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四章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四章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四章 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呼吸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协调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咽 C.气管 D.肺
2.冬天,外界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37 ℃,避免对肺造成损伤。这说明呼吸道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3.下列关于人体肺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目多 B.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
C.肺泡壁很薄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4.婴儿出生后,胸廓自然扩大,外界气体第一次吸入肺,气体排出时经过喉部,冲击声带而发出声音,这就是婴儿的第一次啼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胸廓容积扩大引起肺回缩
C.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D.呼气时可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5.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6.如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状态A 状态B
A.A可能为平静状态,B可能为运动状态
B.B状态下呼吸频率为27次/分
C.M点、N点时,膈肌均为舒张状态
D.B状态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均大于A状态
7.图1、2分别是呼吸运动模拟图和气体含量变化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②模拟肺,③模拟胸廓
B.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
C.图1甲中,③处于扩张状态,引起呼气
D.若图2中气体为二氧化碳,A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8.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是指通过雾化装置把药物变成微小雾滴,经患者口鼻吸入到达肺部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影响肺部气体交换 B.药物会经过人体的喉部
C.吸入药物时,肋骨下降 D.比口服用药到达肺部速度快
9.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一旦有人发生异物窒息,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可以选择使用标准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救护者可按如图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C.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10.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和b代表不同气体,c代表富含血红蛋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气体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依靠c运输
B.肺泡中的a气体需要透过5层细胞膜才能进入c
C.a气体最后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D.c代表的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11.图一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二为肋间肌状态变化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图三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血液从1端流到2端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
B.图一中的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对应图二为B→A状态
C.图二中A→B状态表示吸气过程,此时②处于舒张状态
D.图二中B→A状态对应图三中的AC段
12.下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中的氧气直接在血浆中运输,不需要借助红细胞
B.②④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C.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13.下表是某人的肺泡内、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其中能正确表示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组数据是(假设其他气体含量相同)(  )
项目 A B C D
氧气/二氧化碳 100/116 100/40 100/150 100/30
A.A B.B C.C D.D
14.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有生物学知识作依据的。下列相关解释不科学的是(  )
A.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形成于口腔,含有大量的病菌
B.吃饭时不宜高声谈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
C.用鼻呼吸好——鼻腔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
15.尿液形成及排出的顺序是(  )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16.一科普动画视频中,某器官自述:“我能清除废物、毒物,参与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形成尿液。”你觉得这一器官最可能是(  )
A.肺 B.肾脏 C.皮肤 D.大肠
17.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原尿中,不应含有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蛋白质
18.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尿液的化验数据样本(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主要成分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 — ++ 1.6 1.5 0.02 ++ ++
A.肾小囊 B.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C.肾小管 D.肾小球
19.维生素B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储存是有限的,需要每天由饮食补充。当摄入量较大时,会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结合图示分析,维生素B2排出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B2由①进入③
B.维生素B2能滤过到④中
C.维生素B2在⑤处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
D.⑥中的维生素B2会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20.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按序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球,其内液体为血液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从液体成分上看,甲是糖尿病人
21.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血液流经肾小球可形成原尿
C.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使用甘露醇会导致尿量减少
22.关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汗液是由汗腺形成的
B.汗腺周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是汗液的来源
C.汗腺位于皮肤的表皮层
D.汗液的排出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B.肾小管缠绕着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
C.肺泡壁薄,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心肌壁最发达的是右心室,有利于其将血液泵向全身
24.近年来,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每年夏季,学校都会加大防溺水安全教育力度。为了防止溺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  )
A.可在黄河流域下水游泳
B.剧烈运动或繁重体力劳动后立即下水游泳
C.只要水性好,可以随意下水游泳
D.发现有人溺水,不要盲目施救,尽快寻求帮助并借助工具科学施救
25.如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的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炎热天气,汗液是人体排出水分的主要途径
B.人体通过排尿和排汗都能将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
C.随外界温度升高,尿液的分泌量减少,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有害人体健康
D.随外界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部分热量,可以调节体温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5分)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图2是心肺复苏的第一步——胸外心脏按压,图3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痰的形成部位是[④]________、[ ]________。
(2)图2中当施救者双臂垂直往下按压病人胸骨下端时,胸廓下陷,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状况相当于图3曲线中的________段。
(3)进行心肺复苏的第二步——人工呼吸之前,需先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如图A、B、C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气体交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b表示相应的气体。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B]肺内的气体交换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该过程都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外界空气需通过过程[①]________与[②]________进出肺泡,促进了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可用图中的[ ]来表示。
(3)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气体a需要与____________结合,并由红细胞运送。
28.(6分)肺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之一。
(1)肺活量能体现肺与外界进行____________的能力。测量肺活量时应尽力吸气后再____________,取三次测量的________(填“最大值”或“平均值”)。
(2)研究者采用两种不同训练方式对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一周两次,持续12周后,测算肺活量的提升率。
训练方式1:一组训练后,心率恢复到平静状态时,即开始下一组训练;
训练方式2:一组训练后,心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即开始下一组训练。
①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相应增加,使如图所示的[a]肋间肌和[b]__________功能加强,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幅度________。训练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可以提高肺活量。
②与训练方式1相比,训练方式2使肺活量的提升率更高,这主要是由于该方式训练过程中,两组训练间________________。
29.(11分)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许多废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形成尿液的“滤过工厂”——肾单位。那么,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滤过装置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一是小青组的作品。请分析回答:
(1)小青准备代表本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滤过装置,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滤过装置 肾单位
液体a 模拟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层滤纸 模拟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
滤过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 模拟③中的液体,即____________
(2)小青和同学们总结了肾单位的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血液流经①时,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了③中的液体;该液体流经[⑤]________时,全部的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________,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人体将________、________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
(3)最后,老师问同学们:除以上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排出废物呢?请你也说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30.(6分)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男子和女子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运动员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________,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约180 L原尿,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 L,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D B D C A C B A A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B D D C A D C D D C
6.C 方法点睛: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识图时看单位时间内达到峰值的次数,即为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呼吸深度主要看呼吸时肺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13.C 点拨: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扩散完成的,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至血液,再由血液扩散至肺泡,故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
20.A 点拨:根据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①是肾小球、②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26.(1)气管 ⑤ 支气管
(2)BC (3)保持呼吸道畅通
27.(1)C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2)吸气 呼气 A (3)血红蛋白
28.(1)气体交换 尽力呼气 最大值
(2)①膈肌 增大 ②恢复时间较短
29.(1)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肾小球 肾小囊内壁 原尿
(2)滤过 肾小管 葡萄糖 重吸收 尿素 尿酸
(3)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少量尿素、部分水和无机盐(或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30.(1)呼吸运动 收缩 有机物 线粒体
(2)肾小球和肾小囊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