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宪法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复习提问:(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1 坚持依宪治国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体会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规定,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法治观念: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健全人格: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宪法,遵守宪法。重点: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核心素养目标根本的活动准则第一章节坚持依宪治国的提出宪法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 国务院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我国宪法的本质和内容根本性问题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主要内容全局性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的主要内容展开: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序言思考: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3)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二章节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我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刑法:我主管犯罪、刑罚民法典:我主管财产关系、人身关系诉讼法:我主管诉讼程序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主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家族对话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全局性、根本性一般性、某一方面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刑法》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以上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宪法 普通法律制定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 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意义:宪法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使得宪法的内容更具广泛的民意基础,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易错提醒: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 )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从内容上看从法律效力上看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地位:本课总结:※课堂练习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B.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C.普通法律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宪法变动必然引起普通法律做出相应修改C3.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如果认为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法律相抵触,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②确认了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③是我国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国家法治统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