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寒假练习 (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简介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2.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3.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
A.改进技术工艺 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光盘行动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氢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需通过制氢技术“提取”。2023年6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绿氢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 B.清洁可再生能源 C.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能源
露天矿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过程中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其普遍存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扬尘大等问题。2023年12月25日,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既能提供电能又能逐步改善排土场的生态环境。下图示意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热量
6.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 )
A.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 B.增加地表水分的蒸发
C.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 D.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
7.该项目体现的观点是( )
A.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B.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
C.新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
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事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符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理念的是( )
①少用一次性用品
②购买精美包装物品
③吃绿色食品
④实行垃圾分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此次亚运会,新能源车的身影随处可见,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主要考虑( )
①对石油进口依赖增大
②对绿色发展的国际承诺
③促进化学工业发展
④减轻道路拥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清洁能源分布与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热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太阳能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C.青藏地区应多建核电站 D.西北地区应多建风力发电站
11.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
①减少全国用电量的需求
②缓解能源紧张的现状
③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钨矿及其合金是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被誉为“高端制造的脊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储量国,但受选矿、冶炼等技术限制,钨矿利用率较低,仍需大量进口钨矿砂及其精矿。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钨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主要应用于纺织业
C.在我国分布不均匀 D.我国人均占有量大
13.为保障我国钨矿利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B.依赖国外进口
C.扩大开采规模 D.控制市场需求
14.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读我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情况划分,风能属于________资源。
(2)A、B、C、D四地中风能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A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对比A、C两地风电场数量差异,并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15.山西省朔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近年来,朔州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逐步从“煤都”向“绿都”转变。下图示意朔州市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山西省朔州市接壤的甲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________。
(2)从自然资源可否再生的角度看,煤炭属于________资源。
(3)说出在黄土高原上过度开采煤矿和不当使用煤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4)下图是朔州市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关联图。将下列备选项序号填入图中的A.B、C相应位置。
备选项:①降水少,晴天多;②风能资源丰富;③可持续发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统计图可知,图中所列举的煤炭、耕地、水、天然气、石油资源均低于100%,证明其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因此资源开发利用需要适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而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排除ACD,故选B。
3.答案:D
解析: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选项中属于“开源”的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故D正确。改进技术和光盘行动属于“节流”,减少废水的排放是保护环境,排除ABC,故选D。
4.答案:B
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读图可知,由核能、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等手段获得的氢气称为绿氢。制氢过程没有排放温室气体,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B正确,D错误;绿氢能源不是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太阳辐射强,发电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发电量小。所以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答案:A
解析: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减少光能的反射,可以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A正确;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B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C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排土场光伏项目体现的观点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D正确;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且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都应当珍惜和节约,B错误;新能源在短期并不可以替代传统能源,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①少用一次性用品,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体现绿色节俭,①符合题意;②购买精美包装物品,精美包装往往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节俭的理念,②不符合题意;③吃绿色食品,有利于健康和环境保护,属于绿色理念,③符合题意;④实行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文明理念,④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A
解析:①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大量依赖进口,发展新能源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①正确。②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履行国际环保责任,推动绿色发展,②正确。③促进化学工业发展并不是发展新能源的主要考虑因素,③错误。④减轻道路拥堵与发展新能源没有直接的关系,④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A错误;太阳能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B错误;青藏地区应多建地热电站,C错误;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应多建风力发电站,D正确;故选D。
1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与全国用电量无关,①错误;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输入能源之后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②正确;清洁能源排放污染物极少,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④正确;我国积极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可以推动能源经济实现从资源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的转变,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钨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错误;钨矿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学、光学、电子、航天等工业,故B错误;读图可知,钨矿在我国分布不均匀,故C正确;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为保障我国钨矿利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钨矿的利用率,A正确;依赖国外进口,会受制于人,B错误;扩大开采规模,会导致钨矿资源枯竭,C错误;控制市场需求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D错误。故选A。
14.答案:(1)可再生
(2)A;C
(3)冬季;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
(4)C处比A处多,C处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5)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质量。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等,可再生资源是用完了可以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不断循环。
(2)由图可以看出,A、B、C、D四地中风能丰富的是A和C,A处受冬季风影响大,C处位于沿海,夏季风影响大。
(3)A深居内陆,距海较远,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4)根据图示,C地风电场比A地多,是由于A地人口稀疏,市场需求小;C地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大。
(5)我国东部地区常规能源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发展风能发电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同时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15.答案:(1)内蒙古
(2)非可再生
(3)水土流失;破坏地表;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地面塌陷;煤炭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4)②;①;③
解析:(1)读图可知,与朔州市接壤的甲省级行政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2)读图可知,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在黄土高原上过度开采煤矿和不当使用煤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破坏地表,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地面塌陷;煤炭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4)朔州市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一是新能源开发,朔州市离冬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丰富,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资源丰富;二是煤炭利用中产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