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练习一、单选题1.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③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体现出新特点、新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的发展思想是(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以人民为中心3.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歼-20S与歼-35A、“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和CJ1000A发动机等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就令人振奋,这体现了我国坚持( )A.共享发展 B.创新发展 C.协调发展 D.绿色发展4.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只作原则性展望。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应止步不前②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新征程要淡化发展意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过得更幸福。城市建设要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①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②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③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动力问题④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管子·轻重甲》中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这两句引文共同强调了( )A.要注意永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B.农林业的发展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D.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保护代替开发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绿色、统筹、开放、共享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着与“三农”相关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续、循环不畅等发展难题。为此,需要( )①以创新理念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难题②以协调理念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③以绿色理念破解发展循环不畅难题④以共享理念破解发展不可持续难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近年来,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落成启用到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从“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到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一飞冲天,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行动的先导②科技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聚集新动能、增添新活力③坚持创新发展,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④科技创新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我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下列符合这一基本方略的举措是( )①把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②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特征③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同等富裕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内外联动问题C.发展不平衡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各地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例如塞罕坝林场经过多年努力,从荒原沙地变为百万亩林海。这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③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由此可知(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蔚然成风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①绿色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②绿色发展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问题的统一③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④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下列能够体现坚持对外开放的观点是( )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后发优势,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③全民所有制企业部分进行股份制改革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④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打开国门,面向更大的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曾经,一些地方政务天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各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推诿扯皮,企业和群众办证办事不得不多头跑、反复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新时代以来,各地涌现出“一窗综办”“一网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等一批改革创新之举。政务服务之变,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价值取向的生动折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目的”层面看可理解为( )①要多办惠民生、暖民生之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要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利益为重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④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的声音,汲取人民的智慧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关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张家港市金港街道巫山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动报名,成立志愿者分队,巫山村通过入户宣传、《巫山村》报、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垃圾分类宣传折页等多渠道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村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源头分类投放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巫山村将牢牢把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提升方向,进一步拓展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共建美好村落,共享美好生活。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巫山村的做法是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18.历尽繁华方觉晓,最是烟火慰平生。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为推动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的“烟火气”,浙江省商务厅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浙江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餐饮行业应用,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要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和完善从源头到餐桌全链条可追溯的数字化监管体系,提升餐饮服务品质;要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完善餐饮领域反食品浪费标准规范,推动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促进餐饮绿色发展;要鼓励省内餐饮企业“走出去”,支持本地餐饮品牌进军重点海外市场,开设海外门店、加工基地、配送中心等,弘扬优秀餐饮文化。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分析《意见》的要求是如何推动浙江餐饮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烟火气”的。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海南集聚创新资源,塑造产业新优势,在种业、深海、航天等领域,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海南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立足海南自贸港优势与特色,重点围绕陆海协同、城乡融合、垦地共赢等重点工作领域实施协同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海南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到203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目前,海南以“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拓展共享发展渠道,建设广覆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公平地分享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和生活服务,加快建设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经验。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并从以下9方面作出重点部署: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五、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六、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七、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八、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九、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部署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C B A C A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A D C D1.A【详解】①: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正确。②: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推动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②正确。③:该选项涉及的是对外开放,③不符合题意。④:该选项涉及的是协调发展,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D【详解】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主题教育内容,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是发展思想,A不符合题意。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而非发展思想,B不符合题意。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发展理念,不是发展思想,C不符合题意。D: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D正确。故本题选D。3.B【详解】A: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材料未涉及共享发展理念,A排除。B:歼-20S与歼-35A、“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和CJ1000A发动机等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就令人振奋,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科技创新,B符合题意。C: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材料未体现协调发展理念,C排除。D: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材料未体现绿色发展理念,D排除。故本题选B。4.C【详解】②④: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②④符合题意。①:“止步不前”的说法错误,我国经济发展应该是稳中向好,①不选。③:新征程仍然要重视发展,不能淡化发展意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B【详解】①④:城市建设要让群众过得更幸福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①④符合题意。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②说法错误。③: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题干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6.A【详解】A:两句引文共同强调了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保护,从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发展,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而过度开发,要处理好永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A正确。B: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农林业的发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内容,B排除。C:材料中未涉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这两句引文主要是围绕山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展开的,没有提及城市和乡村关系相关内容,C排除。D:“用保护代替开发”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强调的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合适的时间不进行开发,是为了更好地持续利用,而不是完全禁止开发,绿色发展理念也不是禁止开发,而是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D排除。故本题选A。7.C【详解】ABCD:根据教材可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ABD不选,C正确。故本题选C。8.A【详解】①②:针对与“三农”相关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续、循环不畅等发展难题,需要坚持以创新理念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难题,以协调理念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①②正确。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无法有效破解发展循环不畅难题,③错误。④: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无法有效破解发展不可持续难题,④错误。故本题选A。9.D【详解】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①排除。②④: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科技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聚集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④正确。③:该表述为措施,不是原因,③排除。故本题选D。10.C【详解】①:就业是民生之本,让更多的人能够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符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①正确。②:“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特征”指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征,但并不是具体举措,②不符合题意。③: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同等富裕,③错误。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能够切实满足人民的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④正确。故本题选C。11.B【详解】A:创新发展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A不选。B: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B正确。C:协调发展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C不选。D: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D不选。故本题选B。12.B【详解】②③: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各地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②③正确。①④:材料体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涉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①④排除。故本题选B。13.A【详解】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由此可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②正确。③④:材料强调共享发展,没有强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14.D【详解】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而不是绿色发展,①错误。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②错误。③④: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C【详解】①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部分进行股份制改革”均属于对内改革,不属于对外开放,①③排除。②:“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体现了我国坚持“引进来”,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②符合题意。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打开国门,面向更大的市场”,体现了我国坚定迈出对外开放步伐,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D【详解】①:要多办惠民生、暖民生之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个选项明确指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之一,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办理惠民生、暖民生的事项来实现,①正确。②:要以人民期盼为念,以人民利益为重这个选项也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的,即重视人民的期盼和利益,②正确。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个选项虽然也提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但更多的是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说的,即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与题干不符,③错误。④: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的声音,汲取人民的智慧这个选项同样是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来说的,即向人民学习和汲取智慧,与题干不符,④错误。故本题选D。17.①该村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积极发动群众力量,成立志愿者分队,通过多种渠道对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垃圾分类事关人民健康,该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垃圾分类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③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美好村落,共享美好生活,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8.①《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强调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和完善数字化监管体系,以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②《意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餐饮行业应用等,以解决餐饮业发展动力问题。③《意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完善餐饮领域反食品浪费标准规范等举措,促进餐饮业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④《意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鼓励省内餐饮企业“走出去”,通过开设海外门店、加工基地、配送中心等举措,弘扬优秀餐饮文化,解决餐饮业内外联动发展问题。19.①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海南优势领域着力,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②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走好协调发展之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③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开拓前行。④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求,营造了良好的环境。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公平地分享高品质的公共产品和生活服务,激发了群众参与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①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②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资稳外贸,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③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④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⑤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