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优化练 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一、单选题人类自占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我国太空探索,自20世界60年代起稳步发展,并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未在太阳系其他星体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因此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 )①八大行星中,日地距离最近,所以温度适合人类居住②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③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④地球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如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 )A. B.C.D.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一一实践十九号卫星,并于10月11日10时39分成功回收。图为地球公转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实践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由①到④阶段区 B.由②到①阶段C.由③到②阶段 D.由④到③阶段5.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预定轨道飞行期间,黄石的昼长( )A.一直增大 B.先增后减 C.一直减小 D.先减后增北京某中学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四张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读图,①北京政区图的一部分、②中国地图、③亚洲地图、④北京、天津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四张地图的比例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A.①④②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7.四幅地图中,内容最详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建于战国时期的郑国渠长达15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引泾水缓缓流入洛水,灌溉渭河以北农田。下图为“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山峰位于谷口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9.甲处是( )A.陡崖 B.山谷 C.山脊 D.鞍部下图为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所示的区域是南半球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11.关于图中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洲c是南美洲 B.土耳其海峡是d、e两洲分界线C.跨经度最广的是e大洲 D.d大洲是亚洲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与两大山系都是地球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图示意世界两大山系及主要板块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①所在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1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①所在山脉形成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下图为亚欧大陆(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是因为伦敦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 )A.气温低 B.日照强 C.降水多 D.台风多15.关于两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伦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B.伦敦夏热冬冷,全年干旱少雨C.济南全年温和多雨 D.济南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及相关气温、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有关四地气温和降水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年降水量比③地少 B.③地的年平均气温比④地高C.②地的年降水量比④地多 D.②地气温年较差比④地小17.读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 )A.两地的最高气温都在7月 B.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于乙地C.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读四大洲人口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表,完成下面小题。亚洲 非洲 欧洲 南美洲人口数(亿人) 46.41 13.40 7.47 6.53平均人口增长率(%) 0.93 2.67 0.12 0.9618.四大洲中( )A.平均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亚洲 B.平均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C.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南美洲 D.人口数量最多的是非洲19.下列属于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是( )A. B.C. D.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及特征分别是( )A.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B.城镇;房屋高,且密集C.乡村;房屋高,人口较少 D.城镇;房屋矮,经济发达21.若该地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则其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包括( )A.房屋变高,人口增加 B.学堂变多,车水马龙C.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D.农田减少,商户林立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历史、建筑和宗教遗产的杰出代表,也是文学遗产的丰碑,据外媒报道,巴黎圣母院自2021年开始修复工作,有望在2024年重新开放。下图为巴黎圣母院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巴黎圣母院属于( )A.伊斯兰教建筑 B.基督教建筑 C.道教建筑 D.佛教建筑23.下列关于巴黎圣母院修复建议中合理的是( )A.改为高等级的商业大厦 B.改为现代风格的宗教礼堂C.拒绝现代科技的参与 D.继承建筑整体的历史风貌二、解答题2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材料二:下图中,甲为地球光照示意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1)图甲中①②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 点;①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点。(2)人们将图甲所示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的 (填字母)处。(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 至 之间(填字母),此时福建省各地中学生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什么自然现象?(5)“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是地球公转引起的什么自然现象?25.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周末去森林公园开展登山活动,如图为“森林公园等高线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分别沿图中路线登山:路线a是沿 (地形部位)登山;路线b的登山行进方向为先向 再转向 ;沿路线d登山,同学们看到有游客在甲处体验攀岩运动,是因为甲处的地形部位是 。(2)观景台的海拔高度约为 米,与山峰相比,观景台附近地势相对 (平坦/崎岖),适宜建设配套休息设施。观景台与游客中心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3)选择a、c路线的同学都到观景台汇合,其中选择路线 的同学感觉登山比较费力,理由是 。(4)下列沿MN段绘制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 B.C. D.26.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名称是 ,形状成S形的大洋名称是 ,A大洲与E大洲分界线是 ,A大洲与F大洲分界线是 。(2)D、F大洲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洲东部和东南部居民主要是 人种。E洲是世界上最广的 气候和 气候分布区。(3)①和②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③和④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导致②和⑤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⑥处人烟稀少,原因是 (潮湿或干旱);E洲北部居民主要的语言是 ,信仰的宗教是 ,该宗教起源于亚洲西部的 半岛。(5)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洲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 。参考答案:1.D 2.B 3.A1.八大行星中,与太阳距离最近的为水星,①错误,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②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③八颗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④地球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ABC错误,D正确;故选D。2.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①错误,ACD错误;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B正确;故选B。3.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的层次,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因此正确的层次关系是大圆包含中圆,中圆包含小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D 5.C4.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实践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图中的④秋分(9月23日前后)至③冬至(12月22日前后),排除ABC。故选D。5.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预定轨道飞行期间,地球位于图中④到③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黄石位于北半球,昼长一直减小,排除ABD。故选C。6.A 7.A6.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呈反比,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四幅地图范围从大到小依次是③亚洲地图、②中国地图、④北京、天津地图、①北京政区图的一部分,故四张地图的比例尺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①④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四幅地图中,①北京政区图的一部分比例尺最大,范围最小,内容最详细。A正确,BCD错误。故选A。8.C 9.B8.据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一般指示方向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山峰位于谷口的东南方向。故选C。9.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值处,因此为山谷,B正确;陡崖处有多条等高线相交,A错误;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值处,C错误;鞍部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位置,D错误。故选B。10.C 11.D10.a图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所示区域是北半球,A错误;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错误,C正确;南极附近是南极大陆,北极附近是北冰洋,D错误。故选C。11.c大洲是非洲,A错误;白令海峡是d亚洲、e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d亚洲与欧洲分界线,B错误;跨经度最广是南极洲,e为北美洲,C错误;d大洲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且位于欧洲东部,因此为亚洲,D正确。故选D。12.B 13.C12.图中高大的弧形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B正确;落基山脉地处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处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总体上呈东西走向,排除ACD;故选B。1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受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该山脉还在逐年增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C 15.D14.读图可知,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冬日里阴雨天多,很少看见日光。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故伦敦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降水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读图可知,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AB错误;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错误,D正确。故选D。16.B 17.D16.读图可知,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③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所以①地的降水量比③地多,A错误。 ③地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而④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所以③地的气温比④地的高,B正确。②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④地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所以②地的降水量比④地少,C错误。 ②地受大陆气团控制,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④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所以②地夏季气温比④地高,D错误。故选B。17.读图可知,甲地的最高温在7月,而乙地最高温在6月,A错误。 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B错误。 甲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错误。乙地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18.B 19.C18.据题中表格数字比较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A错误,B正确;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CD错误。故选B。19.用工荒,各部门招工困难,不是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而是人口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不足的现象,A错误; 国防兵源不足通常与人口较少、生育率下降等因素有关,B错误;资源短缺是人口过多直接导致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食物、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当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现象,C正确;老龄化是老年人比例过大引起的,随着新出生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比重增加,从而加重养老、医疗等社会负担,因此老龄化是伴随着增长率下降而产生的,D错误;故选C。20.A 21.C20.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此地,两三家”,规模小,为乡村聚落,主要发展农业,房屋矮且较为稀疏,A正确;城镇房屋高且密集,经济发达,BCD错误。故选A。21.鸡鸣犬吠、炊烟袅袅主要是乡村景象,不是城市的景象,乡村变为城市不会出现这种变化,C符合题意;乡村转变为城市后,道路变宽,农田减少,学堂变多,房屋变高,农业变为手工业,商户林立,街道车水马龙,人口增加,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B 23.D22.伊斯兰教建筑主要是清真寺,A错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B错误;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和佛寺,D错误;读图可知,法国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建筑,十字架是基督教最典型的标志,法国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B正确。故选B。23.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世界文化遗产,改为高等级的商业大厦、改为现代风格的宗教礼堂都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AB错误;拒绝现代科技的参与有利于修复,C错误;继承建筑整体的历史风貌,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正确。故选D。24.(1) ② ①(2) 夏至 B(3) A B 昼长夜短(4)昼夜交替(5)四季更替(1)根据所学可知,地球自转引起时间差异现象,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点先看到日出,故图甲中①②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是位置靠东的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①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①,③位于北极附近,没有阳光直射现象。(2)读图可知,甲图表示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所以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夏至,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B夏至日处。(3)根据材料可知,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是2024年4月25日,地球公转到图乙中A春分(3月21日前后)至B夏至(6月21日前后)之间,此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福建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4)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地轴旋转,受地球自转影响,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不同经度形成不同的时间等现象。(5)地球绕日旋转即为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因此出现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等。25.(1) 山谷 西北 东北 陡崖(2) 650 平坦 175(3) c c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4)A(1)读图可知,图中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线路b的爬山路径,先向西北方向行进,在海拔700米左右时,转向东北方向行进;图中甲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距离为50米,等高距为50米。图中观景台的海拔高度约为650米。观景台所处位置,等高线较为稀疏,与山峰相比,地势较为平坦。观景台的海拔约650米,游客中心的海拔在475米,因此两者的相对高度是175米。(3)读图可知,图中a、c两条线路都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均为山谷,但是线路a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登山较为省劲;线路c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登山较为费劲。(4)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MN线路穿过两个山峰,距离M近的山峰海拔在700~750米,且M处在500~550米之间;距离N近的山峰海拔在800~850米之间,由此可知,MN段的两个山峰,距离M近的海拔较低,距离N较近的海拔较高,结合选项图A符合题意。故选A。26.(1) 南极洲 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2) 基督教 黄色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3) ② ④ 纬度因素(4) 干旱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阿拉伯(5) 亚洲 非洲(1)由图可知,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为南极洲,也是纬度最高的洲;形状成S形的大洋名称是大西洋,是世界面积第二大洋;A亚洲与E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A亚洲与F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2)由图可知,D南美洲,F为北美洲主要信仰的宗教为基督教,也是分布最广泛的宗教;A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黄色人种;E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广的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3)由图可知,②北回归线穿过大陆东部降水丰富,①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①和②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②;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和④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④;②和⑤纬度位置不同,导致②和⑤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4)由图可知,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气候干旱,人烟稀少;E洲北部居民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该宗教起源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洲是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