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40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0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40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地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新课导入
南方地区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食。除了饮食差异,还有哪些差异?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2.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能力目标:
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讲解
气温差异
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地理差异显著
东北
海南
北部的东北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
南部的海南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
知识讲解
降水差异
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越近,降水越多。
地理差异显著
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沿海在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西北内陆地区在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知识讲解
地势差异
我国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部的青藏高原位于海拔高的第一级阶梯;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位于海拔较低的的第三级阶梯。
地理差异显著
青藏高原
长江三角洲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知识点1 地理差异显著(自然地理环境)
知识讲解
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知识讲解
农业差异
东部以种植业、渔业、林业为主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地理差异显著
西北
知识讲解
农业差异
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
南方地区的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农作物。
地理差异显著
西北
知识讲解
西北
交通线密集
交通线稀疏
工业中心密集
工业中心稀疏
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落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达。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辨下面饮食分别是我国哪些地区的,为什么?
螺狮粉
手抓羊肉
油泼面
广西
西北地区
陕西
知识讲解
知识点2 地理差异显著(社会经济)
农业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 西部交通线稀疏,工业中心稀疏,经济发展落后;东部交通线密集,工业中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教材活动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知识点3 秦岭—淮河一线
知识讲解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于 800 毫米 多于 800 毫米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冬季有结冰现象 无结冰现象
农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教材活动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河流流量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降水


气 候
北方
南方
北方地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南方地区以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为什么冬季黄河有结冰期长江没有结冰期?
因为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因此河流有结冰期。
而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因此河流没有结冰期。
黄河
长江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知识讲解
教材活动
观察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A
400㎜
界线A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教材活动
观察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
界线B
1月0℃
800毫米
教材活动
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C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界线C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界线C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知识讲解
知识点4 四大地理的区域界线及其主导因素
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降水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气温和降水
青藏地区同其他三个地区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地势
地理区域差异
地理差异
地理区域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气温: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经济:西部经济落后;东部经济水平较高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课堂小结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下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D
课堂练习
1.景观图可能拍摄于( )
A.甲——④地
B.乙——③地
C.丙——②地
D.丁——①地
【解析】1.读图可知,甲图为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瓜果飘香,位于③西北地区,A错误;乙图为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②南方地区,B错误;丙图为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位于④青藏地区,C错误;丁图为邢台,位于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位于①北方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及解析
2.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相吻合的是( )
A.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B.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C.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
课堂练习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下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解析】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及解析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下图为农业生产场景及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
课堂练习
3.图中①②两地所在地理区域( )
A.①——年降水量小于800mm,以旱地为主
B.①——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C.②——1月均温低于0℃,油菜种植广泛
D.②——海拔较高,粮食作物喜温凉
【解析】3.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分别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400毫米,以旱地为主,A正确;受降水影响,北方地区河流水量较小,没有河网密布,B错误;南方地区1月均温高于0℃,C错误;南方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海拔没有明显的特点,热量充足,农作物喜温热,D错误;故选A。
答案及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迥异。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有“温婉水乡”之美和“雄浑大漠”
之美的地理区域分别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B
课堂练习
【解析】4.由图可知,甲为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有“温婉水乡”之美的是乙南方地区,有“雄浑大漠”之美的是丙西北地区。结合所给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答案及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迥异。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位于丙、丁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
①昆仑山 ②秦岭 ③祁连山 ④阴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解析】5.由上题可知,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昆仑山—祁连山一线,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答案及解析
谢谢观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