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2 合理利用网络
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学习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
自学思考题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7—20,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时间5分钟。
01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孩子们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只认识到害
只认识到利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
2.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是否浏览?
是否合适?
是否正确?
是否有用?
抖音宣布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将18岁以下的青少年用户群体分为两类分别进行引导: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进入后无法退出,且无法观看直播,仅能观看平台精选的适宜青少年的内容。
思考一:短视频平台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对网络信息缺乏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思考二:这启示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网友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某某小说写的很好看,收藏起来;许多名人故事耐人寻味,收藏起来;明星的八卦新闻很新奇,收藏起来……
在无休止的“收藏”中,小军变得疲惫不堪。
小军的一天
思考:都说上网冲浪是一件放松愉快的事情,为什么小军却疲惫不堪?
小军浏览信息过度所以疲惫不堪。
没时间写作业
没时间看书
忘记打篮球
1.你有没有遇见过上图中的问题?
2.网络还给你带来哪些困扰?
①记忆力下降,影响身心健康。
②沉溺网络脱离现实、荒废学业。
③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威胁自身安全。
无限的
网络信息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矛 盾
学会
“信息节食”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提高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
相关链接
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手机党”在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手机离了手,会觉得心神不宁,总像少了什么东西。”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90.4%的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
拓展思考: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1、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2、控制上网时间,请家长监督。
3、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例如:运动、阅读。
小调查:你如何看待网络上的这些信息?
“空调反复开关能省电”
“夏天吃‘苦’胜似进补”
“一个人不管多健康,多强壮,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第9次人就没了……”
“柿子和海鲜一起吃等同砒霜”
“柿子空腹吃或与奶制品混吃都会得结石”
谣言
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谣言
移花接木
无中生有
夸大其词
·
法律小讲堂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两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
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5.向他人求助。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救助。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1.注意信息出处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2.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谣言会及时澄清。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
今日头条
随着互联网、手机的广泛使用,网络使用越来越普遍化、年轻化,许多人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有一些人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通过网络来反映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但也有一些人……
思考: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4.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泄露他人隐私
恶意攻击他人
随意传播他人作品
污蔑、诽谤他人
随意宣泄负面情绪
小调查:你在上网时是否有过以下行为,你如何看待以下行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
(5)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02
传播网络正能量
张远坤的事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
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新知讲解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
2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合理利用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抵制不良信息
遵守道德和法律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传播正能量
要求
知识结构
随堂检测
1.如图,漫画中的行为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 )
A.具有规则意识,遵守法律与网络道德
B.增强自控力,提高我们的媒介素养
C.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不断沉迷网络
D.积极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权利
B
无关
无关
要合理利用网络,不能沉迷网络
2.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时下,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日渐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新风尚。为响应网络公益,公民应该( )
①制定网络规则,促进网络公益的健康发展
②学会利用网络力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社会群体
③奉献自己的全部时间,全身心投入更多公益活动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选项不是公民的角度
说法绝对
3.仔细观察如图漫画和文字说明,你认为该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
C
注:近日教育部出台“手机禁令”,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课堂上禁止玩手机。
①行己有耻,拒绝手机,远离网络
②自觉接受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③个人意愿服从集体规则,以保持集体的和谐之美
④只有当集体规则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才需要遵守和维护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错误
错误
4.“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于2023年3月12日发布《关于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任务之一就是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这传递的信息是( )
①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应理性表达观点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我们应增强辨别意识,不信谣,不传谣
④此举能全部解决自媒体中出现的新旧谣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不存在言论绝对自由
说法太绝对
课堂小测
5.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
①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刚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顺利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强在抖音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B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都是传播正能量的表现,①③符合题意。
课堂小测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并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低头族”因网络依赖症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为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提出两点建议。
解析: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