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高考真题 1.1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高考真题 1.1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大概念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思维导图】
  
课时1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
重点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知识盘查】
1.水与细胞代谢
提醒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的水有清水、蒸馏水、无菌水和生理盐水四类。清水常用于植物实验,生理盐水常用于动物实验,无菌水常用于微生物实验。
2.与N、P相关物质归纳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提醒 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重金属盐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低温和盐析未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生理活性可恢复。
提醒 ①RNA中也可能有氢键,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局部含有氢键。②DNA单链中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不是氢键,而是磷酸二酯键。③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考虑变异),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tRNA相同。
5.糖的种类及功能
提醒 ①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②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几丁质、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③纤维素不溶于水,人体消化道中没有能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需借助肠道中的微生物才能消化纤维素。④几丁质含有N,用于废水处理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
6.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提醒 ①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的O2多,产生的H2O多。②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要比谷物类作物(含淀粉多)种子浅一些(与细胞呼吸消耗O2多少有关)。③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
【曾经这样考】
1.(2024·黑吉辽卷,1)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2+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2.(2024·贵州卷,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根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3.(2024·甘肃卷,1)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4.(2023·新课标卷,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5.(真题重组)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判断有关细胞中化合物说法的正误。
(1)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饱和脂肪酸。(2024·湖南卷,1A)(  )
(2)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2021·全国乙卷,3C)(  )
(3)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2021·浙江6月选考,5A)(  )
(4)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2023·湖北卷,1A)(  )
(5)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2022·湖南卷,1A)(  )
(6)蛋白质和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2020·北京卷,2CD)(  )
(7)纤维素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2021·海南卷,1C)(  )
(8)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2020·江苏卷,2B)(  )
(9)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2020·海南卷,1B)(  )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围绕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考查生命观念
1.(2024·湖北宜昌协作体联考)水和无机盐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
B.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C.微量元素对生物体必不可少,如血红蛋白的肽链形成必须有Fe参与
D.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2.(2024·江苏盐城一中调研)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②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③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④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⑤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 ⑥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⑦Na+缺乏会引起人体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 ⑧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与某些无机盐有关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考向2 围绕细胞中的有机物,考查科学思维
3.(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更容易被人体消化
B.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
C.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
D.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
4.(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1)有机物分子参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也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不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固醇类物质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C.基因的表达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改变二硫键不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5.(2024·华师一附中调研)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子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食用米粉
B.菜籽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其一般不能用于高温烹饪
C.健康人可适量摄入胆固醇,若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管硬化
D.糖类和脂肪可大量相互转化,因此高脂饮食可以满足人体对脂肪和糖类的需求重点2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知识盘查】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提醒 ①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虽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进行。②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提醒 ①视网膜、小肠黏膜等生物体内的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②核糖体、中心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有生物膜(细胞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没有生物膜系统。③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3.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1)图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提醒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三看法”判断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提醒 ①水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出入细胞,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mRNA和亲核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运输。
③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也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如突触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④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
【曾经这样考】
1.(2024·江西卷,1)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溶酶体中酶类物质外溢,引起机体异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下列有关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稳定性依赖其双层膜结构
B.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从溶酶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
D.从溶酶体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
2.(2024·安徽卷,1)真核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
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间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
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3.(2023·全国甲卷,4)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4.(2024·山东卷,4)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5.(真题重组)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2022·江苏卷,8C)(  )
(2)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2023·海南卷)(  )
(3)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2021·全国乙卷,2A)(  )
(4)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023·湖南卷,2B)(  )
(5)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2023·海南卷,3C)(  )
(6)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与K+、Na+主动运输有关的通道蛋白。(2022·浙江1月选考,8D)(  )
(7)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2021·湖南卷,3D)(  )
(8)如图为植物细胞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2021·浙江1月选考,12B)(  )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围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2024·湖北孝感重点高中联考)甲藻的细胞核较为特殊,染色质呈串珠状,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且没有纺锤体形成。科学家认为甲藻是从原核过渡到真核的关键生物,下列哪项内容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  )
A.甲藻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甲藻核DNA首尾相接且缺乏组蛋白
C.甲藻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并不会消失
D.甲藻的生活类型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
2.(2024·湖北黄冈中学模拟)1970年科学家将离体培养的小鼠和人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人、鼠杂交细胞,然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细胞表面抗原分布的变化来研究膜蛋白的侧向扩散,如图所示,用绿色荧光素对小鼠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用红色荧光素对人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蛋白均匀分布的原因是膜蛋白的侧向扩散
B.荧光素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C.荧光抗体的分布情况可以代表细胞融合的程度
D.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能与胞内蛋白结合
考向2 围绕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考查科学思维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3)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约占人体质量的70%。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为了探究它在水分子进出细胞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分别取细胞膜上含水通道蛋白(A组)和除去水通道蛋白(B组)的同种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定时测量细胞体积,结果如图。下列关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进出A组细胞的主要方式为协助扩散
B.A组细胞体积达到最大后水分子不再进入细胞
C.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水分子进入细胞时不需要和水通道蛋白结合
4.(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2)为探究某植物对镉(Cd2+)的跨膜运输方式,在一定Cd2+浓度的培养液中水培,设置4组实验:对照组(Ⅰ)、加入Ca2+通道抑制剂(Ⅱ)、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Ⅲ)、加入K+通道抑制剂(Ⅳ),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组织中的Cd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中Ⅰ、Ⅲ可知,细胞吸收Cd2+存在主动运输
B.由图中Ⅰ、Ⅳ可知,K+通道蛋白不参与吸收Cd2+
C.细胞吸收Cd2+过程中,Cd2+要与Ca2+通道蛋白结合
D.增加Ⅰ组培养液的Ca2+含量,可能降低Cd2+吸收量【思维导图】
课时1 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运输
重点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知识盘查】
1.水与细胞代谢
提醒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的水有清水、蒸馏水、无菌水和生理盐水四类。清水常用于植物实验,生理盐水常用于动物实验,无菌水常用于微生物实验。
2.与N、P相关物质归纳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提醒 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重金属盐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低温和盐析未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生理活性可恢复。
4.“核酸”归纳
提醒 ①RNA中也可能有氢键,如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局部含有氢键。②DNA单链中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的不是氢键,而是磷酸二酯键。③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考虑变异),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tRNA相同。
5.糖的种类及功能
提醒 ①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②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几丁质、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③纤维素不溶于水,人体消化道中没有能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需借助肠道中的微生物才能消化纤维素。④几丁质含有N,用于废水处理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
6.脂质的种类及作用
提醒 ①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故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需要的O2多,产生的H2O多。②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要比谷物类作物(含淀粉多)种子浅一些(与细胞呼吸消耗O2多少有关)。③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
【曾经这样考】
1.(2024·黑吉辽卷,1)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2+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Ca2+不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C正确;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2.(2024·贵州卷,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根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答案 D
解析 种子吸收的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形成结合水,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可用于细胞呼吸,故糖类含量逐渐下降,蛋白质等也可被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且种子萌发过程中还有酶的合成,因此有机物种类增多,B错误;幼苗根细胞中的无机盐和水均可参与细胞构建,C错误;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水解产生的H+可参与形成NADPH,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和NADH,D正确。
3.(2024·甘肃卷,1)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答案 C
解析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A正确;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有机物的总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C错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正确。
4.(2023·新课标卷,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答案 B
解析 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A正确;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一般为主动运输,B错误;血糖浓度升高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C、D正确。
5.(真题重组)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判断有关细胞中化合物说法的正误。
(1)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饱和脂肪酸。(2024·湖南卷,1A)(×)
提示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2)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2021·全国乙卷,3C)(×)
提示 细胞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
(3)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2021·浙江6月选考,5A)(×)
提示 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其不存在于类胡萝卜素中。
(4)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2023·湖北卷,1A)(×)
提示 蛋白质变性使其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一般不会导致肽键断裂。
(5)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2022·湖南卷,1A)(×)
提示 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
(6)蛋白质和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2020·北京卷,2CD)(×)
提示 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DNA具有相同的双螺旋结构。
(7)纤维素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2021·海南卷,1C)(×)
提示 纤维素和淀粉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
(8)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2020·江苏卷,2B)(×)
提示 单糖、二糖和脂质等不是生物大分子。
(9)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2020·海南卷,1B)(×)
提示 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水解的终产物。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围绕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考查生命观念
1.(2024·湖北宜昌协作体联考)水和无机盐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
B.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C.微量元素对生物体必不可少,如血红蛋白的肽链形成必须有Fe参与
D.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答案 C
解析 水分子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也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A正确;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时,细胞代谢缓慢,抗逆性增强,B正确;血红蛋白含有Fe,但Fe不参与肽链的合成,而是以血红素的形式和肽链结合在一起,C错误;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随着生长期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因此,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D正确。
2.(2024·江苏盐城一中调研)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②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③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④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⑤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 ⑥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⑦Na+缺乏会引起人体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 ⑧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与某些无机盐有关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 A
解析 草酸和钙容易在肠管道中形成草酸钙,导致钙难以被吸收,①正确;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②正确;KH2PO4属于无机盐,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③错误;将植物秸秆燃烧殆尽会得到灰烬,这些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④正确;N和Mg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⑤正确;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部分无机盐也参与有机物的合成,比如铁参与合成血红素,镁参与合成叶绿素,⑥错误;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Na+内流有关,Na+缺乏会引起人体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⑦⑧正确,故选A。
考向2 围绕细胞中的有机物,考查科学思维
3.(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更容易被人体消化
B.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
C.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
D.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
答案 D
解析 煮熟后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未断裂,未发生水解),此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更容易被人体消化,A正确;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细胞吸收,B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C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等都有关,D错误。
4.(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1)有机物分子参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也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不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固醇类物质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C.基因的表达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改变二硫键不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上有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构成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A错误;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其中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错误;基因的表达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使得其能够感受到光照的变化,光照又能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C正确;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形成或断裂会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使其功能改变,D错误。
5.(2024·华师一附中调研)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子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食用米粉
B.菜籽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其一般不能用于高温烹饪
C.健康人可适量摄入胆固醇,若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管硬化
D.糖类和脂肪可大量相互转化,因此高脂饮食可以满足人体对脂肪和糖类的需求
答案 C
解析 水稻种子中的淀粉含量较高,淀粉可被人体消化水解为葡萄糖并吸收,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米粉,A错误;菜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B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健康人可适量食用含胆固醇的食物,但若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则可能导致血管硬化,C正确;人体内的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重点2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知识盘查】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提醒 ①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虽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进行。②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提醒 ①视网膜、小肠黏膜等生物体内的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②核糖体、中心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有生物膜(细胞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也没有生物膜系统。③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3.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1)图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提醒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三看法”判断物质进出细胞方式
提醒 ①水分子主要通过协助扩散出入细胞,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mRNA和亲核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运输。
③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也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如突触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④同一种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
【曾经这样考】
1.(2024·江西卷,1)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溶酶体中酶类物质外溢,引起机体异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下列有关溶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稳定性依赖其双层膜结构
B.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从溶酶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
D.从溶酶体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
答案 A
解析 溶酶体属于单层膜细胞器,A错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如蛋白酶等,这些蛋白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C正确;溶酶体内呈酸性,而细胞质基质接近中性,所以溶酶体中的酶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D正确。
2.(2024·安徽卷,1)真核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
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间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
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答案 B
解析 液泡膜上有的载体蛋白参与协助扩散,A错误;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B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前期解体,C错误;[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D错误。
3.(2023·全国甲卷,4)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用30%的蔗糖溶液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升;用清水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会扩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错误;当蔗糖浓度超过细胞液浓度之后,随着所用蔗糖浓度上升,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下降,细胞液浓度上升,C正确,D错误。
4.(2024·山东卷,4)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答案 B
解析 细胞失水过程中,水从细胞液流出,细胞液浓度增大,A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则外层细胞的细胞液单糖多,且外层细胞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单糖,故外层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B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内部薄壁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外层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大,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光合作用产物向内部薄壁细胞转移,有利于外层细胞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5.(真题重组)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2022·江苏卷,8C)(×)
提示 蓝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2)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2023·海南卷)(√)
(3)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2021·全国乙卷,2A)(×)
提示 死细胞的膜失去选择透过性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
(4)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023·湖南卷,2B)(√)
(5)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2023·海南卷,3C)(×)
提示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等各种细胞器。
(6)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与K+、Na+主动运输有关的通道蛋白。(2022·浙江1月选考,8D)(×)
提示 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与K+、Na+主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参与的是协助扩散。
(7)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2021·湖南卷,3D)(×)
提示 1 mol/L NaCl溶液中溶质微粒浓度为2 mol/L(含Na+和Cl-),而1 mol/L蔗糖溶液中溶质为蔗糖分子,故1 mol/L 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于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8)如图为植物细胞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2021·浙江1月选考,12B)(√)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围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2024·湖北孝感重点高中联考)甲藻的细胞核较为特殊,染色质呈串珠状,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且没有纺锤体形成。科学家认为甲藻是从原核过渡到真核的关键生物,下列哪项内容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  )
A.甲藻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甲藻核DNA首尾相接且缺乏组蛋白
C.甲藻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并不会消失
D.甲藻的生活类型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甲藻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核DNA首尾相接且缺乏组蛋白,即为环状DNA,这与原核生物相似,能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甲藻在有丝分裂中核膜并不消失,不能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既有自养型生物,也有异养型生物,甲藻的生活类型既有自养型也有异养型,不能说明甲藻仍保留了原核生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2.(2024·湖北黄冈中学模拟)1970年科学家将离体培养的小鼠和人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人、鼠杂交细胞,然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细胞表面抗原分布的变化来研究膜蛋白的侧向扩散,如图所示,用绿色荧光素对小鼠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用红色荧光素对人细胞表面抗原所对应的抗体进行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蛋白均匀分布的原因是膜蛋白的侧向扩散
B.荧光素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C.荧光抗体的分布情况可以代表细胞融合的程度
D.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素标记的抗体能与胞内蛋白结合
答案 A
解析 荧光蛋白均匀分布是因为细胞膜上的膜蛋白质能够侧向扩散,A正确;抗体与细胞膜表面膜蛋白结合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荧光素对抗体进行标记,不属于抗原,B错误;荧光抗体的分布情况只能代表细胞膜融合的程度,而不能代表细胞融合的程度,C错误;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只能与细胞膜外侧的蛋白质结合,D错误。
考向2 围绕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考查科学思维
3.(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3)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约占人体质量的70%。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为了探究它在水分子进出细胞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分别取细胞膜上含水通道蛋白(A组)和除去水通道蛋白(B组)的同种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定时测量细胞体积,结果如图。下列关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进出A组细胞的主要方式为协助扩散
B.A组细胞体积达到最大后水分子不再进入细胞
C.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水分子进入细胞时不需要和水通道蛋白结合
答案 B
解析 含水通道蛋白(A组)和除去水通道蛋白(B组)相比,A组细胞体积的增加程度大于B组细胞,说明水分子进出A组细胞的主要方式为协助扩散,A正确;A组细胞体积达到最大后,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平衡,B错误;B组没有水通道蛋白,但是细胞体积仍然在缓慢增大,说明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C正确;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正确。
4.(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2)为探究某植物对镉(Cd2+)的跨膜运输方式,在一定Cd2+浓度的培养液中水培,设置4组实验:
对照组(Ⅰ)、加入Ca2+通道抑制剂(Ⅱ)、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Ⅲ)、加入K+通道抑制剂(Ⅳ),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组织中的Cd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中Ⅰ、Ⅲ可知,细胞吸收Cd2+存在主动运输
B.由图中Ⅰ、Ⅳ可知,K+通道蛋白不参与吸收Cd2+
C.细胞吸收Cd2+过程中,Cd2+要与Ca2+通道蛋白结合
D.增加Ⅰ组培养液的Ca2+含量,可能降低Cd2+吸收量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Ⅰ、Ⅲ可知,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下降,说明细胞吸收Cd2+存在主动运输,A正确;由图中Ⅰ、Ⅳ可知,加入K+通道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基本未发生改变,说明K+通道蛋白不参与吸收Cd2+,B正确;由图中Ⅰ、Ⅱ可知,加入Ca2+通道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下降,说明Ca2+通道蛋白参与吸收Cd2+,通过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无需与通道蛋白结合,Cd2+与Ca2+竞争Ca2+通道蛋白,增加Ⅰ组培养液的Ca2+含量,可能降低Cd2+吸收量,C错误,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