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认识细胞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淘淘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2.某同学通过显微镜的低倍物镜看到如图所示视野,如果他想再用高倍物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移动装片使a像位于视野中央。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3.要使C中的图像变为D中图像,应调节图E中显微镜的( )结构A.④ B.⑤ C.③ D.①4.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A.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用镊子展平C.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D.碘液应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视野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②可能是由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D.细胞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6.在洛阳市初中实验考试中,小秦同学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操作过程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7.下列对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用镊子展平B.蓝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C.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同一侧吸引D.观察时,可以边看显微镜中的细胞结构边画图8.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细胞结构与生活的概念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结构中A为细胞膜,B为细胞核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D.叶绿体能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9.如图,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细胞长时间放在清水中会涨破B.图乙表示动物细胞,结构②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C.图中④是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D.图甲、乙所示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和线粒体1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荔枝营养丰富,又香又甜,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荔枝细胞的( )A.液泡 B.细胞核 C.细胞壁 D.叶绿体11.如图为小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小羊多莉的长相既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是因为多莉从B羊得到了(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12.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指的是绿叶繁茂,红花调零。其中的“绿”和“红”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核液泡 B.叶绿体液泡 C.叶绿体线粒体 D.细胞质细胞核1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C.水果的酸、甜等物质主要在细胞质内D.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特殊结构14.熟练使用显微镜及制作玻片标本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图一为某同学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图二为使用不同镜头组合观察同一标本的物像;图三为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图四为显微镜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2)图二,由视野①过度到视野②,需将装片向___移动。(3)图二,由视野③过度到视野④,应先转动图四的[___],选择较高倍数的物镜,最后调节[___]使物像更清晰。(4)图二,由视野③过度到视野④,视野内细胞数量会___。(5)图三,若要将物像放大200倍,已选用了“5x”的目镜,则应配选[___]号物镜。15.雏鹰小组的同学参加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综合实践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1)其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图。(2)切洋葱时,淘淘同学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产生该气味的物质来自洋葱细胞中液泡内的____________。(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内不易看清楚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4)请帮助小明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模型:____________(填序号)。制作细胞模型可供选择的材料:①塑料袋——细胞膜;②绿豆——叶绿体;③方纸盒——细胞壁;④琼脂和水——细胞质;⑤鲜葡萄——细胞核;⑥装满水的透明袋——液泡。(5)若雏鹰小组的同学用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B.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想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A错误,B正确。C.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C错误。D.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题图中,a像位于视野偏右方,如果想用高倍物镜看到清晰的a像,首先应移动装片使a像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因此,三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乙。故选C。3.答案:B解析: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要使C中的不清晰的图像变为D中清晰的图像,应调节图E中显微镜的⑤细准焦螺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答案:A解析:A.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A错误。B.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B正确。C.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C正确。D.染色时,将稀碘液滴于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D正确。故选:A。5.答案:D解析:细胞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6.答案:C解析:A.取显微镜时,应该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A错误。B.对光步骤: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10×)对准通光孔,而不是图中的高倍物镜(40×),B错误。C.小秦惯用右手写字,故要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右眼睁开,方便绘图,C正确。D.辨认细胞的细胞核时,为了方面观察,应对细胞染色并把被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D错误。故选C。7.答案:C解析:A.把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并用镊子展平,避免细胞的重叠,A正确。B.盖盖玻片时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B正确。C.染色时,将稀碘液滴于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不是在同一侧吸引,C错误。D.观察细胞结构时,可以边看显微镜中的细胞结构,边画图,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因此A为细胞膜,B为细胞核,故A正确。B.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故B正确。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但内表皮细胞为无色透明的细胞,因此不含有叶绿体,故C错误。D.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细胞中的能量变化非常复杂,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因此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故D正确。故选C。9.答案:C解析:A.图甲具有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将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A错误。B.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C.图中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C正确。D.图甲植物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图乙细胞中只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D错误。故选C。10.答案:A解析: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因此,岭南荔枝营养丰富,又香又甜,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荔枝细胞的液泡中,A符合题意。B.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B不符合题意。C.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不符合题意。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C解析:A.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其能够流动,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从克隆羊多莉诞生过程示意图中,可知多莉的细胞核来自于母羊B。具有供核母羊B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多莉长相几乎跟B羊一模一样,这说明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细胞核,C符合题意。D.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B解析:叶绿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液泡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细胞呈现不同的颜色,B正确, ACD错误。故选B。13.答案:B解析:A.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B.动植物细胞的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B正确;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C错误;D.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特殊结构,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无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D错误。故选B。14.答案:(1)③④②①(2)右下方(3)④;②(4)减少(5)③解析:(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记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因此,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③滴清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盖玻片。(2)显微镜成的倒立的像,即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移动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也是相反的。图二中,视野①的细胞偏右下方,由视野①过渡到视野②,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3)图二中,视野③过渡到视野④的变化是视野④的细胞更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④转换器来完成的。若想使物像更清晰,则转动②细准焦螺旋。(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由视野③过渡到视野④,显微镜的倍数变大了,视野内细胞数量会减少。(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三中,①④是目镜,②③是物镜。若要将物像放大200倍,已选用了“5x”的目镜,应选用40倍的物镜,即③号物镜。15.答案:(1)甲;乙(2)细胞液(3)细胞膜(4)①③④⑤⑥(5)E叶绿体解析:(1)观察图甲和图乙,我们可以看到图甲中有细胞壁(A)、液泡(F)和叶绿体(E),这些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因此,图甲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相反,图乙中只有细胞膜(B)、细胞核(C)和细胞质(D),这些都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但图乙没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因此图乙表示的是动物细胞。(2)切洋葱时,我们闻到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来自洋葱细胞中液泡内的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各种物质,包括产生气味的化学物质。(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内有些结构是不易看清楚的,特别是细胞膜。这是因为细胞膜非常薄,且紧贴在细胞壁上,所以在显微镜下很难分辨。(4)为了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模型,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我们可以这样选择:①③④⑤⑥。①塑料袋可以模拟细胞膜;③方纸盒可以模拟细胞壁;④琼脂和水可以模拟细胞质,因为它们具有流动性和半透明的特性;⑤鲜葡萄可以模拟细胞核,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都与细胞核相似;⑥装满水的透明袋可以模拟液泡,因为液泡内充满了液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②绿豆不应选择。(5)若雏鹰小组的同学用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结构是E叶绿体。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不见光的细胞,不含叶绿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