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级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
生物试卷
考试用时:9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2024、12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④3
2
A.在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
B.构成a、d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
C.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能向③中扩散
D.过敏反应时,人体内②处的液体会减少
2.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
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
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
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神经冲动沿神经元轴突传递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能称为反射
D.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3.“热射病”即重症中暑,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
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出现高热、汗液分泌逐渐减少、血压升高、呼吸衰竭、体温达到
40℃以上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40%至5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患者神经系统可能受到不可逆损伤并留下后遗症
B.患者体温上升到40℃的过程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体内温度过高,使酶活性增强从而加快机体代谢
试卷第1页,共12页
D.患者汗液分泌减少可能与皮肤血管收缩有关,并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4.离子通道又称“门通道”,是各种无机盐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根据“门”开关条件的
不同,可分为电压门通道(膜电位的变化使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
或关闭)、配体门通道(细胞内外的某些配体,如神经递质,与通道蛋白结合,引起通道
蛋白的构象改变,使通道开启或关闭)和应力激活通道(当质膜感受牵张刺激时,离子通
道打开或关闭)三种类型。下图是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神经冲动、刺激肌肉收缩过程中
相关离子通道先后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各门通道开放顺序以数字标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静止的神经肌肉接头
活化的神经肌肉接头
通道X、
】七神经末梢
:乙酰胆碱
通道Y
电压门Ca通道
通道Z
Ca
肌质网肌细
Ca通道激活
胞膜
A.通道X和通道Z属于电压门通道,通道Y属于配体门通道
B.神经末梢通过胞吐释放的乙酰胆碱,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C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与离子通道结合改变其空间构象
D.肌质网内Ca2+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高
5.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黑
暗的恐惧反射,老鼠的情绪记忆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科研人员抽取实
验鼠脑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普通老鼠也变得“喜亮怕暗”。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若在黑暗中电刺激消失,一段时间后“喜亮怕暗”消退甚至丧失无需大脑皮层参与
B.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C.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症
6.抗利尿激素(ADH)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12页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A 2、C 3、C 4、C 5、B 6、D 7、C 8、D 9、D 10、A
C 12、D 13、B 14、D 15、C
B 17、AC 18、AD 19、ACD 20、AC
21(1) 突触小泡 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2) 先向左再向右 .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右 . 减小
(4) 兴奋性 缓解
(5) 将生理状态一致的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
甲组注射适量的药物M
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大鼠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并观察癫痫发生程度
22.(1)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分级 反馈 细胞膜
(2) B C 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下丘脑 大脑皮层
(3) 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23、(1)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
(2) 拮抗(作用效果相反、相抗衡) 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 基因表达调控 激素调节
(4) 吸走1mL 单一变量(等量) (5) 形态学下端
(6) 10-11~10-9 10-8 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
24.(1)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活动等(2) 相同 垂直
(3) 均下降(灌木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草本、灌木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阳光逐渐减少
(4)人类的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5) 不能 云杉与群落中其他物种之间,云杉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发展,达到稳定状态
(6) 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ABCD
25.(1) 增长型 c (2) 样方法 K/2之前
(3) 数学 气温高、气候干旱(降水量低) 正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