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36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36 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丰富日常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
积极
消极
网络上虚假、不良信息
沉迷网络影响学习
个人隐私泄露
温故知新: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2 合理利用网络
1.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3.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4.健全人格: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5.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核心素养目标: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势在必行。
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孩子们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只认识到害
只认识到利
思考: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
应该理性、适度的使用网络,既要认识到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又不能因沉迷网络而忽视正常的生活。
探究新知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思考: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多元化,即使面对同一款APP、同一条信息,不同的人选择不同,这取决于什么
媒介素养水平不同
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网红的这些行为是否正确?
购买这样的课程是否有用
刷视频多久是合适的
是否需要浏览这些信息?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
2023年7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平均得分为3.56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维度得分最高(3.93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每天平均上网1-3小时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最高。随着每天上网时长的增加,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逐渐下降,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素养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知识拓展
探究新知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中学生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自重、自律,文明健康上网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图片中的问题?网络还给你带来哪些困扰?
只上网
不睡觉
上网
不吃饭
只上网不学习
虚拟世界
出不来
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相关链接: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表现)
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危害)
你网瘾了吗?
①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危害身体健康;
②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③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为青少年戒除网瘾提出建议?
多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打开孩子的心扉;引导孩子认识到沉迷网游的害处,转移注意力;教孩子如何利用电脑学习;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1)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
(2)合理利用网络,适当的控制上网时间;
(3)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或集体活动;
(4)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5)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等。
家庭
青少年
情景探究:
如果你是小明,面对这样的信息应该如何处理?
探究新知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网络诽谤”、“网络传谣”入刑:新修订的《刑法》规定,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500次以上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111
方法与技能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科学辟谣
注意
信息
出处
关注
官方
信息
对信
息进
行多
方验

辨识
信息
内容
向他
人求

111
111
111
111
2
4
1
3
5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方法与技能)
某中学的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
探究与分享P19
1.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违背了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泄露他人隐私和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
2.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不会。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探究新知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情景探究: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辨:
在网络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
知识延伸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不泄露他人隐私
不恶意攻击他人
不宣泄负面情绪
相关链接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新时代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
归纳新知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重点)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网络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辨: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信息良莠不齐,我们很难练就一双慧眼。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探究新知
什么是正能量?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探究新知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日报客户端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各地网友积极参与,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
住房
教育
交通
医疗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在网上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探究与分享P20
小调查:你知道哪些网络公益活动?
传播正能量
探究新知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网购车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号、电子发票和步数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当能量收集满以后,就可以申请在阿拉善等沙漠地区种植真树。
据数据统计,蚂蚁森林参与用户共计5.5亿,树木种植数量高达2.23亿,总面积超306亩,碳减排量超1200万吨。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课堂小结
合理利用网络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② 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课堂练习
1.2023年3月10日以来,各级网信部门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自媒体”账号,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这告诉我们(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渐,远离网络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课堂练习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社会风气,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青少年要( )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
③自觉恪守道德与遵守法律
④增强法治意识,敢于与网络不法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3.(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
对下图漫画《如此“打赏”"》看法正确的是( )
A.正确,这样做很时尚
B.正确,花父母的钱很正常
C.错误,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错误,有钱不如去买游戏装备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