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物质的多样性■题型 物质的分类思路点拨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题型解法1. 熟悉常见化学物质,掌握物质的组成特点或分类依据。2. 注意规避易错干扰物质,如下表所示: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常考物质 类别纯碱 盐,不属于碱洁净的空气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纯净物碳酸氢铵 氮肥,不属于复合肥常考物质 类别金刚石 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二氧化碳 氧化物,不属于有机物例题 [2024·河北 11 题] 如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属于合金B.铁属于天然材料C.塑料属于天然材料D.铁属于非金属元素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A衍生一 变重物--更换电动起重机搬运的重物某建筑工地利用电动起重机往高楼运送一些建筑材料,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B.黄沙C.不锈钢护栏D.瓷砖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C衍生二 变形式--结合反应原理铁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材料。工业炼铁的原理为,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Fe203;B.COC.FeD.CO2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CFe2O3+3CO 2Fe+3CO2高温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考点一 物质的简单分类(必考)混合物 由①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碳酸饮料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金属单质,如 Fe、Al 等;非金属单质,如 H2、C 等;稀有气体,如 He、Ne等化合物(由②_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无机(化合)物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③____ 元素分类金属氧化物,如 Fe2O3、CuO 等非金属氧化物,如 CO2、SO2等不同种元素氧氧化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有机物:含④______ 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除外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化合物(由②_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酸(氢离子+酸根离子)碱(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盐(铵根离子或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无机(化合)物碳不同种元素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1. 不要被物质的名称迷惑,如“纯碱”的成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水银”的成分是汞,属于金属单质,不是银与水的混合物。2.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失分警示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考点二 其他常见分类(必考)金属元素,如铝、铁、锌等非金属元素,如氢、碳、氮等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材料能源的利用金属材料:纯金属(铝、铁、铜等)和合金(钢、生铁、黄铜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天然橡胶、棉、麻、蚕丝、羊毛等)和⑤________(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陶瓷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氢能、核能、太阳能等合成材料元素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化肥能源是否循环再生⑧_________: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等⑨__________: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等能源⑥______________: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核能等⑦______________:乙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人体重要元素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等微量元素,如铁、锌、碘、硒、氟等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氮肥复合肥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小实例辨析在北方,冬季人们常穿羽绒服来抵御寒冷,抗寒羽绒服一般含鸭绒 90%,鸭绒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易错归纳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或举出反例。1.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4.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但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化合物。√√第 1 讲 物质的多样性7. 酸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硝酸铵属于复合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氢氧化钠等含有氢元素,不是酸。×硝酸铵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题型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思路点拨题型解法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试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变化中的现象如发光、放热等,对应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所以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变化种类的依据。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 1 [2024·河北 9 题]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 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捶打织品 B. 梳理丝线C. 缝制衣物 D. 烧炭熨烫D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衍生一 结合实验下列实验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A.黄铜和铜相互刻画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蜡烛燃烧实验D. 电解水衍生二 流程图形式如图所示是芯片的“地基”———硅晶圆的制作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过程是 ( )A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A. ① B. ② C. ③ D. ④■题型二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思路点拨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题型解法1.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可以直接用感官感觉到(或借助简单仪器测出),或从一个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则是在进行的某一个过程。 一般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常用到“可以”“会”“具有”“能”等关键词,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可以对性质和变化进行区分。2. 区分性质的种类时,首先要将表述变化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依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即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区分。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 2 [2024·河北 12 题]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盐水用于选种B. 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C.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C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类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A■考点一 物质变化(必考)物理变化概念:宏观指没有生成①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微观指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改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或粒子的运动速率发生改变新物质关键词形状变化:破碎、弯曲、榨汁、切成段、压成片等状态变化:融化(熔化)、蒸发、升华、液化、凝华、凝固、挥发等实验操作类:蒸馏、过滤、溶解、稀释等其他:吸附、灯泡通电发光等现象:通常是②________、形状等发生变化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状态化学变化概念:宏观指生成③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微观指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即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物质关键词燃烧类:火灾、火药爆炸、燃烧、点燃等变质类: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锈蚀类:生锈、生成铜绿等其他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现象:常伴随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 等现象及吸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8年1考)物理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⑦___________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内容:颜色、状态、⑧______、⑨______、沸点、硬度、⑩______、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在 ____________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内容: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等区别:是否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气味熔点密度性质用途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请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1)纸张撕碎 ____________。(2)纸张燃烧 ____________。(3)天然气爆炸 __________。(4)气球爆炸 ____________。即学即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易错归纳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或举出反例。1. 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但伴随能量变化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但是是物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 酒精易挥发和酒精挥发描述的都是物理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没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易挥发描述的是物理性质,不是物理变化。××第 12 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石油分馏利用的是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无气体、沉淀生成,且颜色没有改变,但属于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