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节及课题 第三课:公文写作——报告与请示时数与日期 课时:二课时 时间与班级:全校公共选修课2024.11.4 (五、六) 3109教室2024.11.4 (七、八) 2104教室2024.11.6 (三、四) 2107教室2024.11.7 (五、六) 4510教室2024.11.7 (七、八) 4415教室目的要求 掌握报告与请示概念及其特点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写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报告与请示概念及其特点教学难点:报告与请示的写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归纳法、讨论法,互动法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过程 方法与手段组织教学1分钟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学习委员点名并 学习委员点名并记入日志。引入新课4分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多数人都接触过报告,比如:老师有时问你或问班干部:“你的学习情况怎样?班里最近有啥情况?”假如你负责某项工作,领导会问:“工作进行得怎样?”……这时,你的口头回答实际上就是口头报告。所以今天我们来学学“报告”。今天要学习的“报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报告,是上行文。不同于一般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英模报告、会议报告,后者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报告。5分钟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19分钟 第一课时一、报告的含义和用途(一)报告的含义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二)报告的用途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常使用的重要的上行文。向上级机关或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或出现的新情况以及今后的打算,答复上级机关或单位对于某些事项的查询,能够帮助上级机关或单位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下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有利于下级机关或单位接受上级机关或单位的监督和指导。 二、报告的特点(一)内容的实践性报告以事实为基础,陈述材料和内容注重真实、具体、深刻。报告述及的情况和问题,为上级主管部门及时了解下情提供材料,并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书写报告绝不能凭空想像,更不能有丝毫的夸张或虚饰。(二)表述的概括性报告是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和说明问题的,要想引起领导机关的注意和重视,就必须做到语言生动朴实,条理清楚,叙述问题概括集中,分析和议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上级机关才能在阅读报告时及时抓住要领,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三、报告的分类(一)工作报告有的报告的行文目的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为上级机关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如呈报类建议报告);有的报告的行文目的是,不仅将工作情况、建议、意见报告上级,而且还要求批转有关单位或部门执行(如呈转类建议报告)。(二)情况报告(三)答复性报告是针对上级领导部门的询问所作答复而写的报告。它与主动向上级汇报的汇报性报告不同,是被动行文。 四、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报告由标题、主送机关或单位、正文、落款四个部分组成。(一)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根据具体情况,也可省略发文机关,只有事由加文种的两要素式标题。(二)主送机关(三)正文 正文。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1)开头。一般先总述开展工作的背景、成绩或问题作为发文依据,然后常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作为过渡语,引起下文。这部分要落笔人题,上承报告标题中的事由,下启正文主体内容。(2)主体。写报告内容,是行文的重点。如内容复杂,可采用条款式;如果是汇报工作,应写明工作进展情况、成绩、经验和问题、教训;可按工作的先后顺序写,也可按内容性质安排层次。如果是反映情况,应写明事情过程、原因和结果;如果是侧重总结经验,就要对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总结出规律性东西。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结尾。常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予批转执行”等惯用语收束全文。 (四)落款发文机关或单位印章及成文日期两个要素。五、写作报告的注意事项(一)注意工作报告与情况报告的区别。(二)经验体会是工作报告的写作难点,经验体会必须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能指导今后工作的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做法罗列。(三)写情况报告要及时,以便及时让上级机关或单位掌握情况。(四)写答复报告要紧紧围绕上级机关或单位提出的问题而回答,不能答非所问、转换主题。(五)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第二课时请示:一、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答复、审核和批准有关事宜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文件,属上行公文。请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①必须是下级向上级行文。有的虽然不是直属上下级机关,但是属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向省市公安厅、局请示。②必须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无法肯定或处理的事。既不要请示与自己职权无关的事,也不要请示本应自己处理并有条件、有可能处理的事。前者超越职权范围,会给工作带来混乱,后者则是矛盾上交,不负责任的态度。③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二、请示的特点和与报告的区别1、请求性。所谓请求即下级机关、单位打算做某种事项,而按规定又无权自行决定或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办理,必须请上级机关批准同意或给予明确指示。请示的这种祈使上级机关批准或指示的特性,即为请求性。请求性是请示文体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将其与报告文体明显地区别开来。而下级机关、单位在撰写请示时,必须注意体现请示的请求性特点,将请求办理什么事项,或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清楚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或指示什么等内容一一写清楚,以便于上级机关研究批复。2、事前性。(关于法律责任)3、单一性。即通常所说的“一文一事”。请求需要及时得到上级机关的研究和批复。如果一件请示公文中包含有几个不同的问题,上级机关就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一一分别研究,难以及时批复。而且,还可能因请示公文中某一个问题或事项难以解决或不能批准,而使其他可以及时解决、批准的问题、事项也被连及搁置下来,延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时必须注意到请示的单项性特点,坚持一文一事,一事一请示。4、限定性。下级机关、单位请求的问题应当限于那些确需上级机关予以批准或指示的问题。凡属上级已有既定的方针政策和明确具体的规定,下级机关、单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研究解决。不应事无巨细,或不管其有无必要,事事都请求上级机关或将矛盾上交,既延误工作,又无谓地增加公文旅行的数量。既使是对必须向上级请示的问题,也应本着积极主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请示依赖症”,温总理对不必要的请示一律斥之以 “你们不用请示我”, 本可依法自行而为的事项,却仍要请示上级,在法律上说实则了无意义。之所以“唯上不唯法”,潜在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一是“请示”对上可以表明自己的忠诚;二是“请示”有助于推卸自己的责任。“请示依赖症”对应的是人事权的自上而下,当局长的官职是市长给的,他当然乐于向市长请示。)4、程序性。请求应当根据行政隶属关系按级向上呈送,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应越级请示。请示的事情和问题如涉及到几个上级部门应呈送主管的上级部门,抄报其他上级部门。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不要同时向多方请示。多方请示,一方面被请示的几个上级机关不便研究批复;另一方面,如果多方批复,批复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请示机关也不便于按批复办理事情和处理问题。三、请示的种类(请求批复性、批转性)1、自己无权无力无能解决。请上级帮助的申述性请示。(请上级帮助我)2、自己要解决但无把握,请上级批准我的想法的安排性请示。(询问上级是否同意我的安排)3、批转性请示4、签报 签报是机关或部门内部使用的一种手写性请示文种。机关或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负责人请示工作时,为简便迅速处理某些事项,亲笔书写简短意见,不经打印,直接呈送上级负责人的请示或汇报。这种机关或部门负责人亲笔书写的简短请示件,即为签报。签报的内容,通常是那些需要迅速处理的一般性工作事项。由于签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写性内部请示文种,不属于正式公文,故其不必经过正式公文的一般处理手段,在格式上与一般下载式的请示公文也有所区别。一是可以直接主送有关主管领导同志,二是落款应由请示的机关或部门负责人签名,不必加盖公章。其正文写法可根据内容,参考一般请示行文。例如:关于《对医疗单位购进保健药品、非治疗性商品检查情况的报告》的处理意见×市长: 少数医疗单位乱购乱进保健药品和非治疗性商品,严重违背了有关文件规定,增加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经费的支出。这是市审计、财政、工会对24所医院进行抽查中发现的。必须加强教育,予以制止。拟将这个材料批转各有关单位以引起重视,请审示。 ×××(有关负责人签名) xxxx.x.xx四、写法——固定格式和常见用语1、写法标题(切忌语言重复)称呼(致发对象:一个对象,针对机关而非机关领导)正文:缘由:(依据的政策—略写,事实情况—详写)——要求:(拟如何……提出方法方便上级考虑和采纳)结尾:用祈请语,请上级“批示”、“批准”、“批转”等,而不是“审阅”、“审查”(报告用)落款:发文机关和时间2、注意事项:请示的问题,必须是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理由必须充足,解决办法必须切实可行。目前有些请示,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需要马上回答的。比如,一份注明日期是一九八○年二月的请示,要求主管业务部门在做一九八一年计划时增加预算。理由是一九八○年预算过紧,预计一九八一年还要增加机构等等。这样的请示,上级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一九八一年该机关是否增加机构,还要看形势的发展,二月份只能预测,不能最后肯定下来,而当时也不是做来年预算的时机。因此这份请示,上级单位只好把它作为备忘录压了下来。还有的请示,虽然是工作中急于解决的问题,理由也比较充足,但解决办法不明确、不具体,实行起来容易产生偏差和混乱,因此披上级单位退了回来,责成请示单位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后,再行请示。请示的内容如涉及其它单位,必须事先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然后才能行文。特别是要求上级批转的请示,更要注意同有关单位协商研究。否则,不仅文件容易出漏洞,即便所提意见十分完善,批转后执行起来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3、语言要求请示是上行公文,语气应注意要诚恳谦恭;杜绝明确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我们认为”“一定要”等,减少施压的嫌疑,行文的主观性若引起上级部门的反感,会使请示的批准、转呈被耽搁,或不予批复而转回;实事求是;可以充分陈述理由,但应避免偏执(不要为了使上级机关能够批准而有意突出强调一部分事实,掩盖另一部分事实。对存在困难可以充分反映,以求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但不应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有意夸大困难);撰写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请示时,应注意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平实,内容明白具体;切忌将请示缘由写得抽象、笼统,切忌请示事项中提出过分的要求,切忌提出华而不实的建议、措施,使上级机关看不出所请示批准办理的事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很难被批准。 教师讲授并板书课程思政点:工作中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诚信,廉洁奉公。课程思政点:学生在学习公文写作格式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规则意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业布置1分钟 课后习题板书设计 报告①概念②特点③分类④写法二、请示 ①概念②格式课后评注 本次课,让学生了解了报告与请示的概念及特点,并让学生学习报告与请示常见的篇章结构,同时,让学生把握了报告与请示的写作要求及具体写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