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____准考证号____
孝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陆地被广阔的海洋所包围。下图是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大约是7:3 B. 北极点和南极点周围都是海洋
C. 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D.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西半球
2. 下列大洲中,没有濒临北冰洋的是( )
A. 欧洲 B. 亚洲 C. 北美洲 D. 非洲
3.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直布罗陀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乌拉尔山脉
自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任务以来,西昌卫星发射场仅用40年就完成了从0到200的突破,成为我国最快实现200次发射的发射场。下图是西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西昌卫星发射场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 山峰
5 如果将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西昌卫星发射场应该涂( )
A. 白色 B. 绿色 C. 蓝色 D. 褐色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近期,某校组织学生到成都西岭雪山进行研学实践。图为成都西岭雪山局部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跨学科研学主题】
6. 此次研学实践,同学们最有可能在____地发现“千秋雪”。(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该研学实践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平原 D. 盆地
8. 根据调研分析,当地公路多呈“之”字形修建是为了( )
A. 降低线路坡度 B. 视觉上的美观
C. 减少遇河修桥 D. 连接更多村庄
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随后又爆发多次震级较高余震。图1为台湾海峡海底古河道分布示意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说明( )
A. 海洋上升成为陆地
B. 海洋和陆地是亘古不变的
C. 陆地下降变成海洋
D.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10. 台湾多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亚欧板块与关洲板块交界处
11. 台湾所处的地带位于( )
A. 环大西洋地带 B. 环印度洋地带
C 环太平洋地带 D.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及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A. 均不濒临印度洋 B. 均为内陆国家
C. 均位于亚欧大陆上 D. 均位于东半球
14. 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是( )
A. 关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张裂拉伸
C. 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张裂拉伸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15. 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清晰准确的陆地地图
②探寻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
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2年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阴影区域),7月29日龙目岛发生规模6.4级浅层地震,9月28日印尼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4月24日喀拉喀托之子火山爆发,12月4日塞梅鲁火山爆发。结合板块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不断的原因是( )
A.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 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17. 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的问题正确的是( )
A. ①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其高度在缓慢抬升
B. ②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其高度在缓慢下降
C. ③地中海海域面积随时间推移可能在扩大
D. ④红海海域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
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了80亿,下图示意世界人口规模和年增长率。完成下面小题。
18. 从图中分析可得,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为( )
A. 迅速下降 B. 波浪式下降
C. 迅速增长 D. 波浪式增长
19. 世界人口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 住房困难 B. 人口老龄化
C. 资源短缺 D. 就业困难
20. “80亿人口,一个人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 )
A. 更加包容全球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B. 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协调资源与人口矛盾
C. 加强各国间贸易往来,保障发达国家的发展
D. 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应对能源和粮食挑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图1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图2为世界板块分布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众多大洲和大洋,最后回到无锡。图1中E是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____运河。
(2)读图1可知,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正在发生__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有科学家做出预测:地中海将会慢慢变小,甚至消失,请同学们说出原因____。
(3)读图2可知,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③是____板块。
(4)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海洋”或“陆地”)。
(5)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C. 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 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6)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躲避地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____(至少列举一点)。
22.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地研学,图1为研学地等高线地形图。
(1)该图的等高距是____米,甲乙两聚落图上距离约3.5厘米,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____千米。
(2)该区域东南部的地形类型是____;据图1描述该区域西北部的地形特点____。(从海拔高低和地表起伏状况两个角度来描述)。
(3)图1中,突遇暴雨,AB线路泥石流多发,结合等高线特点说明AB线路易发生泥石流的原因,并结合图2说明遭遇泥石流的逃生办法。
(4)为帮助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收入,该区域甲村整体搬迁到丙地新村,据图说明丙地新村的优势条件。
23. 案例分析
主题:人口分布规律
资料:下方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甲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乙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丙图)
思考完成: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上看,世界人口大多分布在什么地区?
(2)据乙图分析,从半球来看,世界人口大多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从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中、低哪些纬度地区?
(3)说出图中A所在地区,并简析该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
(4)据丙图分析,①~5中,表示人口稠密地区的序号有哪些,写出序号和对应的地区名称
(5)有人提出可以采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判断这个方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6)近些年,③所在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简要分析人口负增长可能产生的问题(答两点)。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答一点)。
孝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B 8. A
【9~11题答案】
【答案】9. C 10. A 11. C
【12~15题答案】
【答案】12. B 13. A 14. D 15. B
【16~17题答案】
【答案】16. D 17. A
【18~20题答案】
【答案】18. C 19. B 20.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巴拿马 (2) ①. 碰撞 ②.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3)太平洋 (4)海洋 (5)A
(6)地震发生时,室内应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方或卫生间;在教室及时躲在墙角、书桌下;在室外,应及时跑向空旷的空地,远离高层建筑。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100 ②. 3.5
(2) ①. 山地 ②. 海拔较低(约150米);(等高线稀疏)地表平坦(地势起伏和缓)
(3)等高线凸高为山谷,泥石流易汇集;沿着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两侧山坡快速躲避;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高地躲避;选择安全的高地躲避
(4)地形平坦开阔;(公路)交通便利;(河流流经)取水便利
【23题答案】
【答案】(1)平原地区
(2)北半球;中低纬度
(3)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降水少
(4)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东部
(5)不妥当;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适合人类居住。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6)人口负增长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过重等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鼓励生育、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老龄化产业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