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练习题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浮力练习题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九章浮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如图所示,将同一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小球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2年11月10日,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安徽舰亮相: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中国最新一代两栖作战的武器装备,具备立体登陆作战能力。如图所示,这艘攻击舰最大排水量约为,吃水深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舰航行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军舰的总重力
B.直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所受浮力不变
C.军舰吃水深度越深,舰底受到水的压强越大
D.因为流速越大的位置流体压强越小,所以两艘军舰可以近距离并排航行
3.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一定的水,一个实心冰块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熔化后,烧杯内水的各个位置的压强如何变化(  )
A.都变大 B.都变小
C.有的位置变大,有的位置变小 D.都不变
4.小宇利用家里的鱼缸来研究浮力的相关问题。如图所示,已知鱼缸的底面积为200cm2,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ρ木=0.6×103kg/m3),用长为6cm的细线与鱼缸底部相连(图中细线未画出),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现往空鱼缸里面加水,水流速度为1cm3/s,从刚开始加水为零时刻开始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刚好漂浮所需时间为20min B.绳子刚好拉直所需时间为40min
C.绳子刚好拉断所需时间为50min D.加水50min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800Pa
5.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漂浮在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缓慢注入清水,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中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已知ρ水=1.0×103kg/m3,不考虑液面升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4N
C.圆柱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圆柱体在刚完全浸入水中时排开体积最小
7.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将苹果放入烧杯中,苹果漂浮在水面上,再次投入烧杯中,发现大块苹果仍漂浮,如图乙所示。若苹果不吸水,杯中水的质量不变(  )
A.小块苹果的密度等于整个苹果的密度
B.整个苹果受到的浮力小于大小两块苹果受到的总浮力
C.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甲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8.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队伍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潜水艇模型在液体中的不同状态。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B.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C.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最小 D.上浮过程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9.小凯在探究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在足量的水中一定会漂浮
B.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为ρ甲>ρ乙>ρ丙
D.用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制成三个正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支持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p乙>p丙
10.2024年我国多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为减少抗洪压力,附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顶部开有小孔的水库自动泄洪控制装置模型。其中A为压力传感器,B是不吸水的圆柱体,能沿固定的光滑细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当模型内水深为15cm时,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水面上涨到设计的警戒水位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3N;触发报警装置,开启泄洪阀门(图中未画出)。已知圆柱体B的底面积,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圆柱体B的密度0.6g/cm3
②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2cm
③为了提高防洪安全性,增加圆柱体B高度至35cm,可使警戒水位比原设计低4cm
④若圆柱体B在竖直方向上损坏了,要使警戒水位保持原设计水位不变,应将报警时的压力改为6.75N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将体积相同、制作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在水面上,丙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D.三个小球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二、填空题
12.长江生态不断恢复,江面上再现“江豚群舞”的场最。小明利用打印机打印出江豚模型如图所示,把模型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无砝码,游码的示数如图,模型的质量为 g.将模型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该模型的密度是 。
13.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潜水器。潜水器总体积约为30m ,则潜水器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1.03×103kg/m3,g=10N/kg)。
14.将一合金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3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56g酒精溢出,则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在酒精中静止时是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的,合金块的密度为 。(酒精的密度为,g取10N/kg)。
15.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若物体重为20牛,则重力与浮力的合力为 牛。距水面0.2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帕。
16.三峡大坝坝体做成上窄下宽,主要是根据 (选填“固体压强”或“液体压强”)的规律。轮船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船闸利用了 原理。若轮船的排水量为5万吨,轮船自身质量为1万吨,最多能装载货物的质量为 万吨。
17.深水处也存在着某些鱼类及生物,某条鱼在水面下50m深处,此时这条鱼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当它向下游时,受到浮力的大小 。
18.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铁块边长为10cm,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强4000Pa,压力是 N。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压力是 N。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N。(g=10N/kg,ρ水=1.0×103kg/m3)
19.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千克/米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千克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8×10-3千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
20.小潘和小明想知道鸭绿江水的密度。
(1)小潘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鸭绿江水,将装有江水的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江水的体积为 ;
④用天平测出剩余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3.2g,则所测江水的密度为 ;
(2)在没有天平的条件下,小明使用不吸水的木块(已知木块的密度为细钢针和量筒,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江水,体积记为;
②将木块轻轻放入量筒中,当木块静止时,液面对应的体积记为;
③用细钢针将木块压入江水中,使其浸没,静止时液面对应的体积记为;
④鸭绿江水密度的表达式 。(用、、和表示)
四、计算题
21.“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某兴趣小组模仿故事里的描述,制作了“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玻璃杯未沉底,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高度为0.25m。(g取10N/kg,)
(1)空玻璃杯漂浮在水中时,玻璃杯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当玻璃杯下沉深度为0.25m时,求玻璃杯中放入物体的重;
(3)请写出一种增大该“浮力秤”最大称重的方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
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因为时物体漂浮,时物体悬浮,所以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甲杯底压强大于乙杯底压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军舰航行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军舰总重力,故A错误;
B.军舰漂浮,浮力始终等于重力,直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总的重力减小,浮力也会减小,故B错误;
C.军舰吃水深度越深,舰底到水面深度越深,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则舰底受到水的压强也越大,故C正确;
D.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艘军舰近距离并排航行,中间流速大压强小,会使两船相撞,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冰熔化前,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

冰熔化后,熔水的体积为

则冰熔化前后,液面高度不变,烧杯内水的各个位置的压强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木块的重力
G木=m木g=ρ木V木g=0.6×103kg/m3×(0.1m)3×10N/kg=6N
木块刚好漂浮时,浮力
F浮= G木=6N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加水的时间
故A错误;
B.绳子刚好拉直,木块仍然漂浮,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深度
h=h1+h绳=6cm+6cm=12cm
加水的体积
V加=Sh-V排=200cm2×12cm-600cm3=1800cm3
绳子刚好拉直所需时间为
故B错误;
C.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N,此时浮力
F浮1=G木+F大=6N+3N=9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深度
h3=h2+h绳=9cm+6cm=15cm
加水的体积
V加1=Sh3-V排1=200cm2×15cm-900cm3=2700cm3
绳子刚好拉断所需时间为
故C错误;
D.加水50min时,加入水的体积
V加2=vt3=1cm3/s×50×60s=3000cm3
此时绳子已经断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的深度
加水50min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水gh3=1×103kg/m3×10N/kg×0.18m=1800Pa
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鸡蛋漂浮在盐水中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往盐水中继续缓慢注入清水,盐水密度减小,鸡蛋由漂浮到悬浮这个过程,鸡蛋所受浮力仍然等于鸡蛋重力,这个阶段鸡蛋所受浮力不变;继续加水,盐水密度继续减小,而鸡蛋排开盐水体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减小,鸡蛋所受浮力不可能减小为0;当加水不再改变盐水密度时,鸡蛋所受浮力不再发生变化;所以鸡蛋所受浮力先不变,然后减小再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A.未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由图可知,圆柱体的重力等于12N,故A正确;
B.完全浸没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由称重法可知,最大浮力为
F浮=G-F=12N-4N=8N
故B错误;
C.圆柱体的质量为
浸没时,圆柱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
圆柱体的密度为
故C错误;
D.完全浸没时,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是最大的,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由图可知,小苹果沉底,大苹果漂浮,说明小苹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整个苹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小块苹果的密度大于整个苹果的密度,故A不符合题意;
B.整个苹果漂浮,切成大小两块,小苹果沉底,说明小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整个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大小两块苹果受到的总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苹果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由可知,甲中苹果排开的水的体积大,液面升高的多,深度大,由可知,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
D.烧杯相同,苹果的重力相同,则甲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AB.由图可知,悬浮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大于漂浮时排开海水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潜艇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即F悬浮>F漂浮;漂浮和悬浮时,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悬浮和漂浮时潜水艇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故AB错误;
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悬浮>F漂浮,所以漂浮时排开海水的重力最小,故C正确;
D.潜艇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V排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艇所受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B.根据图象,当质量都为20g时,V甲=10cm3,V乙=20cm3,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图象,当质量都为20g时,V甲=10cm3,V乙=20cm3,可得甲、乙密度
乙和丙在体积相同时,质量m乙>m丙,则由可知,ρ乙>ρ丙;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
ρ甲>ρ乙>ρ丙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A.由于水的密度为1g/cm3,ρ乙=1g/cm3,则ρ丙<ρ乙=ρ水,根据浮与沉的条件可知,丙在足够多的水中最终漂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三者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则三者的体积关系
V甲因为体积为a3,底面积为a2,所以分别制成三个正方体时底面积关系为
S甲因为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压力相同,对地面的压强为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可得
p甲> p乙>p丙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①圆柱体B的体积为
当模型内水深为15cm时,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
圆柱体B的密度
故①正确;
②刚触发报警装置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3N,则压力传感器对圆柱体B向下的压力为3N,则此时B所受的浮力为
B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故②错误;
③到达警戒水位时,圆柱体距离顶部的高度为
为了提高防洪安全性,增加圆柱体B高度至35cm,圆柱体B的重力变大,此时圆柱体B的重力为
刚触发报警装置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3N,则浮力变大,此时的浮力为
B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现到达警戒水位时,圆柱体距离顶部的高度为
,则警戒水位降低,降低的高度为
故③正确;
④若圆柱体B在竖直方向上损坏了,则还剩 ,此时圆柱体的重力为
此时圆柱体的底面积变为
要使警戒水位保持原设计水位不变,则此时的浮力为
则报警时的压力为
故④错误。
故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D.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所以甲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小球体积相同,根据可得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故A错误,D正确;
B.三个烧杯中都装满水,液体的密度相同,根据图中小球的状态可知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
根据可知三个小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故B错误;
C.三个烧杯中都装满水,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也相同,根据可知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故C错误。
故选D。
12. 3.6 1.2
【详解】[1]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模型的质量为3.6g。
[2]将模型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3g水,即
模型的重力
由于,则该模型浸没在水中,该模型的体积
该模型的密度
13. 不变
【详解】[1]潜水器完全浸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2]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则浮力的大小不变。
14. 0.63 沉底 0.9
【详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2][3]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56g酒精溢出,合金块排开酒精的体积
合金块排开水的体积
因为合金块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合金块在水和酒精中不可能都处于漂浮状态;因为合金块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不相等,所以合金块在水和酒精中不可能都是浸没的,因为它排开水的体积较小,所以合金块在酒精中沉底,在水中漂浮,在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合金块的质量为
合金块在酒精中是浸没的,排开酒精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所以合金块的体积为
合金块的密度为
15. 10 10 2000
【详解】[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2]金属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3]距水面0.2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16. 液体压强 连通器 4
【详解】[1]三峡大坝坝体做成上窄下宽,主要是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则应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水对坝体的压力。
[2]根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3]由题意可得轮船能装载货物的质量为
17. 不变
【解析】【小题1】[1]这条鱼受到水的压强为
[2]当它向下游时,由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所以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变。
18. 40 3000 30 10
【详解】[1]正方体铁块边长为
根据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2]由可得,正方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则正方体上表面所处的深度
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由可得,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4]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
19.大于
【详解】金属块的密度比水和酒精的密度大,放入水和酒精中均沉底。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金属块浸没在酒精和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排开酒精的重力, 由公式可知,排开水的质量大于排开酒精的质量,由于容器中液体均盛满,所以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大于8×10-3千克。
20.(1) 水平 右 93.6 40
(2)
【详解】(1)①[1][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左,说明右盘偏轻,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②[3]由图乙可知,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③[4]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出量筒中江水的体积为。
④[5]由题意得,量筒中江水的质量
江水的密度
(2)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为
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所受的浮力,为
由步骤②可知轻轻放入木块时,木块漂浮在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漂浮的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
解得
21.(1)2N
(2)3N
(3)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详解】(1)空玻璃杯的重力为
因为空玻璃杯漂浮在水中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玻璃杯受到的浮力是
(2)当玻璃杯下沉深度为0.25m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玻璃杯中放入物体的重力为
(3)对于图中的浮力秤,要增大浮力秤的称量范围,即增大浮力秤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在V排不变时,可以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