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长春市九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放。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1.缢蛏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生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由此可判断它属于(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腔肠动物 D.扁形动物
2.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它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肛门 B.身体是否分节 C.体表是否有黏液 D.身体是否两侧对称
3.有些动物名称里虽有“鱼”字,但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鳄鱼 C.草鱼 D.鲸鱼
4.阴影部分表示图中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可能是( )
A.用鳃呼吸 B.胎生、哺乳 C.体温不恒定 D.体内有脊柱
5.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血吸虫生活在寄主体内,生殖器官非常发达
B.狗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感知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C.青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D.蟒蛇生活在陆地上,角质的鳞片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张彤发现其他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有不足之处,经过张彤修正后更合理的是( )
A. B. C. D.
7.下列食品的保存,依据“除去水分,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原理的是( )
A.晒干蘑菇 B.瓶装罐头 C.冷冻牛肉 D.真空包装香肠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都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9.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真菌 B.寄生虫 C.细菌 D.病毒
10.奶茶中的椰果主要以椰浆为原料,通过木醋杆菌发酵制成。下列关于木醋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B.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能从椰浆中获得营养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1.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B.分类等级“属”比“科”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图中从大到小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
D.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郊狼亲缘关系更密切
13.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为丰富本地区生物多样性,可随意引入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4.炎热的夏季,被汗液浸湿的衣服放着不洗容易发霉,洗净晾干的衣服却不会,说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 )
①水分 ②阳光 ③有机物 ④适宜的温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16.中国科学家将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转移到玉米上,培育出“双抗”玉米新品种,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组织培养
17.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老师提供了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以下四个实验小组提出的取样方法,最科学的是( )
A.选取大、小花生中最大的各1枚 B.选取大、小花生中最小的各30枚
C.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1枚 D.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枚
18.生物进化的历程漫长而复杂。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D.从陆生到水生
19.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
A.不利于捕食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2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原始生命
B.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动物体色进行选择的结果
C.达尔文认为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下列图甲为蚯蚓,图乙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丙和图丁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的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在观察蚯蚓时,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会发现蚯蚓的腹面有很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___________,能够辅助运动。
(2)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靠湿润的___________进行呼吸。
(3)如图丙,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发现有些酵母菌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其正在进行___________生殖。图丙所示是高倍镜下的物像,此物像比刚换上高倍物镜时更清晰,是因为调节了图乙中标号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
(4)如图丁,用显微镜观察青霉时,标号___________所指的部分呈青绿色,它是由成串的孢子组成。
22.(5分)家鸽善于飞行,它的外形、身体结构和生理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同时家鸽卵的结构也使其适于在陆地上繁殖后代。如图为相关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丁
(1)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胸骨突出,发达的胸肌附着在上面,可牵动两___________完成飞行动作。
(2)如图丙所示,家鸽具有与肺相通的___________(填字母),可辅助肺呼吸,提高呼吸效率,利于飞行。
(3)如图丁为家鸽卵的结构示意图,卵的主要营养部分是④,它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⑤___________,里面含有细胞核,是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4)多数鸟有孵卵行为,鸟的孵卵行为是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5)每年4~5月是多数鸟类繁殖的季节,民谚号召大家“不打春日三月鸟”,只因“子在巢中待母归”。作为中学生要爱鸟、护鸟,我们应该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
23.(5分)马世骏院士是我国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综合防治蝗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列出了综合防治蝗灾的部分措施。请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2)蝗虫身体分为a、b、c三部分,运动器官足和翅着生在___________(填字母)部。
(3)蝗虫的成虫对农业危害最大,灭蝗的最佳时期一般为___________期。
(4)很多鸟类以蝗虫为食,它们的体温___________(选填“不恒定”或“恒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可以在疾飞中捕食蝗虫。
(5)与化学防治相比,利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绿僵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繁殖后代。
24.(5分)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下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用图甲所示方法来繁育果树,可迅速扩大优良果树新品种的繁殖量和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属于___________(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判断生物是有性生殖的依据是:生殖过程中有_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受精卵。
(3)根据图乙所示,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在家蚕发育的___________(填字母)阶段满足其食物供应。
(4)与家蚕相比,青蛙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受精;图丙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___发育。
25.(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育种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_______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26.(5分)黑木耳的子实体营养丰富,为研究黑木耳的品种及刺孔数对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对两个品种的黑木耳分别设置菌棒并刺孔,刺孔数如表所示,按照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相同管理。10个菌棒为一组,重复3次,取平均值,获得如下数据。
品种一 品种二
组别Ⅰ 刺孔数(孔) 黑木耳鲜重(kg/10棒) 组别Ⅱ 刺孔数(孔) 黑木耳鲜重(kg/10棒)
A组 100 6.88 D组 100 6.68
B组 160 17.63 E组 160 11.01
C组 220 21.13 F组 220 14.77
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以防止其它微生物影响黑木耳的生长。
(2)C组和F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3)写出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减小实验误差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
(4)从组别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范围内,菌棒刺孔数与黑木耳鲜重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黑木耳产量,应选择的菌种是品种一,菌棒刺孔数为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1-5 ABCDB 6-10 CADDB 11-15 CCBAB 16-20 ADDC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共5分)
(1)刚毛 (2)体壁 (3)出芽 ② (4)⑤
22.(共5分)
(1)翼 (2)a (3)胚盘 (4)先天性行为
(5)悬挂人工巢箱招引鸟类,(为鸟类生活和繁殖提供栖息场所。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不捕杀鸟类。积极救助受伤的野鸟)合理即可给分
23.(5分)
(1)外骨骼 (2)b (3)若虫 (4)恒定 (5)孢子
24.(5分)
(1)无性 (2)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3)c (4)体外 变态
25.(5分)
(1)12 遗传物质(DNA,基因) (2)相对性状 甲 (3)Bb
26.(5分)
(1)高温灭菌 (2)品种(或不同品种)
(3)重复3次(设置重复实验)
(4)黑木耳鲜重随着菌棒刺孔数增加而增加 合理即可给分
(5)2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