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水资源 寒假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水资源 寒假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

资源简介

3.3水资源
《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中提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治水思路中提出“空间均衡”是因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中部多南北少 B.南丰北缺 C.西北多东南少 D.夏汛冬枯
2.日常生活中落实“节水优先”,应( )
A. B. C. D.
读我国“重点缺水区图”(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对图中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降水量少
C.③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4.下列解决①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海水淡化
2024年1月,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图为引江补汉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有利于( )
A.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矛盾 B.增加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量
C.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 D.加快构建国家航运网骨架
6.引江补汉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降低建造成本
③保障供水水质
④改善长江水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许多城市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例如某城市制定的阶梯水价标准为:月用水量15吨以内为第一阶梯,水价为人民币0.6元/吨,15至20吨为第二阶梯,为1.4元/吨,20吨以上为第三阶梯,为2.1元/吨。下表为我国三城市近年的阶梯水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阶梯水价(元/m2) 第二阶梯水价(元/m2) 第三阶梯水价(元/m2)
北京 5 7 9
自贡 2.19 3.28 6.57
广州 1.98 2.97 3.96
7.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节约用水
②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与国际水价接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北方地区水价较高,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 )
A.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短缺 B.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C.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人口数量远多于南方地区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近年来,再生水占北京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近三成,大量再生水的补给,令北京的河湖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读北京再生水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北京对再生水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再生水大部分用于生活用水 B.可缓解水资源供给矛盾
C.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D.可以替代南水北调工程
10.下列能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的可行措施有(一 )
①加强跨流域调水
②发展节水产业
③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
④推广节水器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迎来全面通水9周年,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超6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读下面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流域调水,是因为( )
A.土地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B.人口分布北方多,南方少
C.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D.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
12.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 )
A.黄河中游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3.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生态环境优越,水质好 B.可自流北上,不需要人工抽水
C.人口稀疏,对沿线居民影响小 D.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
14.丹水北运利用“北煤南运”火车空车返回时,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水源运输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在下图示意浩吉铁路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水资源属于_______资源。图示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
(2)浩吉铁路北起浩勒报吉,南至_______省吉安。分析该铁路建设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3)对比丹水北运和南水北调中线两种输水方案,完成下列关系图。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15.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大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以“漕运”著名。目前,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以季节性通航或全年通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向华北平原供水。2024年3月,水利部印发《京杭大运河2024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启动实施京杭大运河2024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下图为京杭大运河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
(1)判断历史上从杭州进京的漕船上运送的粮食最有可能是什么,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说出判断理由。
(2)分析京杭大运河南方河段可全年通航、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
(3)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的优势。
(4)简要说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对华北平原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正确,AC错误;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日常生活中落实“节水优先”,应节约用水,一水多用,B正确;A、D污染水资源,C浪费水资源,均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AC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①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农业用水量大,A不符合题意;②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B不符合题意;③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量较大,但其蒸发量小于降水量,C符合题意;④地区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工业用水量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
解析:增加人工降雨受天气、技术等影响,不是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缓解北方、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B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塌陷等问题,C错误;海水淡化成本高,不是最有效措施,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增加了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矛盾,A正确;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两大战略水源地,增加南水北调中线供水量,提高中线工程稳定供水能力,B错误;该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不能改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不能加快构建国家航运网骨架,CD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该工程计划全线采用深埋隧洞输水,这种输水方式的好处主要有:防止水污染,充分保障水质;不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减少水的蒸发等,①③正确,深埋隧洞输水建设成本高,不能改善水质,②④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由题目可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增加水厂收入和与国际水价接轨无关,故选C。
8.答案:A
解析: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水价更便宜,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短缺,故选A。
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北京对再生水的利用大部分用于河湖补水,不是用于生活用水,A错误;北京对再生水的利用可缓解水资源供给矛盾,B正确;再生水数量有限,用途受限,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也不可以替代南水北调工程,C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采取的可行措施有:加强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积极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产业,推广节水器具等,①②④正确,即C正确;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会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等,③错误,即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流域调水,是因为我国南方水资源多,北方水资源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对,ABC错。故选D。
12.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东线工程可利用现有的京杭运河输水,工程量小,故D正确;东线沿线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差,故A错误;东线黄河以南南低北高,为克服落差,沿线共设置13级泵站逐级提水,过黄河时,由于黄河为地上河,不能自流北上,需要人工抽水,故B错误;人口稠密,对沿线居民影响大,故C错误。故选D。
14.答案:(1)可再生 北多南少
(2)江西。所经地区地形崎岖,河流较多,沿途地区自然灾害多发。
(3)高 强 大 华北
解析:(1)按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读图可知,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2)读图可知,浩吉铁路北起浩勒报吉,南至江西省吉安。穿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等高原山地和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所以地形崎岖,河流多,建设难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会面临干旱、大风、洪涝、高温等自然灾害。
(3)读图分析可知,火车的运输效率高,速度较快,丹水北运充分利用火车运输把丹江口水库的水资源运往山西等地,而南水北调中线起点是丹江口水库,主要是利用管道和水渠等运输,连续性强,运量大,可以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15.答案:(1)粮食:稻米。理由: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种植水稻。
(2)流经平原,地形平坦,流速慢,水流平稳;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C以上,无结冰期;降水丰富,水量大,可全年通航。
(3)利用原有河道调水,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少。
(4)改善了河道水资源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
解析:(1)历史上从杭州进京的漕船上运送的粮食最有可能是稻米,因为杭州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田广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2)读图分析可知,京杭大运河南方河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便于河流航运,安全性高;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沿线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南方河段全年通航。
(3)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路线,可以利用原有河道,工程量大大减少,工期较短,减少了投资成本。
(4)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对华北平原的重要意义有:1、改善了河道水资源条件。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回补了河道周边亏空的地下水,提升了水资源,逐步恢复和提升了大运河的各项功能。2、改善了生态环境。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使华北地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取得重大进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