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31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加强宪法监督课件(31 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2.2 加强宪法监督
环节一 热点导入 析监督原因
环节二 以案说法 探宪法监督
环节三 知行合一 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
环节一 热点导入 析监督原因
监督权力行使
探究一: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
权力监督体系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以权力的运行为监督对象的权力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_________中共二十大报告
综合上述内容,总结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利将会导致腐败。 P26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P26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P27
探究一: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
宪法监督制度
(1) 谁来监督?
(2) 监督什么?
(3) 怎么加强监督?
环节二 以案说法 探宪法监督
案例:一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合法性审查
因为一辆电动自行车,浙江市民潘洪斌和一部条例较上了劲。
2015年10月10日上午,家住杭州的潘洪斌骑着一辆外地牌照的电动自行车,途经杭州环城北路与莫干山路口时,被执勤的交警拦了下来。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的规定,交警要查扣他的电动车并托运回原籍。但在执法过程中,交警并未向潘洪斌出示相关执法证件。
“我回去查阅了相关的规定,包括行政强制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都没有发现非机动车在此类情况之下,可以被扣留以及被强制托运回原籍。“潘洪斌说。
案例:一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合法性审查
思考:如果你是市民潘某,你会接受交警的处罚吗?为什么?
我选择接受,因为:
我不接受,因为:
交警也是依法办事 (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涉及自身权益 《行政强制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都没有规定
法律效力图
母法
子法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强制法》
那么这个时候,潘某该怎么办呢?
案例:一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合法性审查
潘某首先选择了向法院起诉,但法院一审、二审和再审后,潘某都失败了。
如果你是潘某,你会接受法院的判决吗?还是继续维权?
这里面涉及到了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上位法或宪法的问题,关系到国家法制的统一,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法院解决不了合法性审查问题时,我们该找谁呢?
2016年4月,潘洪斌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对《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审查,请求撤销该条例中违反行政强制法设立的行政强制措施。
案例:一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合法性审查
潘洪斌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了解了备案审查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郑淑娜介绍备案审查工作时说,他们根据群众、组织来信,对一些地方法规进行了审查,发现了若干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地方都主动改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条例制定机关反馈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条例关于扣留非机动车并强制托运回原籍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不一致。
结论是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说明公民潘洪斌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有道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上述问题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进行沟通,要求制定机关进行研究,对条例规定进行修改。
案例:一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合法性审查
案例中,谁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主要监督什么内容呢?
探究二: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谁来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具体包括:(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3)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探究二:宪法监督的内容
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监督法
监督人
根本目的:维护宪法权威,保障人民利益
事情虽小,却推动了我国的备案审查工作进程......
根据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认为该条例的规定违反了上位法行政强制法,要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条例修改方案,决定将条例的修改纳入2017年立法计划。
同时委托专家学者对全部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把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四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受公民和组织提出的各类审查建议1200余件,对每一件审查建议都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根据课本26-27页的内容,结合本案例思考:
如何健全宪法监督制度?(主体、内容、违宪后果)
探究三:如何加强宪法的监督(制度层面)
①(主体):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②(内容):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违宪后果):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探究四: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在学完潘洪斌电动车被扣留一案之后,初二的学生小美说道:“监督宪法实施只是全国人大的职责,我只是一个学生,只要我不违法,就跟我没有关系。”
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探究四: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1)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p27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p29
国家为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采取的举措:
设立国家宪法日
宪法宣誓制度
说说国家为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宪法宣誓制度
设立国家宪法日
宪法宣传
国家为了增强公民宪法意识采取的举措:
探究五: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笔记补充)
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为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我校拟开展“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如果要求你发言,请谈谈你打算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探究六 公民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认同宪法
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3)践行宪法
①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②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③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加强
宪法监督
增强宪法意识
个人层面
监督权力行使
国家层面
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
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
为什么增强宪法意识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加强宪法监督的要求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课堂小结
1、我国宪法规定,具有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  )
A.检察机关
B.监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2、以下行为属于青少年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的是 ( )
①公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对失主搜查全体乘客的行为熟视无睹
②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学习相关宪法知识,积极参加青少年法治知识大赛
③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提醒父母去进行选民登记,领取选民证参加投票选举
④把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关于社区公共设施安全措施改进建议》发到“市长信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3、漫画《没有人监督》说明( )
A.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B.国家公职人员拥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C.政府工作人员没有行政权
D.只有人大代表才能监督权力的实施
A
4、下列属于我国增强公民宪法意识的举措有( )
①设立宪法宣传日 ②开通市长热线
③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④开展扶贫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A
5、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为此,我们应该( )
①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②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严格遵守宪法规定,维护宪法权威
④积极宣传宪法,践行宪法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