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然灾害 寒假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自然灾害 寒假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简介

2.4自然灾害
2021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地震和洪涝灾害为主,干旱、滑坡、沙尘暴、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造成30个省1631.4万人次受灾,24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17.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8.7亿元。结合材料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提到的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A.干旱 洪涝 B.沙尘暴 地震
C.森林草原火灾 台风 D.低温冷冻 滑坡
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地区干旱多发 B.箭头①代表台风路径
C.箭头②代表寒潮路径 D.洪涝只发生在南方地区
读“世界局部板块及三次地震震中位置”和某人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地震发生时,我们会收到手机地震倒计时秒数,这说明( )
A.人们可以把控地震 B.地震可以提前预警
C.人们可以防止地震 D.地震经常发生
4.当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我们应该( )
A.在家中关紧门窗就近躲避
B.在高层楼房内,及时乘坐电梯下楼
C.条件允许时,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D.在学校迅速跑出教室,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2023年1至4月,我国共发生12次沙尘天气过程。读2023年3月21日沙尘暴笼罩下的北京城市景观图和北京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
A.冬春季 B.春夏季 C.夏秋季 D.秋冬季
6.3月份北京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回升,干旱少雨
②冷风南下,风力强劲
③邻近沙源地
④地表植被稀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沙尘暴来临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佩戴防风口罩和眼镜 B.减少外出谨防高空坠物
C.高速行驶,赶快回家 D.妥善安置室外相关物品
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7月1日上午,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一处民房垮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自然灾害与山体滑坡关联性较强的是( )
A.泥石流 B.沙尘暴 C.寒潮 D.旱灾
9.黑龙村此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 )
A.地表崎岖 B.强降水集中 C.土质疏松 D.植被稀疏
10.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有( )
①优先抢救财物
②迅速避让和撤离
③及时报警求救
④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世界各大江河中下游一般都有宽广的洪泛区,这里是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观测了2000年至2018年,发生在169个国家的913次特大水灾(其中751次由强降雨引起),并绘制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逐年变大
B.遭受洪水威胁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C.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数均达最小值
D.2015年约有3000万人遭受洪水威胁
12.材料统计的特大水灾中,有52次集中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
②夏季降水集中
③河流稀少
④森林植被茂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 )
A.迁出全部人口 B.保留泄洪通道 C.加快围湖造田 D.硬化城市地面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______洋。图中寒潮入侵我国西北地区的路径是自______。
(2)2021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7.6℃,安康比西安的气温______(填“高”或“低”)得多,请解释原因。
(3)山东省的简称是______,该省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填两个)。
(4)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也是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15.下图示意我国旱灾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空间看,受旱灾影响较严重的地区集中于我国____________(东或西)部,从时间看,____________(季节)的旱情最多。
(2)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填图中序号)。
(3)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我国旱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5)为缓解干旱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台风、沙尘暴、冰雹等,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属于地质灾害。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相对较少,干旱多发,A正确;箭头①主要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一带,代表寒潮路径,B错误;箭头②来自太平洋,代表台风路径,C错误;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东部季风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说明地震可以提前预警,B正确;目前的技术,人们还无法防止、把控地震,AC错误;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无法说明地震经常发生,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地震逃生使用电梯,电梯可能会快速下滑,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有时间应该撤离到空旷的地方,C正确,B错误;如果来不及,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在学校时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震后有序撤离;在室外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下,A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冬春季,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风力较大,容易引发沙尘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B
解析:气温回升使得地表水分蒸发加快,土壤变得干燥,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①正确;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地区常受到冷空气影响,风力较大,容易扬起沙尘,②正确;北京距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近,但邻近沙源地并不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是3月份多沙尘暴的原因,③错误;冬春季节植被生长缓慢,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对沙尘的阻挡作用较弱,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沙尘暴来临时,能见度降低,高速行驶非常危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C符合题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佩戴防风口罩和眼镜,减少外出谨防高空坠物,妥善安置室外相关物品等,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A
解析:山体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向下滑动形成的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处,山体滑坡可以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二者常常相伴发生,A正确;沙尘暴、寒潮、旱灾并非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山区,与山体滑坡关联性小,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读材料可知,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7月1日上午,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故本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强降水集中,B正确;地表崎岖、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不是最主要诱因,排除ACD。故选B。
10.答案:D
解析: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迅速避让和撤离,应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尽快离开滑坡区域,寻找安全地点,逃离滑坡的范围,确保自身安全,并及时报警求救,②③④正确,D正确;优先抢救财物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遭遇滑坡时应该优先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而不是为了财物而冒险,①错误,排除ABC。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洪水淹没区域面积一直在波动变化,2000年—2005年是波动上升,2005年以后波动下降,选项A不符合题意;图中全球淹没人口估值也在波动变化,并没有逐年减少,选项B不符合题意;图中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并不是最小值,选项C不符合题意;读右侧数据,2015年淹没人口估值是3000万左右,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A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河流密集,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森林植被茂盛,水土保持好,有利于防洪。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迁出全部人口不合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采取的措施有保留泄洪通道、退田还湖、增加蓄洪区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洪泛区应建设海绵城市,不能硬化城市地面,硬化路面会降低雨水下渗率,增加地表径流,增大洪水威胁,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答案:(1)太平洋;西北到东南
(2)高;安康比西安纬度低;离寒潮的源地远,加上秦岭的阻挡,受寒潮的影响小。
(3)鲁;洪涝、干旱、寒潮、台风(任意两个)
(4)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解析:(1)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洋面,在我国的东南沿海登陆。从图示来看,寒潮入侵我国西北地区的路径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西北和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为严重。
(2)西安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寒潮可以入侵到西安;而安康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因秦岭山脉对寒潮的巨大阻挡作用,使寒潮到达安康后的影响大减,故安康的气温比西安要高。
(3)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所在的地方。山东省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一般发生在春季)、洪涝(一般发生在夏季)、寒潮(一般发生在冬季)、台风(一般发生在夏秋季)。
(4)中国东部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季节变化显著,尤其是风向的季节性变化,这导致了降水量的季节性分布不均。在夏季,受益于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这个地区通常会经历大量的降水;而到了冬季,由于东北季风的作用,该地区则变得相对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这意味着降水不仅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有很大变化,而且从一年到另一年也会有显著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暴雨洪涝和干旱事件的风险。
15.答案:(1)东;春季
(2)②;③
(3)②
(4)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5)修建水库(蓄洪补枯);发展节水农业;提倡节约用水
解析:(1)读图可知,从空间看,受旱灾影响较严重的地区集中于我国东部,西部分布较少;从时间看,六个地方春季都出现了旱情,故春季旱情最多。
(2)读图可知,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比重最大的是②华北地区,占比达到32%和③长江中下游地区,占比达到28%。
(3)读图可知,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地区是②华北地区,占比达到51%,其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较耐旱的小麦。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缓解干旱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的对策有修建水库,蓄洪补枯;跨流域调水工程;开源节流,多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喷灌滴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水浪费,培育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