帮助下,对自由和平等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感想和收获,总结本节自由平等的知识,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目标达成度。
环节六:课堂检测
教师出示测试题1.我国政府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从平等的角度看,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C.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不同2、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因为 ( ) ①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②纪律、法律等规则和自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③纪律、法律等规则是对行动自由的限制④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3页 阅读感悟】 杨某先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直接或者通过其妻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600万元。2016年12月14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杨某受贿案,对被告人杨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对杨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思考: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做题,展示,讲解做题的思路。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哪些校园规则规范和保障着我们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哪些后果?
八、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节通过新闻、视频、整合课本上小栏目等,在吸引学生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的去思考自由平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回归课本,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反思与改进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赵军的网络生活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准备教学资源,用心选择教学活动的素材、选取社会生活中的有价值时政,通过新闻、视频、整合课本上的“探究与分享”、活动阅读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能够深入的去思考自由平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用初中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存在不足之处,教学语言不够优美、精炼;学生有些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我以后在教学中继续加强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课堂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的意识。
— 2 —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