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候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气候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简介

2.2气候
山桃花是春季赏花的代表之一,赏桃花,遇见美丽的春天。图为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花期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山桃花盛开时间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变早 B.由南向北变晚 C.由东向西变早 D.由东向西变晚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敦煌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读甘肃省干湿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反映出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
A.东北向西南递增 B.西南向东北递增
C.西北向东南递减 D.东南向西北递减
4.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高寒,温差较大 B.人们经常修缮保护
C.风沙掩埋,气候干燥 D.当地人烟稀少无破坏
读“我国季风区四城市年内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年降水量最多、雨季最长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6.分析上图可知,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不同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和我国四种民间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 B.我国陆域辽阔,气候大陆性弱
C.我国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气候 D.受地形影响,青藏高原终年严寒
8.图中的民居建筑与其所在气候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③—热带季风气候区 D.④—高原山地气候区
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近年来,我国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美丽中国”活动。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局部地区树木“变绿”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总体上看,影响我国多年公布局部地区树木“变绿”时间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水源
10.导致甲、乙两地区树木“变绿”时间的主导因素是( )
A.昼夜温差 B.降水强度 C.土壤差异 D.海拔高低
读图1“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图2“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1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有(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气候类型单一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春风”指夏季风
②“春风”指冬季风
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关于夏季风给我国带来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B.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C.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D.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于秋冬季
14.阅读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及其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年降水量柱状图,可以推断在我国东部地区,越往南,雨季来得越早、持续时间越__________,因为越往南受__________风影响的时间越长。
(2)通过分析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一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进一步分析各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3)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一般发展种植业都比较困难,但兰州和乌鲁木齐附近地区都有种植业分布,原因是兰州位于__________沿岸,可以引其水来灌溉;乌鲁木齐邻近天山,可以靠__________(大气降水或冰雪融水)进行灌溉。
15.图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______洋的西南季风,其特点是______(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
(2)ab线代表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我们的家乡菏泽位于季风区,请分析季风气候对菏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山桃花盛开时间比较早,北方地区气温低,山桃花盛开时间比较晚,故我国东部地区的山桃花盛开时间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变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花开时间早,纬度高气温低,花开时间晚;跟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图示地区是甘肃,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由图中干湿地区分析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故选D。
4.答案:C
解析:敦煌位于西北地区,多荒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故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风沙淹没,C正确,A错误;人们经常修缮、当地人烟稀少是人为因素,B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四城市自南向北依次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位于南部沿海,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最长,年降水量最多,D正确;武汉、北京、哈尔滨降水量依次减少,雨季渐短,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来自温暖湿润的海洋,带来大量降水。读图可知,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B正确;其他季节降水相对较少,AC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季风影响大,季风气候显著,A正确;我国陆域辽阔,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B错误;我国位于中纬度,南部有小部分的热带气候,C错误;青藏高原夏季凉爽,冬季严寒,D错误;排除BCD,选A。
8.答案:C
解析:读图,①是位于青藏地区的西藏传统民居,为高原、高山气候区,A错误;②是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的景观,为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误;③是位于海南省的船屋,为热带季风气候区,C正确;④是位于西北地区的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错误;排除ABD,选C。
9.答案:A
解析:根据我国东部局部地区树木“变绿”时间图可知,影响我国东部局部地区树木“变绿”时间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低纬度地区,树木先“变绿”,高纬度地区,树木后“变绿”,A正确;与海陆、地形、水源关系不大。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为华北平原,乙地为黄土高原,昼夜温差并不会影响树木“变绿”的早晚,A错误;影响树木变绿主要是气温,而不是降水,B错误;土壤差异并不会影响树木“变绿”的早晚,C错误;海拔高度不同直接影响着当地气温,树木“变绿”时间不同,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图1中显示我国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我国主要是大陆性气候特征,海洋性气候分布并不广泛④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得知,在我国,“春风”通常指的是带来降水的夏季风,①正确②错误;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离夏季风源地较远,加上重重山岭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该区域位于非季风区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A正确。夏季风的进退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如4-5月在华南,6-7月在江淮地区等,B正确。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异常会导致旱涝灾害,如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北旱南涝,C正确。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非秋冬季,D错误。故选D。
14.答案:(1)长;夏季
(2)夏秋;季风(或夏季风);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多,西北少);海陆位置
(3)黄河;冰雪融水
解析:(1)据图可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按照纬度位置由南向北分布,降水量差异最明显的是雨季的长短不同。我国东部地区越往南,雨季来得越早、持续时间越长,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
(2)据图可知:从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距海越来越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量越来越少。这说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农业生产一般受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发展种植业都比较困难,但兰州由于位于黄河沿岸,可以引黄河水灌溉;乌鲁木齐紧邻天山,可以依靠其冰雪融水灌溉,所以兰州和乌鲁木齐附近地区都有种植业分布。
15.答案:(1)印度;温暖湿润;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400;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夏季风带来丰富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水分条件。不利条件:旱涝灾害多发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害。
解析:(1)读图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其性质特点是温暖湿润。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读图分析,ab线代表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脉一冈底斯山脉一线,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季风气候夏季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丰产丰收。不利影响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不稳定,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造成旱涝灾害,容易造成农业减产歉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