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治市屯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八上全部
注意事项: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50分,作答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
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是我国“移动的海洋牧场”。读“国信1号”游弋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国信1号”游弋在( )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2. 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 山区面积广大,草场广布 B. 陆地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C. 南北跨纬度广,海域辽阔 D. 东西跨经度广,陆域广阔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千米2。读我国某省区2020年至2023年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20 2021 2022 2023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52 651 646 643
3. 该省区2020年至2023年人口数量( )
A. 持续增加 B. 持续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4.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西部地区,可判断该省区应为( )
A. 西藏自治区 B. 台湾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4年1月20日至23日,我国本年首次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全国各地都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B. 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是春季
C. 寒潮和台风对农业生产既有弊,又有利
D. 台风只影响沿海省区,内陆省区不受台风影响
6. 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是( )
A. 四川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据所在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有( )
①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②“黄金水道”
③“水能宝库” ④塑造了东北平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对黄河各河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段海拔高,冬季经常发生凌汛现象 B. 各河段中,乙河段含沙量最大
C. 丙河段水流急,是黄河水能最丰富的区域 D. 丁河段水量季节变化大
9. 黄河各区域做法中,符合“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有( )
①源头地区——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修复 ②河套平原——开垦农田,扩大耕地面积
③黄土高原——拦沙蓄水,退耕还林还草 ④华北平原——加固堤坝,建设水电工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发电方式,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水能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风能发电 D. 火力发电
11. 我国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降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能源消费占比 ②将油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车
③发展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④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耕地的数量、质量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支撑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图为某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产区耕地优势度高,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B. 乙产区以旱地为主,是著名的水稻生产基地
C. 丙产区以水田为主,耕地优势度最高
D. 丁产区由于城镇和工业用地多,耕地优势度低
13. 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A 扩大牧区耕地规模,提高耕地优势度 B. 扩大林区耕地规模,提高耕地优势度
C. 切实保护现有耕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D. 大力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总销量一半以上,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下图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 )
A. 西部大中城市 B. 东部小城镇
C. 东部大中城市 D. 中部小城镇
15. 关于图中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B. ②工业基地技术力量雄厚,矿产资源短缺
C. ③工业基地的优势是能源丰富、多侨乡
D. ④工业基地的发展面临水资源匮乏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 【地理研学】
研学主题:引汉济渭工程
研学背景:2024年9月,引汉济渭工程荣获菲迪克工程杰出奖。为了解引汉济渭工程的特殊之处、某学校对其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资料:
资料一 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资料二 渭河流域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300万-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有重大作用。
资料三 引汉济渭工程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图。
研学思考:
(1)说说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2)结合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对比汉江与渭河的水文特征。
(3)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简述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
(4)归纳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17. 【探究发现】
探究主题: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
探究资料:
资料一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硅谷”。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
资料二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
资料三 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示意图(图3)。
探究思考:
(1)海南南繁育种基地被称为“育种加速器”,说出其所处的温度带及干湿区。
(2)归纳河西走廊育种基地分布特点,并简述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支持或反对)并说明理由。
(4)结合资料二、说说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因素。
18.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交通运输的分布与影响
课题资料:
资料一 高速铁路运输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4.37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资料二 中国高速铁路对国家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高速铁路每1亿元投资、对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产值1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八纵八横”高铁网,造就半径500公里的城市群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实现当日往返;2000公里跨区域大城市间实现朝发夕至。
资料三 我国部分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1)省区简称是铁路命名的常用方式之一,请说出京沪线连接的工业基地名称。
(2)归纳我国高铁分布特征,并从人口角度,分析该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说说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有哪些优势。
(4)归纳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长治市屯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C 6. B
【7~9题答案】
【答案】7. A 8. D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D 11. C
【12~13题答案】
【答案】12. D 13. C
【14~15题答案】
【答案】14. C 15.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题答案】
【答案】(1)陕西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部(汉中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部(渭河流域)水资源相对匮乏。
(2)从流量方面看:汉江流量较大,渭河流量相对较小从汛期方面看:汉江汛期较长,渭河汛期较短。从结冰期方面看: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且结冰期相对较长。
(3)地质方面:秦岭地质构造复杂,隧洞埋深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生态方面: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要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增加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
(4)①渭河流域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②人们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存在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③从气候资料图推测,渭河流域降水量相对较少,水资源总量有限。
【17题答案】
【答案】(1)海南南繁育种基地位于热带地区,属于湿润区。
(2)河西走廊育种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或绿洲地区。
原因:河西走廊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沿河地区或绿洲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农业生产和育种工作的开展。
(3)反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带来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积极性等。
支持:该地区气候适宜,病虫害少,隔离条件好,有利于玉米种子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等。
(4)农业科技的投入,培育新的品种;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全产业链发展;资金的投入等。
【18题答案】
【答案】(1)京沪线南北连接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
(2)我国高铁路网的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人口与城市密集,经济比较发达,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崎岖,且人口与城市较稀疏,经济欠发达。
(3)高铁相比于传统铁路的优势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旅行时间短;安全性好;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耗低;环境污染小。
(4)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高速铁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次,高速铁路的快速运输能力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此外,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就业。同时,高速铁路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