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题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4分;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牛顿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C.静置在水平地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2.如图四幅课本插图中,关于物理思想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元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实验和逻辑推理3.“中星6G-1号”是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6G卫星,如图所示,该卫星绕地球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所用时间为t,则此过程中卫星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B. C. D.4.某时刻弹射装置将小钢球以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关于小钢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钢球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0B.第1s内的速度变化比第3s内的速度变化快C.第1s内的位移大于前2s内的位移D.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前2s内的平均速度5.如图所示,一小孩尝试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但没有推动。关于木箱受到的力及它们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与地球间有三对相互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C.木箱先对地面施加压力,使地面发生形变后,地面再对木箱施加支持力D.之所以没有推动木箱,是因为木箱所受的推力小于所受的摩擦力6.据考古记载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利用杆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秤盘及盘中物体的总重力为mg。悬挂秤盘的三根细绳等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都为θ,当将秤提起,杆秤平衡时( )A.手提杆秤的力等于秤盘及盘中物体的总重力B.手提杆秤的力与杆秤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此时每根细绳的拉力等于D.此时每根细绳的拉力等于7.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5个7s内的位移与第11个3s内的位移比为( )A.2:1 B.1:2 C.7:3 D.3:78.下列有关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学中为了研究方便,所有体积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质点是理想化模型B.图像法和公式法都可以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但是图像法更直观、形象C.根据平均加速度定义式可知,当极短时,a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是采用了极限法D.把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这里采用了极限法9.关于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C.两个力合成,夹角不变,其中一个力增大,另外一个力不变,合力一定增大D.现有两个力,大小分别为3N、6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3N10.如图所示,用一段绳子把轻质滑轮吊装在A点,一根轻绳跨过滑轮,绳的一端拴在井中的水桶上,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滑轮中心为O点,人所拉绳子与的夹角为β,拉水桶的绳子与的夹角为α。人拉绳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把井中质量为m的水桶缓慢提上来,人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α始终等于β B.吊装滑轮的绳子上的拉力逐渐变大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变大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1)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实验记录的六个数据中,有误的数据是________。(用数据前的符号表示,该数据不影响后面的计算结果)(3)利用以上数据可求得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2.某同学利用一根轻质弹簧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①不挂物体时,测量弹簧自然悬垂时的长度;②如图(a)所示,挂上滑块,弹簧稳定后,测量弹簧的长度;③如图(b)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滑块,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向右拉动木板,稳定后,测量弹簧的长度。(1)为了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还需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k B.还需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C.第③步需要保持弹簧水平 D.第③步需要匀速拉动木板(2)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用测量量字母表示)(3)若拉动木板过程,木板在做加速运动,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值会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13.某校一物理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让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5m,不计空气阻力,g取,求:(1)释放小球的高度;(2)落地时小球速度的大小。14.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4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倾角为37°,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取,,。求:(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拉力的大小。15.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B车的速度大小为,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从此时开始计时:(1)求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2)求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求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中考试答案(评分细则)高一物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D C B D A D C BC BD ACD二非选择题11.(1)交流 0.02s (2) (3)0.48 (4)3.5012.(1)C (2) (3)等于13.(1)45m; (2)30解析:(1)设小球从某高度处运动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的位移为H,小球在内位移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1分1分据题 1分联立解得, 1分2分(2)落地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分2分14.(1),100N; (2)解析:(1)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对小球受力分析,把不在轴上的力沿轴分解,则有水平方向上2分竖直方向上2分化简解得2分2分(2)外力方向与绳子垂直时,拉力最小,拉力的最小值为2分解得 2分15.(1)52m (2)12.5s (3)0.32解析:(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运动学公式得1分代入数据解得 1分此时根据位移公式得1分1分所以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为1分(2)B车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1分在该时间段内所发生位移1分此时 1分则 1分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车运动时间为1分故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2分(3)A车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车时(此时B车的速度为0),加速度最小,则2分代入数据解得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