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静海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
地理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试卷左边的密封线内。祝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摩尔曼斯克(69°N,33.03°E)濒临巴伦支海,每年极夜结束时,这里会举行被称为“第一缕阳光”的庆祝活动——摩尔曼斯克的居民会前往当地的山顶,迎接40天来的第一次日出(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每年,摩尔曼斯克“第一缕阳光”庆祝活动时间大约在( )
A. 12月上旬 B. 12月中旬 C.1月上旬 D. 1月中旬
2. 摩尔曼斯克居民在山顶上观看“第一缕阳光”的方向是( )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2020年12月19日正午时分,阳光照射到地面,故宫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被金光“点”亮,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围观。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3. 匾的朝向与最先被照亮的字分别是( )
A. 北、 “正” B. 北、 “明” C. 南、 “正” D. 南、 “明”
4. 错过此次金光映匾的游客,再次欣赏到该景观的时段最可能是( )
A. 12月21日正午 B. 6月22日正午 C. 12月23 日正午 D. 6月19日正午
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风雅钱塘尽展眼前,数字烟花如约绽放,数字之人点燃火炬……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 日20时正式开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 美国纽约(西五区) 华人华侨观看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 )
1
A. 23日7时 B.24日9时 C.24日7时 D.23日9时
6. 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东半球的( )
A. 1/3 B. 1/2 C. 2/3 D. 全部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地的构造地貌为( )
A 向斜谷 B. 向斜山 C. 背斜山 D. 背斜谷
8. 关于图中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内力作用使其高于两侧 ②两侧岩层容易受到侵蚀
③岩层受挤压发生弯曲 ④可能发育有河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在青岛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花岗岩石柱,人称“石老人”。2022年10月3 日凌晨4点10分左右,“石老人”在风雨中发生坍塌,不知等待了多少年的石老人,终于告别了我们,安心地休息了。如图左图为石老人景观图,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石老人”一致的是(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石老人”的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岩浆喷出--海水入侵一风化、侵蚀 β 岩浆喷出一风化、侵蚀--海水入侵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水入侵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北京市某中学课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模拟实验,实验器材有:不同颗粒大小的干沙、吹风机、透明的玻璃罩等,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1. 模拟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主要有( )
A. 侵蚀、堆积 B. 风化、堆积
C. 搬运、堆积 D. 侵蚀、搬运
12. 沿甲一乙线作沙丘剖面,下图中与之对应的剖面形态示意图是( )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以下各题。
13.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B.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14. 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锋前增温”指在冷气团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区域被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气团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下图为2018年1月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图示时刻 ( )
A. 气压:乙地低于丙地 B. 降水概率:甲地小于丙地
C. 风速:甲地小于乙地 D. 风向:甲地与乙地相同
16. 此次“锋前增温”最可能发生的区域及其原因是 ( )
A. 丙,冷气团势力较强 B. 丁,暖气团势力较强
C、丙,暖气团势力较强 D. 丁,冷气团势力较强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7. 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洋流性质
18. 丙、丁两种气候类型 ( )
A. 降水量季节变化均较大 B. 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C. 气温的季节变化均较大 D. 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到了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下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9. 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 )
①受西南季风影响弱 ②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积广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 ②受海洋影响显著 ③阴雨天气频繁 ④地势相对较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乌伦古河发源于仅分布有冰川的都新乌拉山,年均径流量近10亿,每年5-6月径流量占全年60%左右,注入乌伦古湖(湖体分布伦托海和吉利湖两部分)。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乌伦古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下图是乌伦古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1. 乌伦古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A. 冰川融水 B. 地下水 C. 积雪融水 D. 大气降水
22.20世纪60年代以来, 乌伦古湖流域 ( )
A吉利湖盐度变化不大 B. 流域蒸发量骤减×
C. 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加 D. 结冰期不断增长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三题。
23. 对①②③④处典型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处植被大多有宽大的叶片 B. ②处动物有昼伏夜行的习性
C. ③处植被丰富,结构复杂 D. ④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
24. 图中A 处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洋流性质为暖流 B. 运动方向常年不变
C. 形成与东北季风有关 D. 促使海洋生物集聚繁殖
正常年份,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 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5. 在“沃克环流”中,与太平洋东岸相比,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大 B. 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
C. 附近火山喷发较多 D. 因纬度低,气温很高
26. 在甲气流势力较强的年份 ( )
A. 秘鲁渔场的渔获量减少
B. 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减弱
C. 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多发
D. 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减小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7. 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图乙为“太行山山前断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乙,判断华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华北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 (4分)
(2)简述图甲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4分)
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3)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选其一,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4分)
(4)据图甲,列举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4分)
28. 如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沿图中 经线自北向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 。(6分)
(2)①处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分别说明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降水状况的影响。 (4分)
(3)②地位于20°S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却与同纬度地区不同。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南源为额尔古纳河,北源为石勒喀河,南北两源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流域广阔,在我国境内流域面积,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低山和平原地带。
下图示意黑龙江流域水系分布。
(1)简述黑龙江的水文特征。(8分)
(2)分别说明黑龙江出现春汛和夏汛的河流补给形式。 (4分)
(3)分析我国境内黑龙江流域面积广,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 (4分)
静海区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政治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CA 6-10 DCBBD
11-15 CADBB 16-20 DCADA
21-25 CABDB 26 C
二.非选择题
27. (1) A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2) 在滦河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 平原地形: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地形: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4) 修建水库、修建运河、跨流域调水、城市及交通建设等
28. (1) 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地中海气候
(2) 1月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7月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3) ①地受信风带控制,离岸风降水少或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②地信风带经过海洋携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沿岸有暖流流经,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29.(1)年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等。(8分)
(2)特征:春夏季节径流量较丰富,冬季为河流枯水期,径流量小。(2分)原因:黑龙江流域纬度高,冬半年气温低,河流进入枯水期;冬半年降水以降雪形式为主,存雪量大;春末气温回升,冬季存雪和季节性冻土融化,春末至夏季降水形式变成降雨,河流进入汛期(丰水期)。(6分)
(3)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结冰期长,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的界河,两国的政策与开发目的有差异;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会破坏森林资源,损失较大;河流多流经较偏远、人迹较少的边疆地区,地方经济不发达,资金缺少,同时对电力的需求量要求不高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