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方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测试范围:1-4章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太阳系模式图”中,太阳位于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代表地球的天体是( )A. 1 B. 2 C. 3 D. 42.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 太阳 B. 金星 C. 火星 D. 月球已知甲地(45°S,120°E)和乙地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乙地的地理坐标( )A. 45°S,60°W B. 45°S,120°W C. 45°N,60°W D. 45°N,60°E4. 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度相差120° B. 从甲地向东出发,不改方向,可以回到原地C. 乙地位于低纬度 D. 乙地位于东半球地图是掌握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后,张林绘制了一张图幅长40cm,宽30cm的校园平面图(学校实际长800m,宽600m)。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还没有标注比例尺,你认为最恰当的比例尺是( )A. 1:4000 B. 1:2000 C. 1:1000 D. 1:2006. 下面是四位同学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其中有误的是( )A. 入口位于学校的东南角B. 图中“教学楼”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C. 食堂西侧大门到卫生所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则实地距离约为40米D. 该地图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深度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有人曾建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增强洲际交通联系。读“白令海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白令海峡东、西两侧的大洲分别是( )A. 欧洲、北美洲 B. 欧洲、非洲 C. 北美洲、亚洲 D. 北美洲、南美洲8. 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北冰洋 B. 丁地位于北温带 C. 乙地位于东半球 D. 丙位于乙的东南方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某地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10月1日,该地( )A. 晴,最高气温15℃,西风3级 B. 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2级C. 阴转多云,最低气温8℃,北风2级 D. 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6℃,北风3级10. 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C.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1. 如图为某区域12月份等温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①为低温中心 B. 图中气温差异最小的区域是③C. ④的气温是低于-4℃ D.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12.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各点的年降水量特征正确的是( )①甲地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多 ②丁地位于极地地区,降水量少③丙地位于回归线西岸,降水量较多 ④乙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3. 如图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甲乙丙丁四处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对图中气候类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 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降水稀少C. 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我国的山东半岛D. 丁——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15. 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C. 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D. 人为因素如图是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图表示( )A. 北半球某区域7月等温线图 B. 北半球某区域1月等温线图C. 南半球某区域7月等温线图 D. 南半球某区域1月等温线图17. MN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中指出,2022年海平面高度再创新高,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近10毫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到2030年的碳排放量必须比现行政策下的排放量减少45%。据此并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面下面小题。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②沿海低地被淹没③冰川融化④海平面上升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⑥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18. ①~⑥中,为全球变暖原因有(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19. ①~⑥中,为全球变暖不良后果的有(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①⑤⑥ D. ①③④20. 图中地球运动至公转轨道中的B处时节气是____,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往C运动期间,北半球的白昼逐渐( )A. 春分日 变长 B. 夏至日 变短 C. 秋分日 变长 D. 冬至日 变短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计30分)21. 某中学寒假开展研学活动,如图示意研学区域地形。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活动一:“登高望远”。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观景台海拔约为__________米,其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2)活动二:“激流勇进”。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__________。同学们分成两组沿AB、CD河段进行漂流,其中漂流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河段,理由是__________。(3)活动三:“星空露营”。从安全角度考虑,甲、乙、丙三地中最适宜露营的是__________。(4)活动四:图中甲处距离观景台的距离约为5cm,甲处到观景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21年1月15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部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04度,东经118.99度。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9次,最大地震是2017年5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6.6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251公里)。(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地图有__________(双项选择)。A. 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C.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D. 印度尼西亚交通图(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______板块、太平洋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__________(双项选择)。A. B. C. D.(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被平均分成六大板块。如图,以陆地命名的有四大板块,以海洋命名的有两大板块。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所以①、②两地相比,②处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由于板块运动有不同的方向,造成③处海洋面积将不断缩小,④处山脉不断增高。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3:____________________。23. 【探究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节内容后,开展了相关的探究活动。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赤道与两极】(1)读图可知,赤道附近地区降水__________(填“多”或“少”),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填“多”或“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填“纬度位置”或“海陆位置”)因素。【沿海与内陆】(2)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地。说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__(填“多”或“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_(填“多”或“少”)。【干极与两极】(3)太平洋东岸的F地是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__________”(填“雨极”或“干极”)。24. 读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①②③④四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资料图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四地,由①→②→③→④,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__,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2)A地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因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该气候在南美洲的__________平原分布面积最广。(3)B气候区的天然植被的叶片比较小,表面多有“蜡质层”,这是为了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该气候在世界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4)居住在①地的人们出行经常随身携带雨伞,请从气候方面进行说明__________。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5)列举一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请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方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题答案】【答案】1. C 2. A【3~4题答案】【答案】3. C 4. B【5~6题答案】【答案】5. B 6. D【7~8题答案】【答案】7. C 8. A【9~10题答案】【答案】9. B 10. 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D【14~15题答案】【答案】14. A 15. C【16~17题答案】【答案】16. D 17. C【18~19题答案】【答案】18. D 19. A【20题答案】【答案】B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计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丘陵 ②. 400—450 ③. 山峰(2) ①. 自东北流向西南 ②. AB ③.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度快 (3)丙 (4)5千米【22题答案】【答案】(1)BC (2) ①. 亚欧 ②. 印度洋 ③. AC(3) ①. 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②.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③. ②处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 【23题答案】【答案】(1) ①. 多 ②. 少 ③. 纬度位置(2) ①. A ②. 少 ③. 多(3)干极【24题答案】【答案】(1) ①. 变大 ②. 距离海洋渐远,大陆性逐渐增强(2) ①. 终年高温多雨 ②. 亚马孙(3)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4)①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5) ①. 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势较低的平原和城市被淹没;两极地区与高山冰雪融化;干旱、洪水和风暴等极端天气增多(任意答出一条即可) ②. 措施:植树造林;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禁止乱砍滥伐;使用更清洁的能源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