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题汇总1. 《大青树下的小学》:展现了边疆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2. 《花的学校》: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雨后花儿竞相开放的景象,表现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富有童趣。3. 《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敢于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勤学好问的精神。 4. 《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勉励朋友珍惜时光。《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感情。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天雨后铺满金黄色落叶的水泥道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6. 《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7. 《听听,秋的声音》:展现了秋天里大自然的美好声响,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8. 《卖火柴的小女孩》:记叙了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9. 《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粒种子从大树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突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10. 《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科学童话,通过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表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机智勇敢的品质。11. 《一块奶酪》:讲述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克服自私心理的故事,告诉人们作为领导要大公无私。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通过老屋帮助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故事,赞扬了老屋乐于助人的品质。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围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展开有趣情节,表现了胡萝卜先生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 14. 《小狗学叫》: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学习叫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盲目,要动脑思考,找到自己的位置。 15. 《搭船的鸟》: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16. 《金色的草地》:讲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与长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李白的豪情壮志。《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将西湖比作西施,赞美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表达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望洞庭》:刘禹锡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静谧美景,视角独特。表达出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18. 《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19. 《海滨小城》: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海滨景象以及美丽整洁的小城风光,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1.《大自然的声音》课文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描述了风、水、动物等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的美妙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22.《读不完的大书》课文以儿童视角描绘了乡村自然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强调大自然是一本充满乐趣与奥秘的“大书”。 23. 《父亲、树林和鸟》:记叙了父亲带“我”走过树林遇见鸟的事,突显了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 24. 《司马光》: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25.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小男孩的诚实。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忘我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表现了他对工作负责、对同志热忱的高尚品质。27.《一个粗瓷大碗》课文以粗瓷大碗为线索,讲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关心战士、坚持革命、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赞扬了她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