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社会法治课堂作业评价调测卷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 4 页,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判断题(每题1分,共4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1、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
2、山顶洞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鼻骨扁平,吻部前伸,相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
3、战国时期,我国开始步入“青铜时代”,当时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等方面。( )
4、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5.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 )
A.已经学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
6.在良渚文化的考古中,发现有都邑、宫殿、祭坛、大型水利工程的遗址以及随葬品数目不等的墓地。这些表明,良渚文化遗址( )
A.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B.已经制定了完整的礼乐制度
C.开始了中华5 000年文明史
D.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7.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这表明诸侯争霸战争( )
A.加速了山戎的灭亡
B.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
C.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客观上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的交流
8.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诗中“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钱塘江水患
B.主持修建都江堰
C.撰写《齐民要术》
D.编制《大明历》
9.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据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10.(史事判断)秦实现大一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11.抓关键词或找关键句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等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绿林赤眉起义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12.公元前117年,汉朝统治者派孔仅与东郭咸阳到全国各产盐、铁地,选用对盐、铁之事有经验的人任盐铁官,在全国各地建立专卖机构。汉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
A.解决王国问题
B.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平抑市场物价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3.下图是某教材的部分目录,根据内容判断该单元的标题应为( )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传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 )
A.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C.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D.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三、综合题(共2大题,共26分)
15、(12 分)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为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请同学们一起参 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材料二 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王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特别是进入到秦汉时期,中华民族不论在密切的程度上还是在活动的地域上都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新的提升和扩大。
——摘编自瞿林东《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材料三 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哪两位 (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的发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开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国家统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2分)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社会法治课堂作业评价调测卷
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 4页,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判断题(每题1分,共4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地球是一个球体,是自古以来就再清楚不过的事实。( )
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
3、中学阶段将正式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 )
4、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5.“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 (运动),“八万里”指的是 的长度。( )
A.自转、本初子午线B.公转、本初子午线C.自转、赤道D.公转、赤道
6.小霞在海边看归航的船只,发现图中所示的现象,此现象说明了( )
A.海平面下降B.地球是个球体C.海平面上升D.帆船运动速度快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和公转都绕着地轴旋转
B.地球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自转周期是1天,公转周期一个月
D.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若某地图比例尺为1:1500000,则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A.150米B.1500米C.15千米D.30千米
9.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哪一幅表示地理事物内容最详细( )
A.绍兴市地图B.中国地图C.浙江省地图D.亚洲地图
10.“明明来到了这个世界,明明的爸爸妈妈有了一个儿子,明明的爷爷奶奶有了一个孙子, 明明的姥姥姥爷有了一个外孙,明明的姑姑有了一个侄子……”这说明( )
①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④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丽丽的周末生活丰富多彩,例如爸爸带她去参观博物馆、妈妈带她去图书馆阅读、爷爷带 她去听戏曲、奶奶带她去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这体现了 ( )
A.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支柱 B.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C.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D.保持心理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12.清华大学毕业生李金峰在“志愿北京”系统中记录的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 1193 小时,参与 志愿活动超 60 项,曾获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她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②树立人生目标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树立人生目标要以个人利益为先,忽略集体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成为“新农人”。他们有热情、能吃苦、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会管理,用奋斗的姿态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大学生选择成为“新农人”体现了( )
①人生的选择有很多,选什么凭个人喜好 ②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③农业得以快速发展,全靠新农人带路 ④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就是创造了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感动中国人物萧凯恩从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 20 多年来她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取 得音乐成就的同时,持续资助贫困儿童。这说明她能够 ( )
①接纳欣赏自己,绽放自身光芒 ②勇敢面对挫折,实现所有目标
③服务奉献社会,实现生命价值 ④树立远大目标,争做国之栋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综合题(共3大题,共26分)
15、读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8分)
(1)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B处时,北半球处在 季。(每空1分)
(2)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2分)
(3)①②③中,③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点。(每空1分)
(4)①点的坐标是 ,一天中,①②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点。(每空1分)
16、读“李村平面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图中表示方向的方法是____________。(1分)表示比例尺的方法是___________.(1分)
图中李村在林地的______方向(1分),铁路的大致走向是________(1分)
若量得AB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A、B两地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1分)
根据图中河流特点,推断李村东北部的地势较西南部更_______(填“高”或“低”(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情景1中的划线部分说明小A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存在哪一问题?(2分)
结合情景2分析小D“做更好的自己”的秘诀。(4分)
【少年有梦,未来可期】
进入初中,同学们都感觉自己猛然长大了。家长、老师、社会,都对我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我们自己也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畅想未来,从这出发,请大家为自己做一份简易的人生职业规划。(4分)
我的人生职业规划 我梦想的职业:_____________ 实现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怎样规划职业生涯? 确定目标: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实现途径:围绕目标,试着从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性格养成等角度阐述具体行动。 切实可行并能体现正确价值观,字数不超过150字。
历史与社会
参考答案:
F 2.F 3.F 4.T
A 6.D 7.D 8.B 9.A 10.B 11.C 12.D 13.C 14.A
15、(12分)
(1)③④①②(1分)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转型/农业(经济)的发展。(2分)。(2分)
举措: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3)①为政以德 ②老子 ③以法治国(3分)
(4)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任意答出两点,2分)
16、(14分)(1)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2分)特点:由多民族交融而成。(2分)
(2)特点: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2分)原因:秦朝实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诸多统一措施;汉武帝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等措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分)
(4)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分)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1.F 2.T 3.F 4.T
5、C 6、 B 7、D 8、 C 9、A 10、A 11、 C 12、 B 13、C 14、B
15、(8分)(1)北回归线(1分);冬(1分);
(2)季节(2分);
(3)热(1分);③(1分);
(4)23.5°N ,90°E(1分);②(1分)
16、(8分)(1)指向标定向法(1分)、数字式比例尺(1分)
(2)西南方向(1分);西北—东南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1分)
(3)2.4千米(1分)
(4)高(1分),理由:河流的宽度从东北向西南变宽阔。(2分)
17.(10分)
小 A 没有学会接纳自己;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过于关注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小 A 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2 分,如果只回答“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得 1 分)
①改掉了上课开小差、作业拖拉的毛病,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②课余时间加入编程社团积极学习编程知识,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③发现了自己的运动天赋,主动参加运动会为班级争光,发掘了自己的潜能。(言之有理,结合材 料 2 点即可得 4 分,①②两点不重复给分)
(3)此题为开放题。要求目标明确得 1 分,实现途径从至少两个角度明确作答得 2 分,目标和途径切 实可行且价值观正确得 1 分。 参考示例: 目标:我想成为一名外交官。(1 分) 实现途径:为了实现梦想,我要认真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语种;通过参加演讲比赛等形式提升自 己的表达能力;参加各类爱国主义活动,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2 分) 目标和途径切实可行且价值观正确再得 1 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