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9张PPT)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1.总结研究激素的基本方法。2.概述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功能。3.概述血糖平衡调节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4.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复习目标要求考点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考点二 血糖平衡调节考点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特点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考点一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1.促胰液素的发现③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狗的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狗的上段小肠肠腔①稀盐酸胰腺分泌胰液注入注入注入结果结果结果结论:本可以发现其他调节方式,但沃泰默囿于定论得出:胰腺分泌胰液是一 个“顽固的神经反射”法国学者沃泰默实验过程: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①②对照说明:说明只有用盐酸刺激小肠时,胰腺才能分泌胰液。①③对照说明:小肠上神经的有无,不影响胰液分泌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1)实验过程: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磨碎注射制成提取液狗静脉(2)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3)实验结论:在 HCl 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一种物质(促胰液素),这种物质进入血液, 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根据沃泰默发现假设:巴甫洛夫的实验: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结果一致。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2.激素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激素研究的实例(胰岛素的发现)1869年: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发现胰岛。1889年:切除胰腺的狗患糖尿病,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1916年:将胰岛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1889年到1920年:大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但都收效甚微。2.激素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利用狗进行实验。结扎狗的胰管→胰腺萎缩只剩胰岛→胰腺提取液摘除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糖尿病的狗↓血糖恢复正常↓抑制蛋白酶的活性,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很好。激素研究的实例(胰岛素的发现)2.激素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公鸡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明显消失睾丸重新移植回去雄性特征逐步恢复正常的公鸡阉割后的公鸡后来,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并证实,其为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激素研究的实例(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的研究)2.激素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激素功能研究的方法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对照组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实验目的适用范围不摘除内分泌腺(手术但不摘除)不饲喂动物激素(饲喂等量正常饲料)不注射动物激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植入内分泌腺(或补充激素)饲喂动物激素抑制剂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所有内分泌腺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非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所有激素2.激素调节 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腺、汗腺、皮脂腺。导管血管 内分泌腺:分泌物是激素,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等。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注意: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靶器官 (或靶细胞) 生理作用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 集合管 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增加其对水的通透性,促 进对水的重吸收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靶器官 (或靶细胞) 生理作用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调节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全身组织细胞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催乳素 调控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刺激乳汁分泌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靶器官 (或靶细胞) 生理作用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全身组 织细胞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中枢神 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 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全身组 织细胞 (主要是肝脏) 升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皮质 醛固酮、皮质醇等 类固醇 免疫器官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靶器官 (或靶细胞) 生理作用胰岛A 细胞 胰高血糖素 蛋白质 主要为肝脏 升血糖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全身组织细胞 降血糖睾丸 雄性激素 脂质 (固醇) 全身组织细胞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维持第二 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女性的正常性周期。卵巢 雌性激素 全身组织细胞 孕激素 子宫、乳腺等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 和泌乳作准备二.精题精练考向 动物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作用1.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链状九肽激素,在女性分娩时有助于生产,还能缓解人们的社交压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产素是女性特有的一种激素,含有8个肽键B.自闭症儿童的垂体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A二.精题精练解析 催产素不是女性特有的激素,男性也可分泌催产素,A错误;催产素能缓解人们的社交压力,因此自闭症儿童的垂体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B正确;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也属于内分泌系统,C正确;激素发挥作用后一般会立即被灭活,D正确。二.精题精练考向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1.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C解析: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对照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课堂练习:一、易错辨析3..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4..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2.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 )√×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45“思考·讨论”(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中加入砂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将稀盐酸单独注射到充分狗的静脉中,看胰腺是否分泌胰液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47“讨论4”: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 ”。(1)“ ”: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2)“ ”: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减法原理加法原理减法原理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3.(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48“相关信息”: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①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补充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补充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②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补充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多肽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补充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补充不宜口服,需注射补充 3.(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48“相关信息”: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56“科学·技术·社会”:动物激素的应用实例①正面实例a.补充人体缺乏的激素治疗疾病:如______(填“注射”或“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b.给动物注射________激素或类似物:促进动物卵子和精子的成熟,进行人工授精。c.割除家畜、家禽的生殖腺(阉割):有利于动物的育肥和驯化。d.给家畜注射_____激素或导入______激素基因:促进生长,提高产量。②反面实例a.动物性食品中残留____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b.过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人体自身______________,引起多种疾病。注射促性腺生长生长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糖平衡调节考点二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血糖3.9~6.1mmol/L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消化吸收分解转化氧化分解合成转化来源去向(正常情况下)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滤过作用尿糖原尿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A细胞B细胞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下降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元、促进血糖在细胞内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元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机体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血糖的代谢速率,其中最主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脂肪酸等非糖物质血糖3.9~6.1mmol/LCO2+H2O+能量肝糖原、肌糖原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消化吸收分解转化氧化分解合成转化来源去向(正常情况下)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 进抑 制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 进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血 糖 降低胰岛素分泌胰岛B细胞++三促进 二抑制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促进原来生命活动(分娩作用、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负反馈:反馈信息抑制原来生命活动(血糖调节、稳态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血糖升高+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血 糖 降低胰岛素分泌胰岛B细胞++三促进 二抑制血糖升高+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二促进+下丘脑某一区域副交感神经下丘脑另一区域肾上腺肾上腺素+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血糖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4.尿糖与糖尿病1)肾糖阈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只有当血糖含量超过了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2)尿糖原因a.一次性摄入的糖太多c.肾脏疾病,重吸收血糖能力下降,随尿排出。b.糖尿病血糖浓度超出肾脏的重吸收能力,随尿排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3)糖尿病的主要表现4.尿糖与糖尿病Ⅰ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病或其他原因使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一般小于30岁;治疗依赖胰岛素Ⅱ型糖尿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可能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受体受损,治疗早期可口服降糖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晚期需要胰岛素治疗4)糖尿病的类型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受阻肝糖原合成减少,非糖物质转变为血糖增多细胞能量供应不足饥饿、多食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体重减轻血糖↑多尿多饮血浆渗透压↑产生渴觉原尿渗透压↑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假设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呢?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1号:?试剂+正常人尿2号:?试剂+糖尿病人尿12蓝色砖红色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加热煮沸1-2min颜色?尿糖测定:4.尿糖与糖尿病二.精题精练考向 血糖平衡调节的基本过程分析1.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胰岛B细胞以胞吐方式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D.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增加B解析: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因此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二.精题精练考向 血糖调节的曲线分析1.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给丙个体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B.乙个体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受体可能被抗体破坏C.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 消耗量大于产生量D.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A二.精题精练解析:丙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A错误;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其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受体可能被抗体破坏,B正确。二.精题精练考向 血糖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题分析1.健康志愿者参与两次血糖调节相关实验。第一次口服葡萄糖,检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第二次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改变程度,检测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志愿者注射的葡萄糖总量和志愿者口 服的葡萄糖总量不相同B.曲线Ⅰ在30 min后下降的原因是血糖在 肾脏中进入尿液排出体外C.给志愿者口服葡萄糖比注射葡萄糖能更有效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志愿者血糖浓度既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又受到胰岛素作用的调节B二.精题精练解析:根据口服和注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变化几乎一致,而口服葡萄糖后需要经过吸收进入血浆后才成为血糖,所以口服的葡萄糖总量明显多于注射的葡萄糖总量,A正确;曲线Ⅰ在30 min后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B错误。课堂练习:一、易错辨析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 )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6.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1.(选择性必修1 P51)血糖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 ,补充血糖。2.(选择性必修1 P51)血糖的去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随血液流经各组织时,被 ;在肝和骨骼肌细胞内合成_______ 储存起来;脂肪组织和肝可将 ,如甘油三酯等。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组织细胞摄取,氧化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葡萄糖转变为非糖物质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3.源于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①________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②糖皮质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4.(选择性必修1 P51)胰岛素的作用: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_____________ ,进入肝、肌肉并 ,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 ;另一方面又能抑制 的分解和 转变成葡萄糖。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甘油三酯肝糖原非糖物质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5.(选择性必修1 P51)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血液,促进 ,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6.(选择性必修1 P52)反馈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性必修1 P52)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 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甲状腺和肾上腺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特点考点三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垂 体促 × × 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枢纽下丘脑促 × × 激素× ×腺体××激素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垂体1.下丘脑和垂体在激素分泌中的重要作用性 腺性 腺雄(雌)甲状腺甲状腺甲状腺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分级(1)分级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 可以通过 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 的分层调控的方式。(2)反馈调节:激素进入血液后,反过来调节 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调节方式。下丘脑垂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下丘脑和垂体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下丘脑TRH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反馈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反馈调节的三个实例垂体分泌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作用(+)作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分泌分泌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下丘脑促**释放激素作用(-)反馈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调节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从而起调节作用。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名称 靶器官(或靶细胞)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 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几种常见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激素受体分为: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质类激素)细胞内受体(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激素的作用方式,犹如信使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4)微量和高效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激素浓度都很低,一般为10-12~10-9mol/L。虽然含量甚微,但作用效果极其显著。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临床上常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的原因。3.激素调节的特点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4.激素之间的关系:协同作用:相抗衡:生长发育:血 糖:体温调节:血 糖: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化学本质 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 蛋白质或RNA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产生部位 内分泌腺(或细胞)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神经元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部位 靶细胞、靶器官 细胞内外 突触后膜去向 被灭活 数量和性质不变 被分解或转移共同点 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比较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二.精题精练考向 激素分泌的分级与反馈调节过程分析1.如图所示为人体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HRH为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IH为生长激素抑制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H过少时促进下丘脑分泌GHRH体现了 反馈调节机制B.GH弥散到血液中后定向运输至骨骼等细胞处发挥作用C.G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其释放离不开高尔基体的作用D.GHIH与GHRH共同维持内环境中GH含量的相对稳定B二.精题精练解析:GH过少时会对下丘脑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下丘脑分泌GHRH,使垂体合成更多的GH,体现了反馈调节,A正确;GH等激素运输无定向性,作用时具有定向性,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或靶器官,B错误;GH是一种蛋白质类的分泌物,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GHRH能促进腺垂体分泌GH,而下丘脑分泌的GHIH能抑制腺垂体分泌GH,因此GHIH与GHRH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GH含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二.精题精练考向 激素调节的特点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B解析: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B错误。课堂练习:一、易错辨析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5.激素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 )√××××课堂练习:二、填空默写1.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因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____________,该激素可以_________________。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而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促性腺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提供能量起催化作用信息分子3.(选择性必修1 P54)激素调节的特点有:通过 ;作用于____ ;作为 ; 。4.(选择性必修1 P54)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 相互识别,并发生 实现的。体液进行运输靶器官、靶细胞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特异性受体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