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文写作:通知与通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公文写作:通知与通报教案

资源简介

章节及课题 第四课:公文写作——通知与通报
时数与日期 课时:二课时 时间与班级:全校公共选修课2024.11.11 (五、六) 3109教室2024.11.11 (七、八) 2104教室2024.11.13 (三、四) 2107教室2024.11.14 (五、六) 4510教室2024.11.14 (七、八) 4415教室
目的要求 1、知识教学:通知和通报的适用范围及特点、通知的主要类型、通知的结构与写法2、能力发展:掌握通知和通报的一般写法,并能写出合格的通知。3、激发运用公文写作这一特殊手段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通知、通报的基本格式及写作要求 2、弄清通知、通报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1、通知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2、通知的结构与写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归纳法、讨论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过程 方法与手段
组织教学1分钟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学习委员点名并 学习委员点名并记入日志。
课程思政点:强调公文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第一课时一、公文性质和种类 公务文书也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它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特定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根据 2000 年 8 月 24 日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行政公文种类主要有 13 种: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公告 (四)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议案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意见 (十二)函 (十三)会议纪要 公文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按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二)按内容及所限定的阅读范围程度,公文可分为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三)按时限要求,公文可分为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 二、通知(一)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文件;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公文,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二)通知的种类根据内容与作用,通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指示性通知。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指示性通知往往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的特点。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种。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需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转发性通知是“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同样需在标题中注明“转发”字样。3、事项性通知(工作通知)。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些事项,除交待任务外,通常还提出工作原则和要求,让受文单位贯彻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4、知照性通知。用于告知某一事项或某些信息的通知,诸如庆祝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机构,人事任免,启用新印章,更改电话,更正文件差错等,都可用这种通知行文。5、会议通知。即告诉有关单位或个人参加会议的通知。(三)通知的特点:1、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对通知的行文路线限制不严,主要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所属成员的下行文,但平行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使用通知知照有关事项;通知写作灵活自由,使用比较方便。2、文种功用多具有指导性。上级机关和组织向下级机关、组织用通知行文,都明显体现出指导性。特别是部署和布置工作、批转和转发文件等,都需明确阐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说明需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要求等。一部分通知对下级或有关人员有约束力,起指挥、指导作用;另一部分通知则主要起知照作用。3、有明显的时效性。通知事项一般是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四)通知的写法1、指示性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作出指示和安排,而根据公文内容又不必用“命令”或“指示”时,可使用这类通知。 一般先写发文的缘由、背景、依据;在事项部分,或写所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原则、具体工作要求等。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2、批示性通知 标题通常由发文单位、动词“批转”、被批转文件名称、“通知”四部分组成。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上同意”“要认真贯彻落实”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结尾写明发文日期。最后将被批转的文件附后即可。(五)通知的写作要求1、主题要集中 2、重点要突出 3、讲求实效 第二课时通报一、什么是通报 通报是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重要情况 (1)种类根据通报的作用,可将通报分为三类①表彰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注重从典型事例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好经验,深入宣传好思想,号召人们向先进学习。②批评性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处理错误,批评不良倾向③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作为工作的参考。(2)特点通报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它对下级和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用,主要起倡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通报写作的基本格式 (1)标题通报标题大多采用公文的常规写法,即三要素齐全的完标题或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只有“事由+文种”。如果是张贴的通报可只写文种。(2)上款标题下一行顶格写受文单位,一般用泛称,也可不写上款。(3)正文通报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①主要事实表彰性通报要突出主要先进事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做,有何结果,批评性通报要抓住主要错误事实,即将事故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时间、地点、后果等交待清楚,情况通报叙述基本事实,阐明发布通报的根据、目的、原因等。②事实评析表彰性通报,指出其典型意义,或概括其主要经验;批评性通报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原因,指出危害及应吸取的主要教训等;情况通报是叙述有关情况,并对情况做必要的述、评价,有时还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看法。③ 决定与要求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一般写明组织结论与予以表彰或处理的决定,有的把这一内容写在评析事件部分,同时提出对表彰或批评对象与读者的希望、要求。情况通报,在明确情况的基础上,对受文机关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写进正文的材料和事件,必须真实、准确,实事求是,这样才令人信服,必须典型、有普遍意义,针对性强,才对工作有指导作用,对群众有教育作用。它的内容切忌一般化,宁可不发,不可滥发。各类通报正文的写法有一定差异。a、表彰性通报这类通报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先进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部分。先进事迹,要具体叙述“时、地、因、果、人、事”等六要素,实事求是,不任意夸大、渲染,突出重点,能体现先进的思想境界和突出通报中心的,就写得详细些,无关紧要的可一笔带过或略而不记。先进事迹评价,这是体现通报主旨的部分,应在介绍先进事迹或经验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分析归纳。评价要客观,文字要简明,不必有过多的议论。表彰决定,是写明领导机关对表彰奖励的决定,要写的具体,明确。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对被表彰者的勉励和期望,也包括对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希望和号召。要求切实可行,符合实际。b、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的惩戒作用十分突出,除在一定范围内批评处理错误外,着重是要分析原因教训,引起有关方面和干部的警觉,以防类似的事件发生。正文包括错误事实、错误原因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错误事实部分要围绕通报批评的主要问题,如实反映情况,写明涉及的单位和人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以及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错误原因和教训部分,一般要针对错误事实分析原因,点明实质,总结教训,指出危害。要写得准确中肯,实事求是既不可无限上纲也不可大事化小。分析评议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处理决定部分要明确写出对错误事实所做的处理决定,这部分也可写在开头。要求和希望是针对错误及其教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要求,告诫犯错误人员,教育大家。这部分要写的简略、概括。c、情况通报这类通报内容集中,多为一事一报。写作比较灵活自如,结构因文而定。主要是据实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有的还要针对通报的情况提出要求和希望。行文要突出重点、抓住本质。无论陈述情况的始末,发展过程,还是分析问题,都要不枝不蔓,语言要简洁,得体。这类通报的结构可采用分类叙述或自然分段式。落款 写发文机关名称并注明日期。4、表明生效标志在落款处盖发文机关印章,或写明发文机关名称5、发文时间用汉字标写发文的年、月、日。 10分钟教师讲授并板书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4分钟9分钟35分钟
作业布置1分钟 写通知与通报
板书设计 通知与通报 一、公务性文书二、通知①概念②特点③分类④写法三、通报 ①概念②格式
课后评注 本节课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本次课,让学生了解了通知和通报的概念及特点,并让学生学习通知和通报常见的篇章结构,同时,让学生把握了通知和通报的写作要求及具体写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