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7月13日,针对美方签署所谓“促进解决藏中争议法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表声明,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召开委员座谈会,就美国签署的所谓该法案予以严厉谴责,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中国主张是因为( )
①美方行为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②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③中方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9月24日至27日,来自全球10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400名代表在这里齐聚一堂,参加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第五次全体会议。这是全球反腐败执法机构的一场盛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执法合作、拒绝腐败避风港的北京共识》,为反腐败国际合作再添一项标志性的重要成果。这也是中国提出一系列倡议和主张,再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支持。这说明( )
①各国均能就共同问题达成一致
②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积极推进全球的治理变革
④谈判是解决各种冲突主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参考有关国际条约和国际通行做法,明确中国法院可就外国国家非主权行为引发的诉讼,如涉及相关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等争议的诉讼,行使管辖权,并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对外国国家商业活动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材料说明( )
A.我国以开放姿态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B.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加强涉外立法的根本目的
C.我国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贡献中国方案
D.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4.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必须维护和重振国际人道法的权威,必须维护和重振安理会决议的效力,必须维护和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可见,中国( )
①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④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7月23日,在中方斡旋下,巴勒斯坦各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实现所有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宝贵希望。可见,中国( )
①推动世界大团结这一时代主题深入发展 ②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忠实维护者、建设者
③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展现了中国担当 ④是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牵山连海,甲子情深。中法两国经贸往来密切,教育合作成果斐然,体育交往搭建良好平台,航天合作推进友谊升温……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和巴黎奥运年“三年合一”。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应( )
①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消弭两国分歧
②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③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④坚持独立自主,立足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以闪电般的速度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被西方舆论喻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回顾这段历史,中法双方在谋求建交努力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立自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可贵精神,在今天的国际交往中仍具借鉴意义。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希望冲突局势得到缓解,不愿看到危机外溢、战事升级,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以下对“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
②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精神
③坚持政治解决危机,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调停冲突
④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根据是非曲直对待乌克兰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10月以来的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23年11月30日,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等倡议。这表明( )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②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各类国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我国坚持在外交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时指出,六十年来的中法交往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对此,中法应( )
①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变化,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坚持独立自主战略抉择,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③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④积极应对国际格局调整,坚定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当前,发展赤字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其重要原因是各国发展不平衡。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从各方面压制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剧了世界发展失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有( )
①构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走结伴结盟的国际交往新路
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近期,中国同东南亚国家交往再掀高潮。中印尼就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中马、中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老铁路客货两旺,持续释放黄金大通道效应。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交往( )
①旨在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促进地区国家团结合作
②彰显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践行正确的义利观
③说明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顺应时代潮流,为各自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11月10日中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是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国内法规定的合法措施。我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是( )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体现
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体现
③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既合法也合理
④展现我国维护南海岛礁主权的坚定决心,避免海上争端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2024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同时,世界和平和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我们要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由此可以推断( )
①全球南方的崛起顺应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必将助推全球经济的振兴
②全球南方的崛起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
③中国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
④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以共赢思维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指出:“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我期待同卢拉总统就进一步提升中巴关系、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通过这次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深化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同时也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商大计,共谋发展,推动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继续发挥更大作用。”这表明( )
①中国在和平共处的立场上推动中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②中巴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增进战略互信,交流合作
③中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中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外事活动多达数十场。新年伊始,在人民大会堂接待了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5月,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透过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外交足迹,见证一个东方大国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昂然正气。这表明中国( )
①发挥团结精神,适应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②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坚持外交战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坚持合作共赢,合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此次峰会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大聚会。在纷繁复杂、危机重重、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下,峰会对于协调各方立场、拟定解决方案、促进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患难与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长期相互支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追求合作共赢。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都主张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都反对外部干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从世界整体发展的高度,倡导全球南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从世界整体发展的高度,倡导“四中力量”是如何彰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中方愿同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实现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剥夺的正当权利,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非洲国家面前的历史课题。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实施了数百年残酷的殖民统治,时至今日仍然抱持殖民思维横加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压榨控制非洲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同非洲朋友紧密合作、结伴前行,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刚果(布)总统萨苏说,实现现代化不是口号,中国始终是非洲的全天候好朋友,愿同中方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中国的外交”的知识简要回答“中非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成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形势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美苏关系进入了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的“势均力敌”战略态势。西欧、日本及第三世界各国发展迅速,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独立力量,全球政治格局逐渐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国外交进行了相应的战略调整。中国进行外交战略调整,目的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尽可能长的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此次外交战略调整,中国对外政策呈现出“独立自主”“真正的不结盟”的新特点。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不再是“一条线”的联合,而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党的十三大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2)调整后的中国外交政策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C C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D C A
1.A
【详解】①②:针对美方签署所谓“促进解决藏中争议法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召开委员座谈会表示谴责,这是因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美方行为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方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做法和措施,不是原因,③排除。
④:材料涉及的是美国干涉我国内政问题,不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C
【详解】①:“均能达成一致”说法太绝对,①排除。
②: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北京共识》,为反腐败国际合作再添一项标志性的重要成果,这表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②符合题意。
③:这是中国提出一系列倡议和主张,再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支持,这表明中国积极推进全球的治理变革,③符合题意。
④:当今世界,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手段,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B
【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在国内法框架下处理与外国国家的争议,而不是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A与题意不符。
B: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加强涉外立法的根本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允许中国法院可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对外国国家商业活动财产采取强制措施,就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B正确。
C:材料不涉及我国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C与题意不符。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的出台并不能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D排除。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①: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①排除。
②:中国外交立足本国利益,不是立足共同利益,②排除。
③④: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三个“必须维护和重振”,可见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也体现了我国坚持公平正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C
【详解】①: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不是世界大团结,①错误。
②③:中方成功斡旋巴勒斯坦14个派别和解对话并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体现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忠实维护者、建设者,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展现了中国担当,②③入选。
④:材料未涉及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不选。
故本题选C。
6.C
【详解】①:中法两国应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但“消弭两国分歧”的说法错误,①不选。
②③:中法两国要继续合作,需要各国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中法两国应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支持中国式现代化,要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②③正确。
④:任何国家在对外活动中都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④不选。
故本题选C。
7.D
【详解】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法国并不奉行,①错误。
②④:中法双方在谋求建交努力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立自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可贵精神,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法践行了这一基本原则,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②④正确。
③:材料未涉及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错误。
故本题选D。
8.D
【详解】③④:强调是“以自己的方式为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说明了我国坚持政治解决危机,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调停冲突,根据是非曲直对待乌克兰危机,③④正确。
①②:材料强调是“以自己的方式为乌克兰危机问题停火止战发挥建设性作用”,没有涉及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也没有体现“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弘扬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精神”,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D。
9.B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针对巴以冲突,中国表明立场,提出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授、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等倡议,这表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故①正确。
②: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②错误。
③:我国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故③排除。
④:材料中指出中国倡议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的生命,这表明我国坚持在外交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0.C
【详解】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没有发生变化,①排除。
②:中法交往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说明中法应坚持独立自主战略抉择,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②正确。
③:中法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但“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说法是错误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协商推进的过程,不是由少数国家主导,③排除。
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应对国际格局调整,坚定维护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1.C
【详解】①:中国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①排除。
②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从各方面压制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剧了世界发展失衡。因此,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②④正确。
③:我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2.C
【详解】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④:中印尼就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中马、中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老铁路客货两旺,持续释放黄金大通道效应。这顺应了时代潮流,彰显了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践行正确的义利观,有助于为各自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13.C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不是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不选。
②③: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这是我国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既合法也合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体现,②③正确。
④:我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点基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海上争端的发生,但不能避免,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4.D
【详解】①: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没有改变,①错误。
②:“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有利于壮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着国际格局深刻调整,②正确。
③:中国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③错误。
④:“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我们要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说明中国敢于担当,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以共赢思维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详解】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①排除。
②:“通过这次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深化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同时也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商大计,共谋发展,推动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继续发挥更大作用”,说明中巴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增进战略互信,交流合作,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中巴加强合作,不涉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排除。
④:中巴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6.A
【详解】①②:材料中指出202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外事活动多达数十场,这见证一个东方大国广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昂然正气。这表明中国发挥团结精神,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坚定力量,适应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①②正确。
③: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发挥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说法错误,③不选。
④: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①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追求合作共赢,这彰显了中国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从世界整体发展的高度,倡导全球南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推动发展。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从不干涉其他金砖国家的内政外交,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坚持同金砖国家成员国加强合作,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合理关切他国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1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我国始终尊重和支持非洲国家走符合其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我国坚定维护非洲国家的发展权益,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助力非洲实现更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从不干涉非洲内政,从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为新时代中非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19.①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化解局部冲突和动荡,化解传统和非传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③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为世界各国切身利益提供准确清晰、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又能维护各国间的共同利益。
20.(1)①国情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②世情变化:全球政治格局逐渐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2)中国对外政策呈现出“独立自主”“真正的不结盟”的新特点。中国对外政策不再是“一条线”的联合,而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