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第三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在北京举办。本届航天国际科幻季设置了航天青少年科普讲座、科幻短片展映、科幻漫画主题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以下是某学生在参观此次活动后的感想:
航天梦,科技强国梦.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怀揣着航天科技的梦想。每当仰望星空,我都能感受到那份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探索的激情。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科技强国梦就有希望
②实现科技强国梦需要把航天梦融入青年学生的梦
③航天梦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大志、成大才
④航天梦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的执着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新时代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不断“上新”。我国取得的这些成就彰显出( )
①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②伟大梦想对民族复兴有决定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
④我国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共谋发展,兼济天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共鸣和支持。这说明( )
①中国发展既对自己负责,也为世界作贡献
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
③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④勇于追梦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为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自觉担当时代责任
②接续拼搏奋斗,练就本领,立足个人梦想发展
③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④练就过硬本领,砥砺奋斗,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基于自己国情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迎来新前景,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是我们党在实践探索中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最高形态
③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实际的文明新形态
④为发展中国家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新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我们有能力带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勇于追梦
②中国梦是追求幸福梦,根本归宿在于人民群众
③青年要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中
④中国梦的源泉在于人民,成就于人民的通力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实现伟大梦想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
C.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
8.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为此,需要我们( )
①一以贯之的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
②一以贯之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③一以贯之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④一以贯之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紧紧依靠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党就一定能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下列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
①进行伟大斗争,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③广大青年接续奋斗,努力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④实现伟大梦想,深入推进起决定性作用的伟大事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这一块好钢,用到了刀刃上。把买不来的做出来,还要做到最快、最强、最智能”。这是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大国工匠张连钢颁奖词中的一句,表彰他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张连钢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中国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要把国家梦想融入自己的人生理想
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④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民的高昂旋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迸发活力,昭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基本国情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基本实现
④国家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B.伟大斗争与伟大工程紧密联系、相互贯通
C.伟大工程对伟大事业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
D.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13.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征程与使命,当代青年生逢盛世,在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征程中,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 )
①热爱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
②锤炼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③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
④立足理想信念,投身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中国人民在胸怀天下、兼收并蓄中升华对国家的深切情感,在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中为国家乃至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奉献力量。这说明( )
①我们追求的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
②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关的
④中国梦就是世界梦,要以世界梦的实现为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时代楷模”杨士莪胸怀祖国、志存高远,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铮铮誓言,始终把祖国需要作为人生奋斗目标。他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用毕生心血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启示青年( )
①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
②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联系起来
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④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中国梦仿佛一把钥匙,为世界感知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世界各国的梦
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有机融为一体
③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
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载人航天是从神舟系列飞船开始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是无人飞船,从神舟五号起是载人飞船,到目前为止一共发射了十九艘神舟飞船,成功率100%。从无人试验飞船到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再到太空行走和太空实验室的建设,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突破。1999年到2024年,不平凡的25年里见证了我们的进步和荣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书写更加壮丽的时代华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将镌刻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史册上。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航天人的个人梦与中国航天梦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我国科技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国情出发,艰辛探索,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4年锦屏实验室已成为一个涵盖粒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世界级开放共享实验平台,推动中国向科学大国迈进。
材料二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探索,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主题的提出,再到“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擘画,哪一次不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机遇、主动作为的呢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延安整风”到“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从而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
(1)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角度,分析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中国梦的?
(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给青年学生提两条建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2022年11月29日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梦”是指什么?
(2)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追梦征程上,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子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成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洋滥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最闪亮的坐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象征,必将激发和汇聚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的使命和力量!
(1)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2)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请从“爱国”“助志”“求真”“力行“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放飞青春梦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D C A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A A D D
1.B
【详解】②:实现科技强国梦需要把青年学生的梦融入航天梦,②表述错误。
④:材料信息不涉及中国人民勇于追求的执着精神,④不选。
①③:本届航天国际科幻季设置了航天青少年科普讲座、科幻短片展映、科幻漫画主题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激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科技强国梦就有希望,航天梦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大志、成大才,①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A
【详解】①:我国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这彰显了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①应选。
③:进入新时代,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③应选。
②: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伟大梦想的作用,②不选。
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④不选。
故本题选A。
3.A
【详解】①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共鸣和支持。说明中国的发展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为世界作贡献,这充分说明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①③应选。
②④:材料体现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没有体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没有体现勇于追梦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练就过硬本领,砥砺奋斗,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①④符合题意。
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立足实践,而不是个人梦想,②错误。
③:设问的主体是青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主体是国家,③不选。
故本题选B。
5.D
【详解】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错误。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但不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形态,②错误。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基于自己国情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实际的文明新形态,③正确。
④: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新选择,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C
【详解】①: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①排除。
②④:“我们有能力带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这说明中国梦是追求幸福梦,根本归宿在于人民群众,中国梦的源泉在于人民,成就于人民的通力合作,②④正确。
③:青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③排除。
故本题选C。
7.A
【详解】A: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说法正确。
B: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说法不准确,B错误。
C:伟大梦想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错误。
D: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C
【详解】①: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事业,①说法错误。
②③: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要求我们一以贯之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一以贯之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②③说法正确。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A
【详解】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以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①正确。
②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②正确,④错误。
③:广大青年要努力把伟大梦想不断推向前进,而不是推进“伟大事业”,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B
【详解】①④:材料强调张连钢为了国家发展,努力钻研,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告诉我们中国梦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已成为激荡人民的高昂旋律,①④正确。
②:应该是要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张连钢打破了国外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垄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与世界人民的梦无关,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④:2023年,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表明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迸发活力,说明了我们要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大业,①④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说法错误。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没有实现,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
A: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A错误但符合题意。
B: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由此可见伟大斗争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①②:当代青年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热爱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学习能力,练就过硬本领,①②应选。
③:伟大工程指党的建设,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是党,不是青年学生,③不选。
④:应立足实践,坚定理想信念,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③:中国人民在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中为国家乃至全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奉献力量。这说明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我们追求的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合作共赢,①③正确。
②: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是中国人民,②排除。
④:中国梦不同于世界梦,不能以世界梦的实现为前提,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5.D
【详解】①:从事科研工作有利于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使命,但不是必要条件,此说法太绝对化,①排除。
②:材料没有涉及世界人民的梦想,②排除。
③④:“时代楷模”杨士莪的事迹启示青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D
【详解】①: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全等同于实现世界各国的梦是错误的,①说法错误。
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有机融为一体,强调的是中国梦的内涵,不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7.①航天人的个人梦与中国航天梦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航天人怀揣探索宇宙、追求科学真理的梦想,这种梦想不仅激励他们个人不断前行,更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航天人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航天事业中,通过不懈努力,共同为实现中国航天梦贡献力量。
②同时,中国航天梦的实现也为航天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使他们的个人梦想得以更好地实现。这种个人梦与国家梦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命运与共的紧密联系。
18.(1)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中国共产党角度: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国家角度:党的二十大重申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个人角度: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青年一代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用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拓宽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参加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19.(1)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①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20.(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中国梦之所以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2)①“爱国”:要热爱伟大祖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②“励志”: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自觉担当时代责任。③“求真”要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④“力行”抓住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