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练习
一、单选题
1.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一致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两幅图片中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是
A.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实现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C.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了主心骨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是彻底打击帝国主义的,因此它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而为帝国主义所反对。但是它却为社会主义所容许,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由此可知,中国的“这种革命”( )
A.性质是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B.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4.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参加游行示威的一部分进步学生和工人返回长辛店后,迅速传播五四运动的斗争情况,在工人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月6日,长辛店的工人组建救国十人团,积极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进行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对抗北洋军阀政府。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
①给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②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
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中,有的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准备功成身退;有的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进行转移实业;有的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醉心于议会政治。这说明( )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已经丧失了革命性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承担不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
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
③完成“上篇”,就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④完成“下篇”,我国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初步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道路
B.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D.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10.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
①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斗争的主心骨
②始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③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④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由此可知,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战胜西方列强、结束殖民统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1920年底,王右木在成都创办马克思读书会,自费创办《人声》报宣传马克思主义;恽代英、萧楚女、吴玉章等也在四川各地展开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上述情况反映出( )
①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在当时的中国得到深入发展
②革命先驱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民族复兴道路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并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进步分子
④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尝试过各种形式,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以失败告终。这些模式或道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 )
①中国统治阶级闭关锁国,没有借鉴西方发展经验
②中国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民主革命
③不符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④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也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④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级在探讨“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知识时,搜集到了以下素材。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毛泽东在总结党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在全党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分析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系统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团结抗日,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倡导、建立和维护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号召下,海内外华夏儿女勠力同心、共赴国难,筑起了中华民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光辉时刻。新中国的成立,宛如一部气势恢宏、波澜壮阔且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强调,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十月革命以后一个带世界性的大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结合材料,运用“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不是在新中国已经成立后临时提出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特别重视探索社会历史条件与中国革命目标的内在关系。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就是要认识到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做任何决策都必须从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根本利益出发。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这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材料二 “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者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C B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C D C
1.D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排除。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目标并不完全一致,②排除。
③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C
【详解】A: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该时期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没有实现,A说法错误。
B: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向,B说法错误。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了主心骨,C符合题意。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C
【详解】A: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这种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它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排除。
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是与题意无关,B排除。
C:它却为社会主义所容许,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C正确。
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D排除。
故本题选C。
4.C
【详解】①:十月革命为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①错误。
②:从材料“在工人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正确。
③:从材料“积极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进行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对抗北洋军阀政府”可知,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③正确。
④: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①说法错误。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它的革命前途最终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正确。 
③:就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它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正确。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B
【详解】①④: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①④观点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②说法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1949年到1956年,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C
【详解】②④:材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面对复杂政治局势时的无力和妥协,这表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其难以单独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②④正确。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软弱性,但不能由此断定其丧失了革命性,①不选。
③:材料未涉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③不选。
故本题选C。
8.A
【详解】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①正确。
②: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②正确。
③:完成“上篇”,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未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③错误。
④:完成“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9.D
【详解】A:材料强调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并没有指明革命道路问题,A不符合题意。
B:材料强调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未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B排除。
C: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C错误。
D:“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表明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B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①③正确。
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1919年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说法错误,②排除。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A
【详解】①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③正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而不是经济力量)的对比,②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C
【详解】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纪元,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③正确。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不是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3.A
【详解】①③: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①③正确。
②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反对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战胜西方列强、结束殖民统治”不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4.C
【详解】①③:题干不反映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而是反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①不符合题意,③正确。
②:为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王右木等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他们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是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具体体现,②正确。
④:1917年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而且材料反映不出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5.D
【详解】①:当时的统治阶级也试图学习西方经验走资本主义道路,①排除。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资产阶级也并非阻碍民主革命,但因为其自身有局限性进而导致民主革命失败,②错误。
③:“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但各种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可见这些模式或道路均不符合中国近代基本国情,③正确。
④:这些模式或道路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C
【详解】②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④正确。
①: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错误。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夺取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18.①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
20.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