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问题探讨1.这两幅图片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尝试说明他们生活环境的异同。2.若将图1的细胞置于图2的生活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图1图2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若将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生活的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出现吸水涨破的现象。1.1细胞生活的环境约占2/3约占1/31.体液: 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易错警示]唾液、尿液、汗液、泪液等与外界直接相通的液体不是体液。2.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所以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思考讨论】P3观察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45%)血浆(55%)血浆≠血液 血浆=血清+纤维蛋白原摩擦产生空隙角质层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液水疱:摩擦性水疱,是因运动摩擦造成其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思考:①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②水疱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________和 (结构)③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下图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思考:人体每天由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的液体约20L,而从组织液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管的液体约为17L,其余液体是如何回流到血液循环中去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循环系统血 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壁淋巴循环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CO2和代谢废物请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组织细胞O2和养料物质细胞外液三种成分的判断方法(1)模式图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细胞,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线式图分析的突破点在于单向箭头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但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4.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细胞内环境多细胞生物体外环境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内环境=细胞外液原因: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B、肾小球肾炎 (血浆蛋白丢失)C、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D、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E、局部代谢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多。组织水肿:趣味思考:静脉注射(输液)和肌肉注射(打针),药物到达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运输途径有什么不同?静脉注射(输液):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肌肉注射(打针):药→组织液(少数进入淋巴,淋巴又汇入血浆)→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成分 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9~60 U/L总蛋白 65~85 g/L总胆红素 5~21 μmol/L酸性磷酸酶 45~125 U/L尿素 2.8~7.2 mmol/L肌酐 57~111 mol/L尿酸 208.3~428.4μmol/L葡萄糖 3.9~6.1mmol/L乳酸脱氢酶 140~271 U/L三酰甘油 0~1.7 mmol/L成分 含量总胆固醇 3.1~5.2 mol/L钠 137~146 mol/L钾 3.5~5.3 mol/L钙 2.2~2.65 mol/L磷 0.81~1.45mmol/L镁 0.73~1.06 mmol/L血清铁 11~30 μmol/L氯 99~110 mmol/L碳酸氢盐 22~28 nmol/L总CO2 21~31.3 mmol/L血浆的化学组成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这么多物质,你能将它们归类吗?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有哪些物质?血浆中还有各种激素、维生素、氧气、抗体等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 :糖类、蛋白质、脂质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代谢废物:尿素、尿酸、CO2细胞外液的成分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甘油三酯(脂肪)是储备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细胞外液的成分(2)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化学成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蛋白质(1)血浆的化学成分水 90%蛋白质 7%~9%无机盐 1%血浆运输的其他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激素、O2、三酰甘油等代谢废物 尿素、肌酐、尿酸、CO2等【归纳整理】记住内环境成分的三类“属于”、两类“不属于”(1)三类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②血浆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尿酸、氨等。③血浆和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如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2)两类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H2O2酶以及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②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不属于内环境。③不能被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指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能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微粒的数目。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情境探究: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用它?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②酸碱平衡维持——缓冲对: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思考讨论】(1)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此时机体如何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试用化学知识解答。乳酸 + NaHCO3乳酸钠 + H2CO3酶H2CO3 → CO2 + H2O(2)当食物中或细胞代谢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如Na2CO3进入血液时呢?Na2CO3 + H2CO32NaHCO3经肾脏由尿液排出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Na+、葡萄糖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吸收和循环系统的运输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尿素主要通过肾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CO2主要通过肺扩散出去,再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2.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形成H2CO3,然后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H2CO3→H+ + HCO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请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食物O2循环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内环境体 内 细 胞代谢终产物、CO2O2营养物质(尿液)(汗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O2废物内环境呼吸系统淋巴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