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河流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简介

2.3河流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读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图及黄河和松花江流域面积、径流量对比表,完成下列小题。
河流 流域面积(万km2) 年平均径流量(亿km3)
黄河 75 661
松花江 55 762
1.4月份松花江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松花江流域( )
A.降水量大 B.积雪融化 C.土壤解冻 D.冰川融化
2.与黄河相比,松花江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松花江主要流经湿润和半湿润区
B.松花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
C.松花江冬季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
D.松花江上修建的水库较少
读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汛期最长 B.珠江结冰期最长
C.长江含沙量最大 D.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4.塔里木河主要补给水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高山冰雪融水、春季 B.大气降水、春季
C.高山冰雪融水、夏季 D.大气降水、夏季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为增加趣味性,同学们拟在推文内插入李白这首诗歌介绍长江。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同学们对长江的概况做了梳理,长江( )
A.发源于冈底斯山脉 B.自西向东注入渤海
C.流经了华北平原 D.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从“渝”注入长江的支流是( )
A.湘江 B.赣江 C.岷江 D.嘉陵江
7.李白乘船“向三峡”经过的河段( )
①结冰期长
②水量较大
③流速较快
④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黄河沿岸景观壮美,下列景观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为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上游大规模放牧,增大载畜量
②中游保持水土,推进生态修复
③流域内节水优先,保护水资源
④上游固堤分流,防范“地上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读图“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 B.夏季多暴雨 C.滥伐森林 D.修建水库
11.对长江立法保护,因为( )
①长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渔业资源利用不可持续
③长江沿岸存在乱砍滥伐、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④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右图为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 )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3.如今黄河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绿色”,表明黄河流域( )
A.水污染在不断减少 B.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基本治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最引人关注的是把生态优先放在了第一位,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实现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21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长江流域实行“十年禁渔”。
材料二:长江流域简图。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受_______影响,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海。
(2)长江上、中游以_______为界,湖口以下为下游。
(3)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河段。
(4)长江流量大,_______结冰期。中、下游水流平缓,江阔水深,适宜发展_______业,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5)修复长江生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于建设生态屏障,保护长江,谈谈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15.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与之息息相关,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1中可以看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______海。
(2)图2中河口到桃花峪年平均流量______(“增加”或“减少”),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3)图2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急剧增加,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坡度变缓,流速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______”,极易决堤成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5)关于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
②中游凌汛严重
③中游有黄土风情——信天游
④上中游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
⑤下游江阔水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4月份松花江的流量较大,结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分析,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后进入河流,导致河流水量增加;4月份时降水量很少,河水此时流量的增加与之无关;土壤解冻不会有较大水量进入河流;东北冰川面积相对较少,冰川融化与4月份流量增加关系不大。故选B。
2.答案:A
解析:由表可知,与黄河相比,松花江的流域面积较小,但年平均径流量较大,原因是松花江流域主要在湿润和半湿润区,降水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少,流量较大。故选A。
3.答案:D
解析:珠江汛期最长,A错误;黑龙江结冰期最长,B错误;黄河含沙量最大,C错误;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我国干旱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增大,河流水量增大,形成汛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A错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B错误;自西向东流经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错误;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D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6.答案:D
解析:渝是重庆市的简称,读图可知,在重庆市注入长江的支流是嘉陵江,D正确;湘江在湖南省,A错误;赣江在江西省,B错误;岷江在四川省,C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李白乘船“向三峡”段为长江的上游,长江该河段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水量大,水位高,河流无结冰期,①错误;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②③正确;含沙量大的河流是黄河,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排除ACD,故选B。
8.答案:D
解析:黄河中游河段是从河口到桃花峪,读图可知,①黄河第一弯位于上游;②壶口瀑布、④老牛湾位于中游,③河海交汇处位于下游。排除ABC,故选D。
9.答案:B
解析:黄河上游大规模放牧,增大载畜量会破坏生态环境,出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①错误;黄土高原中游保持水土,推进生态修复有利于减少黄河含沙量,保护生态,②正确;流域内节水优先,保护水资源有利于生态保护,③正确;黄河“地上河”形成于下游河段,④错误。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0.答案:C
解析: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等,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原因,B错误,C正确;长江上游土质并不疏松,A错误;修建水库不是引发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对长江立法保护是因为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渔业资源利用不可持续,②正确;长江沿岸存在乱砍滥伐、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③正确;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④正确;世界上长度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①错误。故选D。
12.答案:C
解析:黄河汛期在夏季,夏季是黄河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一年中的6月~8月,C正确;其他季节黄河水量少,“沙色”不如夏季显著,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近年来黄河壶口段的河水变清,得益于含沙量的减少。其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B正确:与水污染在不断减少无关,排除选项;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候相关,与黄河的“绿色”无关,C错误;黄河的水患治理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与黄河的“绿色”无关,D错误。故选B。
14.答案:(1)地势;东海
(2)宜昌
(3)上游
(4)无;航运
(5)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下退耕还湖、疏浚河道等
解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受我国地势的影响,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大河。
(2)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宜昌,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湖口。
(3)长江上游流经第一、二级阶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故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4)长江流量大,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现象;中下游水流平缓,江阔水深,长江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黄金水道”,适宜发展航运业,该河流是我国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
(5)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对于构建生态屏障,保护长江,我的建议是: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梯田,保持水土;中游加固堤坝、退田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15.答案:(1)渤
(2)增加;有泾河、渭河、汾河等多条支流汇入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4)减慢;地上河;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5)C
解析:(1)读图1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流入渤海。
(2)读图2可知,河口到桃花峪年平均流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该河段有泾河、渭河、汾河等多条支流汇入,导致径流量增加。
(3)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4)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极易决堤成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5)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①正确;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黄河的凌汛发生在上游和下游河段,②错误;黄河中游流经陕北地区,信天游为该地的特色文化,③正确;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丰富水能资源,建成了很多大型水电站,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④正确;黄河下游有地上河现象,河面变宽,深度减小,⑤错误。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